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邊停靠著氣勢雄偉的江輪,白色的船身大概有上百米,水上有四層,水下還有兩層,船尾迎風飄揚著五星紅旗。
大概是下午四點半,我跟在周叔他們的後麵走上江輪,入口處有船員將我的船票換成了四等艙的鋪位牌。船舷的甲板上有很多水漬,踩上去滑溜溜的,我小心翼翼地扶著欄杆走,生怕失足掉進江水裏,辜負了父母親讓我見世麵的好意。
前兩年離家出走時我曾獨自搭過江輪,那時候的我為了省錢買的是散席,在甲板中間的過道上隨便找個角落枯坐了一夜。這回沾了周家的光住四等艙,心裏很高興。
江輪上除了客艙,還有澡堂、洗臉間、醫務室、開水房、餐廳和錄像室等。船上有五個等級的客艙和散票,底層五等艙室有很多鋪位,環境比較差,但好過坐在冷冰冰地鐵地板上的散票旅客。
我找到自己的四等艙鋪位坐下,好奇地打量著周圍:麵對麵擺著兩層鐵架子床,共有十六個床鋪,艙房的兩頭有門出入,一頭對著三等艙,中間隔著狹窄的過道,另一頭出門就是船舷邊的過道。床上都鋪著白色床單,還有輪船上專用的灰色毛毯,我好奇地摸著光溜溜的牆壁,心裏很是愜意。艙房是男女混在一起住,雖然有些不方便,出門在外如果不趕路,搭乘江輪無疑是最舒服的旅程。
三等艙是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和部份輪船的第四層中後部,裏麵是四個上下鋪的鐵架子床,角落裏還有一個洗手池。 周叔他們一夥住的三等艙在我住的艙房斜對麵,路過的時候我向裏麵飛快地瞟了一眼,為的是確認他們的確是和我住在同一艘江輪上。
二等艙比三等艙條件好,但比不上頭等艙。因為頭等艙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前部,兩張單人床麵對麵擺著,裏麵有桌椅和洗手池,還有風扇。開船後一等艙的走廊閑人免進。
上船的旅客很多,其中有些穿著樸素的人自帶鋪蓋,大概買的是散票,他們上了輪船就直奔甲板中間走廊上避風的地方,鋪上被褥占位。
那個時候為人民服務是各行各業的宗旨,江輪上的服務員熱情地為旅客前後忙碌著扶老攜幼、噓寒問暖和端茶倒水。
一路上周叔幾乎不管我,中等身材的他長得老氣,皮膚黝黑,外表看上去像個老實的莊稼漢,但從他的大嘴巴裏說的話就像是大嗽叭喊出來那樣聲震屋宇。我對這個從前不認識,如今突然成為我未來公公的男人是敬而遠之。心裏琢磨著自己這次出來玩不但名不正言不順,還讓同行的人看笑話,很不爽。遠遠地跟著周叔這一群人的後麵,總是感覺自己是在仰人鼻息,不敢亂說亂動,對彭強更是視而不見,生怕得罪了公公的錢包從而給自己添堵。
我躺在鋪位上翻看著在大輪碼頭的報亭裏買的讀者文摘,整個艙裏的其他人有吃東西的、睡覺的、有互相熱火朝天地聊天,仿佛置身於鬧市裏。
汽笛一聲長鳴,大輪離開碼頭逆江而上。我好奇地走出艙房,一直走到船尾的船舷邊,隻見螺旋槳在船尾攪起白色的浪花不停地翻滾著,就像是一鍋沸騰的開水似的,遠去是一望無際的滔滔江水,後浪推前浪地滾滾向前。
那時候江輪上的商品和夥食的價格和陸地上差不多,當餐廳裏隨風飄出飯菜的香味時,我的肚子立馬響應起來,“ 咕嚕咕嚕 ” 地吵得我心煩,轉身回艙房。恰好周叔在艙門口叫我,應聲走出去,隻見餐廳門口的人從船尾排到了船頭,並且還拐了一個彎。幸好不用等太久周叔他們就進去占了一張空桌並點了菜,大家圍桌而坐。
年過半百的周叔大著嗓門咋呼著問我要喝什麽飲料?麵對滿桌人的側目,他們那意味深長的眼神就好像我已觸犯了天條。無比尷尬的我瞬間後悔不該從家鄉出來丟人現眼,紅著臉搖搖頭,然後一聲不響地埋頭幾口扒完飯就趕緊逃回艙房。同樣是置身在陌生人之間,呆在艙內的我感到身心輕鬆自在了許多,便索性埋頭看書。
船艙外突然傳來喧嘩聲,夾雜著一連串的驚叫聲:“ 江豬!江豬!” 。船艙裏有人聞聲往外跑,我也跳起來跟著眾人跑出去看稀奇。大家都擁擠在船舷邊,順著熱心人的指點,我看見江麵上大概有六、七個深灰色背脊的影子,若隱若現地穿梭於波峰浪穀中,一拱一拱地順流而下,一會兒便消失不見了。
