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印象:雅典衛城 ※ 美食燒烤

小聲音 (2022-09-06 21:03:31) 評論 (155)

   希臘雅典,對我來說,真是一個神秘又好奇地方,小時候就聽過一些有關古希臘神話故事,對故事中智慧、戰爭、藝術女神 - 雅典娜(Athena)有著深刻印象,還有奧林匹克運動會也起源於古希臘,好神奇,一直向往著有一天要去看看。

   今年夏天,美國和歐洲之間的旅行已經全麵解封,不需做核酸測試更不用隔離,所以,我們的旅行目標鎖定歐洲,首先目標是希臘雅典。乘坐加航經過多倫多轉機之後順利抵達雅典!讓人驚歎不已的是飛機上座無虛席,人氣旺盛,好在加航仍然堅持要求每個乘客佩戴口罩,豪不含糊!

   這一貼主要記錄一下我們的雅典衛城之行。雅典衛城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築,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並具有古代希臘城市戰時市民避難之處的功能,是由堅固的防護牆壁拱衛著的山岡城市。 雅典衛城麵積約有4平方千米,位於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於公元前580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衛城中最早的建築是雅典娜神廟和其他宗教建築。

   雅典衛城,也稱為雅典的阿克羅波利斯,希臘語“阿克羅波利斯”,原意為“高處的城市”。雅典衛城包括希臘古典藝術最偉大的四大傑作——帕特儂神廟、通廊、厄瑞克修姆廟和雅典娜勝利神廟,詮釋了一千多年來在希臘繁榮、興盛的文明、神話和宗教,可被視為世界遺產理念的象征。1987年,雅典衛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下麵是我們在雅典居住的旅館,預訂時專門選擇靠近旅遊景點近的旅館,方便遊玩。坐在旅館頂樓的酒吧,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不遠處山上就是著名的雅典衛城。

2、因為旅館離雅典衛城比較近,我們徒步去衛城。一大早起來,我們抄小路、走近路,帶著攀登南京中山陵百級台階的精神,從側麵的陡坡向著衛城進發,領略了山巔之上的無限風光,來到衛城的入口處,看到一個雅典衛城的簡介牌。

   從圖中可見雅典衛城概貌,建築的旁邊都有標號,下麵還有簡介。主要建築是雅典娜的帕特農神廟,建築群布局自由,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帕特農神廟位於衛城最高點,雄偉壯觀。

3、我們是提前就買好了門票,那天去的比較早,還沒開門,和大家一起在入口處排隊等待。

4、雅典衛城的山門。一走進衛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雄偉壯觀的衛城山門。山門(Propylaea)是雅典衛城的入口,建於公元前437年至前432年,由設計巴特農神廟的建築大師姆奈西克裏負責建造,氣勢雄偉壯觀的造型讓人印象深刻。

   山門由中央的主體部分和西側的兩個側翼構成。中央部分的西麵(如下圖所示)是雅典衛城的入口,東側(如圖9所示)是出口。兩者均有六柱多立克柱式立麵。

 5、山門是雅典衛城的主要入口,每年有無數遊客從這裏進入雅典衛城。

   6、這些傲然高聳的列柱巧妙地穿插並列,氣勢雄偉。

    7、8、 雅典衛城山門的建築材料是白色大理石和灰色大理石或石灰岩,並且也使用了鐵。但據威廉·貝爾·丁斯穆爾(英語:William Bell Dinsmoor)的分析,鐵反而弱化了這座建築。

 9、 山門的前後中央立麵都用六根多立克式廊柱(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中間一跨最大,有3.85米,凸顯出大門的特征。  下圖是山門東側的出口。

10、雅典娜勝利女神廟
  “雅典娜勝利女神廟”位於山門右側。神廟建於公元前449--前421年,采用愛奧尼亞柱式,台基長8.15米,寬5.38米,前後柱廊雕飾精美,是居住在雅典的多利亞人與愛奧尼亞人共同創造的建築藝術的結晶。在17世紀70年代,這座古老的神廟不定期完整地屹立在海岬。
   1687年,土耳其人在同威尼斯人爭奪雅典衛城的戰爭中無知地拆毀了這座建築。1835年,考古學家們在這裏細致地收集起了無數大理石碎片,在幸存的完整地基上拚湊起了神廟遺址。
   這座神廟的修複在考古學上極有意義,在這裏第一次運用了混合回複技術,它的特點是盡力使用建築的原始建設方法來修複,除了殘石之外,還運用了許多現代材料,但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一目了然的,這樣便於人們更好地欣賞古跡。

   11、12、13、讓我們感到驚喜的還有位於山頂的巨型音樂台,可以想象在這裏舉辦大型音樂會的盛景!也讓我們這些南京人想起了家鄉中山陵的音樂台!

