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普京要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

說說也罷 (2022-09-30 18:30:35) 評論 (30)

北溪一號、二號天然氣管道有四條管線,幾天來陸續發現了四處破裂,按瑞典的說法最大的一處破裂長達900米,另一處也有200米,但按照美國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沙利文的說法,破裂處大約70到80米。現在全世界都在紛紛猜測究竟是什麽人實施的破壞行動?一致公認的判斷這不是生產事故或者海底地震所致,也不是某個恐怖組織或犯罪集團的作為,是有國家實力背景的蓄意破壞行動。瑞典媒體報道破裂是由於爆炸導致的,估計相當於500公斤TNT當量,中國大陸的今日關注節目邀請的吳大輝宣稱是2000公斤TNT的爆炸!而且強烈暗示美國是最大嫌疑,台灣的很多媒體(統派或藍營)一些政治學博士、國際政治專家、台灣前大使、中將等人也一致認為美國是爆炸事件最大受益者,因此也是最大嫌疑者。俄羅斯首先提出要進行調查,美國和歐洲盟國也表示要進行徹底調查,而美國和俄羅斯是最具相應能力和技術裝備的國家,兩國互相指責對方有嫌疑,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首先,以誰是最大受益者來認定嫌疑者的觀點過於失之膚淺,美國確實可能因此事造成歐洲能源危機進一步加劇而受益,但在烏克蘭戰爭關鍵時刻,美國不可能僅僅為了上百億美圓液化天然氣的經濟利益對北約盟國背後捅刀,讓歐洲盟國的能源危機雪上加霜,讓俄羅斯利用能源武器對北約國家又打又拉,利用歐美關係的矛盾。

指責美國是最大嫌疑的另一個“證據”是拜登曾經說過“要終止北溪二號”,CIA曾經警告德國可能有人會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這也是捕風捉影牽強附會。當時拜登的話含義很清楚,是設法要德國終止和俄羅斯在北溪二號管道的交易,至於CIA的警告那是盟國間的互通情報,更不可能是暗示美國要采取破壞行動。

北溪天然氣管道是俄羅斯和北約國家共同投資建造,主要是向德國等幾個國家輸送天然氣最重要的能源供應通道,因此管道被破壞俄羅斯是直接的受害者之一,很多人因此認定當然應該排除俄羅斯的肇事者嫌疑。

殊不知,管道被破壞,一是進一步加劇了德國等許多歐洲國家的能源危機,削弱了這些國家繼續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的意願、決心和能力;二來利用各國看到美國明顯可能因此受益而把矛頭指向美國,加劇北約歐洲盟國和美國之間的猜疑和矛盾;再者,歐洲主要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一直是普京的能源武器,但近幾個月來歐洲各國都在試圖盡快擺脫這種過度依賴,尋找各種能源替代途徑,這些努力正在初見成效,普京眼看能源武器就要效力盡失,再不下決心孤注一擲就沒有機會了。所以,事件的幕後肇事者恰恰最有可能就是俄羅斯,普京以此不僅是要把能源武器用到極限,也是警告歐洲各國俄羅斯有能力破壞能替代北溪管道的任何海底能源大動脈。

7個多月的烏克蘭戰爭,俄羅斯正在遭遇接二連三的挫敗,普京最近不得不宣布“部分動員”,公開的征召令是動員30萬預備役、有戰爭經驗、曾經服役的人員,實際上內部命令是征召100萬,不僅是預備役人員,甚至包括服刑人員、外國雇傭兵員。下層征兵官由於命令急迫而不擇手段強征,導致幾十萬役齡俄羅斯人不顧一切逃避征召湧向各個鄰國。加上再次發出核武威脅、急急忙忙舉行假公投、非法吞並15%的烏克蘭領土,以及破罐破摔徹底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這一係列行動看起來咄咄逼人,實際上顯示了普京是在困獸猶鬥。因為他絕不能認輸,也絕對無法承受侵烏戰爭失敗的後果,別忘了他曾經公開宣布的信條:如果俄羅斯都不存在了,我們為什麽還需要這個世界?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隻是他實踐諾言的一次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