真是開了眼界,從前我風聞長江裏有江豬,以為長得和家裏的豬一樣又白又胖,還好奇那麽肥的豬掉進江裏會不會被淹死?這回才知道江豬是長江裏獨特的的鯨魚。
江輪溯江而上,晚霞映紅了半邊天。沿江兩岸炊煙嫋嫋的村莊,一叢叢的樹林和連綿起伏的山丘,山上花紅柳綠。江麵上穿梭來往的大小船隻,特別是那些裝滿了貨的敞篷船,船上的貨物看上去像是在水麵上漂浮,假如一個大浪蓋過去,貨船將會滅頂,真叫路人操心。這些船隻都離江輪較遠,大概是為了避開江輪船尾起來很深的一道水槽漩渦。
伴隨著晚風撲麵而來的山山水水和江麵上的各類船隻,如同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讓靠在船舷欄杆邊的我看了心情大好。
天色漸漸地黯淡下來,兩岸的景色也變得越來越模糊,猶如霧裏看花。想到輪船上有張舒服的床鋪在等著我,便心情愉快地在船上隨意的逛了一圈。江輪上馬達轟鳴,到處都是人聲嘈雜,空氣中彌漫著船上特有的消毒水氣味。
江輪停靠武穴碼頭的時候外麵已經黑透了,我回到艙房,有人還在船艙裏這頭進、那邊出的風風火火地忙碌著,江風隨之跟著刮進艙房裏,並且留下來不走了。到半夜時還有人在船艙裏出來進去,此時的江風從船舷那邊猛烈地刮進來,夾雜著江輪上那龐大的機器轟鳴聲呼嘯著穿堂而過。
我身上裹著毛毯,抱著自己的小旅行包,感覺身心像是泡在江裏似的冷得渾身發抖,那裏睡得著?又找不到人去訴訴苦,隻能忍著。後來可能是那睡在門邊的人冷得不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兩頭的門都關上了。艙房裏總算安靜下來,我也就安心地閉上眼睛睡覺。
長江流域最早出現江輪是在清鹹豐十一年三月(一八六一年四月),美商瓊記洋行(Augustine Heard & Co.)把新購買的木製輪船 “火箭號 ”(Fire Dart )派往長江,開啟長江上的輪船客運業務。一個航次載旅客二百六十人,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上海到漢口的往返航程,它是長江航線上第一艘客輪。此後 “ 火箭號 ” 每兩個月從上海開航三次,以運載茶葉為主兼搭旅客,雖運價高昂但利潤豐厚,營運三個月即獲利五十萬元。
清同治九年(一八七零年)申漢航線全年客運量僅九千八百五十八人。此後美商旗昌洋行和英商太古洋行等紛紛加入這一利潤豐厚的行業,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客運量迅速增長。
國人自有的長江航運是從輪船招商局開始,由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辦,並於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一八七三年一月十七日)在上海南永安街正式成立,當年輪船招商局還在漢口設立分局(地址位於漢口民生路2號)。
一八七三年七月十日,招商局所屬二百四十噸輪船 “ 永寧號 ” 從上海出發,掛輪船招商局旗,開航鎮江、九江、漢口,代表中國輪船首航中國內河。
一八七七年一月,招商局以二百二十二萬銀兩購並美商旗昌公司全部航產,計有各種船舶二十五艘和江海各埠碼頭、躉船、倉庫等,招商局驟增江輪9艘,及沿江大量港埠設施。
該招商局自一八七三年創辦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先後實行過官督商辦、民企、到解放後國營三種性質。隻是在幾十年後,由於生活節奏加快,輪船雖然票價便宜但費時,加上高鐵的開通,人們選擇了更快更方便的出行途徑,以至在長江中航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載客江輪停運了。此是後話。
卻說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就有人起來, “ 砰砰!梆梆! ” 地開門關門。我怕誤了下船,趕緊爬起來出門右拐去洗漱。陣陣清涼的晨風從江上撲麵吹來,使我睡意全消,清新怡人的空氣更是讓我神情氣爽。
