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不是卡列尼娜 冷明

打印 (被閱讀 次)

安娜不是卡列尼娜

冷明

收到安娜寄給我的書,才相信這是真的。

事情追溯到兩年前,北京知青網薑總邀我參加知青赤腳醫生座談會,我欣然前往。我本不愛湊熱鬧,知青和赤腳醫生早成了過去,不值得炫耀。但如同知青曆史被一些“成功人士”掌握了話語權一樣,知青赤腳醫生會不會讓“成功人士”們演繹成文革中的豐功偉績呢?與其讓你說,不如讓我說,還有誰能比我,在牧區22年,赤腳醫生從頭到尾,更清楚這段曆史的真偽美醜。

安娜是位長得十分漂亮的美籍華人姑娘,在美國尼克大學讀醫學研究生,改革開放後父輩移民到美國,小姑娘偏偏對這段曆史感興趣,她漢語有些生疏,幫忙翻譯和組織的是她父母的好友,北大的一位資深教授。時光飛馳,江姐那一代:到延安去!她的兒子:到美國去!輪到第三代,中國話說不利落了,偉大國度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令人匪夷所思,真相何在?

安娜的書顛覆了我對她的偏見,她走訪了全國許多城市鄉村,對每個人的采訪幾乎一字不錯,文革、插隊、赤腳醫生,這些曆史公正客觀地展現在我們麵前。書中記錄北京知青座談會有這樣一段話:“我認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不客氣地說,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一場災難,大夥現在說該上學的時候你插隊了,該上班的時候你下崗了,這是大多數知青的命運。當然我們在座的都算混得好的,專家、老板、醫生、學者,但還有更多的混得不好的呢。”沒錯,這正是在其樂融融的座談會上我的發言。

插隊這段曆史,被采訪人大都為尊者諱,或心有餘悸,不敢說實話,青春無悔,輕描淡寫,含混其詞,安娜的采訪證實了我的憂慮,書中寫道:“在當年,上山下鄉運動是追隨毛澤東思想的一種行動,那些移民到國外的知青在他們的回憶錄中或多或少對上山下鄉運動均持反對態度。而那些依舊生活在中國的知青,反而並沒有太多的抱怨,隻不過認為那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他們多多少少還有對他們這個經曆的一種感恩。”

“同樣是北京的劉姓赤腳醫生,可以看出她並不怎麽關心政治,她談到插隊當赤腳醫生還是一個16歲的女孩時,是怎樣在夜裏翻山越嶺去給農民看病,那種辛苦和恐懼。可最後她的話震驚了我,她說當病人要謝她的時候,她卻說:不要謝我,要謝就謝毛主席!這一切都是他給的。”

“還有一位希望不要公開她的姓名,認為回憶往事是一種殘酷的折磨,她甚至還擔心這些回憶會給中共的下一次政治運動留下證據。”另一位高幹出身的成功女士則說:“我很珍惜那段經曆,那是一個充滿艱難困苦,具有挑戰性的經曆,我不後悔。”

對我的訪談這樣寫道:“這位曾在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插隊的北京知青,清瘦而幹練,黝黑健康的皮膚和嘎巴脆的北京話絲毫看不出他曾經經曆過的苦難,看上去很容易接觸,卻不像大多數北京人那樣喜歡自顧自地神聊,基本上是問一句答一句。對他的訪談是在一間彌漫著淡淡福爾馬林味道的辦公室裏進行的……”

口述曆史,尤其是對文革的記錄尤為重要,在中國發生過的奇葩故事,今天仍然不得發表,從安娜的書中看到,港台及海外許多地方有各種研究書籍出現,可見曆史是不會泯滅的。

毛澤東治下的中國,經濟頻臨崩潰,貧窮落後,民不聊生,農村尤為突出,得不到家裏支援的插隊知青許多淪落為不如農民的地步,農村的醫療衛生一片空白,沒有行醫執照的赤腳醫生應運而生,安娜的論文比較到位,比較含蓄:“赤腳醫生畢竟是那個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這種曆史大概不會重演。赤腳醫生有著革命青年擁護毛的熱情,同時他們又是地方上所需要的一個群體。沒有毛澤東思想的洗禮,這些年輕人是不可能把他們的大好年華投身於艱苦的偏遠地區,並毫無所求盡職盡責地工作。從法律和道德上看,這些沒有任何經驗又不熟知當地情況的年輕人是不能從事醫療服務的。赤腳醫生的出現完全源自毛澤東普世的理念和實施。加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量的政治宣傳,促使他們在冒險中、在實踐中得到承認。”“赤腳醫生這個特殊稱號,很快隨著毛澤東的離世和改革開放而銷聲匿跡。”

論文最後部分同樣精彩:“最後,我衷心地表達我對於他們的敬意和感謝,他們的經曆讓我看到了另一種人生和經曆。赤腳醫生可以說填補了世界醫療曆史的一個空白,不管最後史學家們如何定義這群人和這段曆史,最重要的是他們用青春實現了一個做人的最基本理念,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人。”

                                          2016、7、7

友梨江莉 發表評論於
最厭惡和看不起那些喜歡說“青春無悔”的當年經曆了上山下鄉的回城青年,今天已經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
本來,內心一直都非常同情他們,所有人生中不該遇到的不公不幸和苦難都被他們遇上了。
該讀書的時候不能讀書,該工作的時候不能工作,能夠幹些什麽的時候,已經到了必須下崗的年齡,何其不幸!
該選擇的時候沒有過任何選擇。

隻想問他們:你們有說悔或不悔的資格嗎?

能說悔或不悔的,都是那些能夠自己做出選擇並實踐了自己選擇的人。上山下鄉,是你們的選擇麽?
你們在被命令去上山下鄉的時候,可以有自己的選擇麽?

一個人,在人生的某個時刻,做出了選擇,過了若幹年後,你才有了回答對自己做出那個選擇是悔還是不悔的資格。

無論是上山下鄉還是下鄉上山,抑或是當兵打仗升學做工,那是你的選擇嗎?你能選擇嗎?

到了六七十歲,連這樣基本的道理都不能夠悟明白的人,我為你們害羞和流淚。當然,責任不都在你們。
亙古未見的筆名 發表評論於
沒那麽多醫生,不得已隻好用赤腳醫生來代替而已,當時比須有一定關係的人才可以當上赤腳醫生,也算比純農民強的職業,混口飯吃而已,扯什麽做人的理念。我父親當年的一項工作就是每年培訓赤腳醫生,比較了解那段曆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