BeijingGirl1

BeijingGirl1 名博

美用核彈炸日本, 何其正確

BeijingGirl1 (2023-08-31 06:20:13) 評論 (190)

這篇文章的標題的全文應該是,“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以結束戰爭的決定, 何其正確”。  對美國當年的決定,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明確支持。

美國電影《奧本海默》一直都沒有去看。 其實我對基於真事,又涉及科技的電影非常有興趣。相比而言我不太喜歡科幻類電影,除非真正有科技前瞻性的。

奧本海默不是曆史上最了不起的物理學家,但他是美國本土誕生的第一代了不起的物理學家。 他對量子物理最重要的貢獻是和他的導師波恩(Born)一起完成的, 被稱作玻恩-奧本海默近似【1】。 把電子區別於原子核其它部分來研究,至今的核物理實驗和分析仍是如此進行的。

1942年奧本海默被任命為“曼哈頓計劃”的首席科學家。 這個研製原子彈的計劃前後共匯集了10萬人為之工作。 新墨西哥州沙漠上建立了樂撒樂茂國家實驗室。 因此他也被稱為“原子彈之父“。 

以前我對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這事的感覺是搖擺的。 一方麵覺得很多百姓死得太慘;一方麵覺得美國如果不使用核武器, 戰爭會繼續進行, 美國和中國都會有更多人被奪去生命。 疑慮是,日本真的還會拖延許久嗎? 美國是不是用了過重的殺器?

不過最近的這個核汙水事件真教育了我。 日本政府對國民的教育、洗腦和驅使, 讓人大開眼界。雖然日本漁民、居民、環保分子對此都有抗議,以前和現在都有人對東電提起訴訟;韓國眾人圍了日本大使館,但日本政府還是會一意孤行地排核汙水。

原子彈的威力是巨大的。 看過一些拍攝的資料片,銀行台階上, 留下的深色人形影跡。 一個當時正走向大門,另一個似乎坐在台階上。爆炸時,人體瞬間灰飛煙滅,不是被炸飛,而是被光輻射高溫秒化無形。 但人體畢竟擋住一些核輻射,與周圍的牆壁出現反差, 顯出了人影。

日本在二戰後期使用‘神風特別攻擊隊’, 讓年輕人駕駛飛機去撞擊美國軍艦。 日本現在對國民的教育是“不要麻煩別人”, 所以大街上都十分幹淨。 當然首先是不麻煩政府。 日本記者2015年在中東被綁架,其父母在電視采訪中,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給政府添了麻煩”。 可是如今在有其它辦法的前提下,就是要向公海裏傾倒有放射性物質的核汙水, 一點都不怕麻煩別人,甚至傷害別人。

如果美國當年不使用核武器,現在我覺得,日本政府是不會自動投降的。 他們會在太平洋國家和海島上死磕美國;迫使美國登陸日本本土作戰, 造成美國極大的人員傷亡。 對中國的戰爭也不會結束。 萬幸,日本當時沒有核武器。否則他們一定會用在美國領土, 就像1941年喪心病狂地攻打珍珠港一樣。

日本政府對殺戮中國人和美國人的行為從來沒有悔改之心,近年來軍國主義又有所抬頭,大力擴張軍備。 一些日本人對殺戮世界人民也沒有絲毫歉意,和如今要把核汙水排進世界海洋一樣。 竟然還有人說中國人“鬧事兒”。 有沒有搞錯啊,是日本要排放核汙水!日本有40%的民眾都不同意,上街抗議。

“一個人在公共遊泳池中小便”。 我真不知這事能怎麽“假設”。 “聽科學家的”。  嗬嗬嗬, 科學家有的堅決反對,就連國際原子能協會都說, 確定核汙水中除了氚以外,還有其他放射性物質, 對排放後果“不負責任”。

當然一個5.6.70歲的人,隻要不是每周吃從日本海裏捕抓的魚,和其所製成的壽司,堅持不懈,肯定不會馬上死。 就算喝了十次核汙水,也不會馬上死。 放射性物質的輻射傷害是逐漸的,積累性的。 它會縮短人的壽命,影響人的健康。 特別是對孩子的年輕細胞有巨大的殺傷力。  

【1】Born-Oppenheimer approxi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