江麵上薄霧籠罩,對麵岸上的建築物若隱若現。遠處半山腰濃霧繚繞,群山連綿起伏,層巒疊嶂的猶如仙境。
隨著悠長的汽笛聲響起,江輪慢慢地停靠在漢口客運碼頭。船上的旅客們肩扛手提著行李,從各自的船艙裏湧出來,吵吵嚷嚷地擠在甲板上急著下船。
天色轉亮後,隨著氣溫的上升,江麵上白色的霧靄先是淡淡的如輕煙嫋嫋娜娜,繼而向四周彌漫,天地間頓時霧蒙蒙的一團。
隨著濃霧漸漸地散去,萬丈光芒的霞光撒在寧靜的江上,把整個江麵都染成波光粼粼的金黃色。霞光也將它的溫暖,慷慨地撒在了從江輪上爭先恐後地下船的旅客身上。
我隨著眾人下了船,暈頭轉向地跟著周叔他們在碼頭出口處登上一輛麵包車。麵包車穿過繁華的街道,不久右拐進幽深的小巷裏,然後停在一幢四層樓前。
此時我才知道住進了色湖農場在省城的招待所裏,隻是沒想到自己今天高高興興地住進去,離開時心裏卻是難受的想哭。
(待續)
上集
公公帶我去出差
說不出的尷尬
mayflower98 (2025-08-15 08:03:09) 評論 (4)
碼頭邊停靠著氣勢雄偉的江輪,白色的船身大概有上百米,水上有四層,水下還有兩層,船尾迎風飄揚著五星紅旗。
大概是下午四點半,我跟在周叔他們的後麵走上江輪,入口處有船員將我的船票換成了四等艙的鋪位牌。船舷的甲板上有很多水漬,踩上去滑溜溜的,我小心翼翼地扶著欄杆走,生怕失足掉進江水裏,辜負了父母親讓我見世麵的好意。
前兩年離家出走時我曾獨自搭過江輪,那時候的我為了省錢買的是散席,在甲板中間的過道上隨便找個角落枯坐了一夜。這回沾了周家的光住四等艙,心裏很高興。
江輪上除了客艙,還有澡堂、洗臉間、醫務室、開水房、餐廳和錄像室等。船上有五個等級的客艙和散票,底層五等艙室有很多鋪位,環境比較差,但好過坐在冷冰冰地鐵地板上的散票旅客。
我找到自己的四等艙鋪位坐下,好奇地打量著周圍:麵對麵擺著兩層鐵架子床,共有十六個床鋪,艙房的兩頭有門出入,一頭對著三等艙,中間隔著狹窄的過道,另一頭出門就是船舷邊的過道。床上都鋪著白色床單,還有輪船上專用的灰色毛毯,我好奇地摸著光溜溜的牆壁,心裏很是愜意。艙房是男女混在一起住,雖然有些不方便,出門在外如果不趕路,搭乘江輪無疑是最舒服的旅程。
三等艙是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和部份輪船的第四層中後部,裏麵是四個上下鋪的鐵架子床,角落裏還有一個洗手池。 周叔他們一夥住的三等艙在我住的艙房斜對麵,路過的時候我向裏麵飛快地瞟了一眼,為的是確認他們的確是和我住在同一艘江輪上。
二等艙比三等艙條件好,但比不上頭等艙。因為頭等艙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前部,兩張單人床麵對麵擺著,裏麵有桌椅和洗手池,還有風扇。開船後一等艙的走廊閑人免進。
上船的旅客很多,其中有些穿著樸素的人自帶鋪蓋,大概買的是散票,他們上了輪船就直奔甲板中間走廊上避風的地方,鋪上被褥占位。
那個時候為人民服務是各行各業的宗旨,江輪上的服務員熱情地為旅客前後忙碌著扶老攜幼、噓寒問暖和端茶倒水。
一路上周叔幾乎不管我,中等身材的他長得老氣,皮膚黝黑,外表看上去像個老實的莊稼漢,但從他的大嘴巴裏說的話就像是大嗽叭喊出來那樣聲震屋宇。我對這個從前不認識,如今突然成為我未來公公的男人是敬而遠之。心裏琢磨著自己這次出來玩不但名不正言不順,還讓同行的人看笑話,很不爽。遠遠地跟著周叔這一群人的後麵,總是感覺自己是在仰人鼻息,不敢亂說亂動,對彭強更是視而不見,生怕得罪了公公的錢包從而給自己添堵。
我躺在鋪位上翻看著在大輪碼頭的報亭裏買的讀者文摘,整個艙裏的其他人有吃東西的、睡覺的、有互相熱火朝天地聊天,仿佛置身於鬧市裏。
汽笛一聲長鳴,大輪離開碼頭逆江而上。我好奇地走出艙房,一直走到船尾的船舷邊,隻見螺旋槳在船尾攪起白色的浪花不停地翻滾著,就像是一鍋沸騰的開水似的,遠去是一望無際的滔滔江水,後浪推前浪地滾滾向前。