   阿迪庫斯音樂廳,位於衛城入口南側的阿迪庫斯音樂廳建於羅馬時代,是可容納6000多人的戶外劇場,到二十一世紀夏季仍有表演在此舉行。該音樂廳三層式的建築結構,半圓型的劇場直徑38米,在任何一點都能聽清楚舞台上演員的台詞及音樂席的表演。

   劉歡曾在此音樂廳舉辦《為中國喝彩 — 雅典演唱會》,劉歡獨唱了《相信你》;與希臘女歌手娜娜·莫絲克伊合唱了《彎彎的月亮》; 與娜娜莫比克伊、黃英[中國]、馬裏奧·弗蘭古利斯[希臘]合唱了《愛無極限》; 與娜娜·莫比克伊、黃英、馬裏奧·弗蘭古利斯合唱了希臘電影《美麗的星期天》的同名主題曲。

14、 帕特農神廟

   帕特農神廟是雅典最神聖的建築,衛城最宏偉的建築!神廟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衛城,是古希臘奉祀雅典娜女神的神廟。由當時著名建築師伊克蒂諾斯和卡利克拉特在執政官伯裏克利主持下設計,費時9年,於公元前438年完成。同年,著名雕刻家菲迪亞斯在神廟內建成高大的雅典娜神像 。

   神廟坐西向東,東西長約70米,南北寬約31米,原高13米。由46根多立克柱環繞,長邊方向每邊17根,短邊方向每邊8根。神廟的正立麵的各種比例尺一直被作為古典建築的典範,柱式比例和諧,視覺校正技術運用純熟,東西兩端簷部之上是飾有高浮雕的三角形山花,山花雕刻豐富華美。整個建築既莊嚴肅穆又不失精美。被美術史家稱為“人類文化的最高表征”、“世界美術的王冠”。

   神殿外觀整體協調、氣勢宏偉,給人以穩定堅實、典雅莊重的感覺。通過兩道柱廊,人們可以進入神廟內的"百步大廳",這裏曾經坐落著12.8米高的雅典娜神像,她全副武裝,頭帶飾有戰車飛鷹的頭盔,左手持帝盾,右手托勝利女神。通體使用金片包裹,麵部、手臂和腳趾用象牙裝飾,雙眼則以寶石鑲嵌。神廟中大量以神話宗教為題材的各類大理石雕刻成為其藝術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分遺憾的是帕特農神廟正在維修中,內部的構造及雕塑都無法看到。

   此外神廟也被尊為古希臘與雅典民主製度的象征,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之一。是古希臘文明的重要史跡之一,對於研究古希臘的曆史、建築、雕塑、宗教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這裏有一個資料欄,專門介紹神廟是如何進行修複工作及修複進程。

雅典衛城到處堆放著等待修複的文物古跡。

   在衛城平台東北角飄揚著的希臘國旗。記載了希臘人們抗擊德軍的英勇行為。德軍在1941年占領雅典後,曾命令在此守衛國旗的希臘士兵摘下希臘國旗換上納粹旗,但這名士兵把摘下的希臘國旗披在身上,再縱身跳下懸崖。同年的一個晚上,兩名希臘青年偷偷爬上衛城,撕碎了納粹旗。

   下圖:厄瑞克賽翁神廟(又:伊瑞克提翁神廟)
   厄瑞克賽翁神廟是古希臘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古雅典最為重要的神廟之一,位於雅典衛城,建於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其建築構思之奇特複雜、建築之精致完美,特別是其女雕像柱廊和窗戶,在古典建築中是罕見的。據記載,神廟是為紀念雅典娜之子、雅典王厄瑞克阿斯。