那時候江輪上的商品和夥食的價格和陸地上差不多,當餐廳裏隨風飄出飯菜的香味時,我的肚子立馬響應起來,“ 咕嚕咕嚕 ” 地吵得我心煩,轉身回艙房。恰好周叔在艙門口叫我,應聲走出去,隻見餐廳門口的人從船尾排到了船頭,並且還拐了一個彎。幸好不用等太久周叔他們就進去占了一張空桌並點了菜,大家圍桌而坐。
年過半百的周叔大著嗓門咋呼著問我要喝什麽飲料?麵對滿桌人的側目,他們那意味深長的眼神就好像我已觸犯了天條。無比尷尬的我瞬間後悔不該從家鄉出來丟人現眼,紅著臉搖搖頭,然後一聲不響地埋頭幾口扒完飯就趕緊逃回艙房。同樣是置身在陌生人之間,呆在艙內的我感到身心輕鬆自在了許多,便索性埋頭看書。
船艙外突然傳來喧嘩聲,夾雜著一連串的驚叫聲:“ 江豬!江豬!” 。船艙裏有人聞聲往外跑,我也跳起來跟著眾人跑出去看稀奇。大家都擁擠在船舷邊,順著熱心人的指點,我看見江麵上大概有六、七個深灰色背脊的影子,若隱若現地穿梭於波峰浪穀中,一拱一拱地順流而下,一會兒便消失不見了。
真是開了眼界,從前我風聞長江裏有江豬,以為長得和家裏的豬一樣又白又胖,還好奇那麽肥的豬掉進江裏會不會被淹死?這回才知道江豬是長江裏獨特的的鯨魚。
江輪溯江而上,晚霞映紅了半邊天。沿江兩岸炊煙嫋嫋的村莊,一叢叢的樹林和連綿起伏的山丘,山上花紅柳綠。江麵上穿梭來往的大小船隻,特別是那些裝滿了貨的敞篷船,船上的貨物看上去像是在水麵上漂浮,假如一個大浪蓋過去,貨船將會滅頂,真叫路人操心。這些船隻都離江輪較遠,大概是為了避開江輪船尾起來很深的一道水槽漩渦。
伴隨著晚風撲麵而來的山山水水和江麵上的各類船隻,如同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讓靠在船舷欄杆邊的我看了心情大好。
天色漸漸地黯淡下來,兩岸的景色也變得越來越模糊,猶如霧裏看花。想到輪船上有張舒服的床鋪在等著我,便心情愉快地在船上隨意的逛了一圈。江輪上馬達轟鳴,到處都是人聲嘈雜,空氣中彌漫著船上特有的消毒水氣味。
江輪停靠武穴碼頭的時候外麵已經黑透了,我回到艙房,有人還在船艙裏這頭進、那邊出的風風火火地忙碌著,江風隨之跟著刮進艙房裏,並且留下來不走了。到半夜時還有人在船艙裏出來進去,此時的江風從船舷那邊猛烈地刮進來,夾雜著江輪上那龐大的機器轟鳴聲呼嘯著穿堂而過。
我身上裹著毛毯,抱著自己的小旅行包,感覺身心像是泡在江裏似的冷得渾身發抖,那裏睡得著?又找不到人去訴訴苦,隻能忍著。後來可能是那睡在門邊的人冷得不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兩頭的門都關上了。艙房裏總算安靜下來,我也就安心地閉上眼睛睡覺。
長江流域最早出現江輪是在清鹹豐十一年三月(一八六一年四月),美商瓊記洋行(Augustine Heard & Co.)把新購買的木製輪船 “火箭號 ”(Fire Dart )派往長江,開啟長江上的輪船客運業務。一個航次載旅客二百六十人,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上海到漢口的往返航程,它是長江航線上第一艘客輪。此後 “ 火箭號 ” 每兩個月從上海開航三次,以運載茶葉為主兼搭旅客,雖運價高昂但利潤豐厚,營運三個月即獲利五十萬元。
清同治九年(一八七零年)申漢航線全年客運量僅九千八百五十八人。此後美商旗昌洋行和英商太古洋行等紛紛加入這一利潤豐厚的行業,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客運量迅速增長。
國人自有的長江航運是從輪船招商局開始,由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辦,並於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一八七三年一月十七日)在上海南永安街正式成立,當年輪船招商局還在漢口設立分局(地址位於漢口民生路2號)。
一八七三年七月十日,招商局所屬二百四十噸輪船 “ 永寧號 ” 從上海出發,掛輪船招商局旗,開航鎮江、九江、漢口,代表中國輪船首航中國內河。