   女雕像柱廊在神廟的北部,共有6尊,各高2.3米,體態豐滿,儀表端莊,朝向北麵,頭頂平麵大理石花邊屋簷和天花板。雕刻栩栩如生,衣著服飾逼真,充分體現了建築師的智慧

   由於石頂的份量很重,而6位少女為了頂起沉重的石頂,頸部必須設計得足夠粗,但是這將影響其美觀。於是建築師給每位少女頸後保留了一縷濃厚的秀發,再在頭頂加上花籃,成功地解決了建築美學上的難題,因而舉世馳名。

   它們像神聖的女神,無言地注視著幾千年人世變換、滄海橫流。我們現在在神殿所看到的女雕像柱都是複製品,為了避免空氣汙染及保存古跡,其中的5座女雕像柱收藏在衛城博物館,另外1根女雕像柱真品則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

   厄瑞克忒翁神廟東麵傳統的6柱門麵。

每天來雅典衛城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想找一個沒人的機會拍照還真不容易呢,總是與別人合影,哈哈!

   雅典之旅,我最期待的就是參觀雅典衛城,品讀曆史,感受雅典衛城眾神時代的輝煌,看到了令人無比震撼的世界奇觀,也領略了山巔之上的無限風光,不虛此行,特此記錄一下留念!

   再來品嚐一下傳統的希臘美食,希臘的美食以燒烤各種肉類和蔬菜為主,外加薄餅、米飯和土豆泥,配上真人表演的希臘音樂,效果挺不錯!飯店的主人告訴我們,他的一位表兄娶了一個中國媳婦並在深圳開辦了一家很受歡迎的希臘飯店!

   雅典東西比美國便宜多了,下麵是我們到雅典後的第一頓晚餐,我們7人點了一大堆,還有酒和飲料,最後賬單來了,一看才160歐元,真是大大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最讓我喜歡的還是有點中國風味的土豆紅燒羊肉,就是中間那隻碗裏的美食,有汁又有味,可以澆蓋在有些幹硬的燒烤肉上麵。

   燒烤內容豐富,有牛排,羊排,雞肉等等肉類,還有一些烤蔬菜!

餐廳有真人表演,我們谘詢這是什麽音樂呢? 服務員自豪地說,當然是我們希臘音樂:))

   很有意思的是,我們去吃晚飯時,每個餐廳人都不太多,我們還以為是疫情之下,旅遊的人少,當我們八點多用完晚餐的時候,發現,人越來越多,各個餐廳都擠滿了人!

   原來,在希臘,天黑的晚,要到晚上10點半才天黑,所以,我們吃完飯8點半,希臘人才剛剛開始湧向在大街小巷裏擺滿了露天桌位的各式餐廳。這裏的夏天異常炎熱,下午是休息和避暑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傍晚涼爽了之後才出去活動和晚餐。

  現在人們都怕糖,怕甜不健康,巧了,正好網友“糖粒兒”來訪,跟著她的腳步去了她家,發現一款“鹹口椒鹽酥皮月餅”,wow,正合我意,稍微進行了一點改良,製做了這款鹹口椒鹽酥皮月餅,品嚐一下,真的是曲奇口感,滿嘴留香,很好吃哦,也不用擔心太甜不健康,太好了,感謝網友 糖粒兒 製做的視頻分享:鹹口椒鹽酥皮月餅

酥皮椒鹽月餅曲奇口感的鹹口酥皮椒鹽月餅)

月餅皮食材:黃油30g,蜂蜜50g,雞蛋1個,低筋麵粉130g,玉米澱粉25g。
月餅餡食材:花生米80g,核桃仁15g,黑芝麻25g,麵粉30g,
月餅餡佐料:花椒粉1勺,鹽半勺,蜂蜜30g,麻油2茶勺,

製做:
1、將月餅餡料食材烤熟後壓碎,加入佐料拌勻搓成球(如太幹,加一點食用油)
2、將月餅皮食材和好,醒麵半小時,取出麵,分成小擠子,包餡,入模,壓成型,done。
3、350度,烤10分鍾後,刷一層蛋黃液,再烤5到8分鍾(邊烤邊觀察,表皮發黃即可)

製做過程示意圖:

  這一步是用蛋黃液刷一層,沒弄好,烤好後顏值不太行,但是香酥可口,很好吃哦!

下麵是一個朋友送我的月餅,是朋友自己做的,不得了啊,簡直可以PK名店的製做了,月餅皮柔軟多層次,月餅餡細膩糯軟,好吃極了,等不到中秋節了,咱就提前過節啦!

   預祝大家中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