一八七七年一月,招商局以二百二十二萬銀兩購並美商旗昌公司全部航產,計有各種船舶二十五艘和江海各埠碼頭、躉船、倉庫等,招商局驟增江輪9艘,及沿江大量港埠設施。
該招商局自一八七三年創辦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先後實行過官督商辦、民企、到解放後國營三種性質。隻是在幾十年後,由於生活節奏加快,輪船雖然票價便宜但費時,加上高鐵的開通,人們選擇了更快更方便的出行途徑,以至在長江中航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載客江輪停運了。此是後話。
卻說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就有人起來, “ 砰砰!梆梆! ” 地開門關門。我怕誤了下船,趕緊爬起來出門右拐去洗漱。陣陣清涼的晨風從江上撲麵吹來,使我睡意全消,清新怡人的空氣更是讓我神情氣爽。
江麵上薄霧籠罩,對麵岸上的建築物若隱若現。遠處半山腰濃霧繚繞,群山連綿起伏,層巒疊嶂的猶如仙境。
隨著悠長的汽笛聲響起,江輪慢慢地停靠在漢口客運碼頭。船上的旅客們肩扛手提著行李,從各自的船艙裏湧出來,吵吵嚷嚷地擠在甲板上急著下船。
天色轉亮後,隨著氣溫的上升,江麵上白色的霧靄先是淡淡的如輕煙嫋嫋娜娜,繼而向四周彌漫,天地間頓時霧蒙蒙的一團。
隨著濃霧漸漸地散去,萬丈光芒的霞光撒在寧靜的江上,把整個江麵都染成波光粼粼的金黃色。霞光也將它的溫暖,慷慨地撒在了從江輪上爭先恐後地下船的旅客身上。
我隨著眾人下了船,暈頭轉向地跟著周叔他們在碼頭出口處登上一輛麵包車。麵包車穿過繁華的街道,不久右拐進幽深的小巷裏,然後停在一幢四層樓前。
此時我才知道住進了色湖農場在省城的招待所裏,隻是沒想到自己今天高高興興地住進去,離開時心裏卻是難受的想哭。
(待續)
上集
公公帶我去出差
大概是下午四點半,我跟在周叔他們的後麵走上江輪,入口處有船員將我的船票換成了四等艙的鋪位牌。船舷的甲板上有很多水漬,踩上去滑溜溜的,我小心翼翼地扶著欄杆走,生怕失足掉進江水裏,辜負了父母親讓我見世麵的好意。
前兩年離家出走時我曾獨自搭過江輪,那時候的我為了省錢買的是散席,在甲板中間的過道上隨便找個角落枯坐了一夜。這回沾了周家的光住四等艙,心裏很高興。
江輪上除了客艙,還有澡堂、洗臉間、醫務室、開水房、餐廳和錄像室等。船上有五個等級的客艙和散票,底層五等艙室有很多鋪位,環境比較差,但好過坐在冷冰冰地鐵地板上的散票旅客。
我找到自己的四等艙鋪位坐下,好奇地打量著周圍:麵對麵擺著兩層鐵架子床,共有十六個床鋪,艙房的兩頭有門出入,一頭對著三等艙,中間隔著狹窄的過道,另一頭出門就是船舷邊的過道。床上都鋪著白色床單,還有輪船上專用的灰色毛毯,我好奇地摸著光溜溜的牆壁,心裏很是愜意。艙房是男女混在一起住,雖然有些不方便,出門在外如果不趕路,搭乘江輪無疑是最舒服的旅程。
三等艙是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和部份輪船的第四層中後部,裏麵是四個上下鋪的鐵架子床,角落裏還有一個洗手池。 周叔他們一夥住的三等艙在我住的艙房斜對麵,路過的時候我向裏麵飛快地瞟了一眼,為的是確認他們的確是和我住在同一艘江輪上。
二等艙比三等艙條件好,但比不上頭等艙。因為頭等艙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前部,兩張單人床麵對麵擺著,裏麵有桌椅和洗手池,還有風扇。開船後一等艙的走廊閑人免進。
上船的旅客很多,其中有些穿著樸素的人自帶鋪蓋,大概買的是散票,他們上了輪船就直奔甲板中間走廊上避風的地方,鋪上被褥占位。
那個時候為人民服務是各行各業的宗旨,江輪上的服務員熱情地為旅客前後忙碌著扶老攜幼、噓寒問暖和端茶倒水。
一路上周叔幾乎不管我,中等身材的他長得老氣,皮膚黝黑,外表看上去像個老實的莊稼漢,但從他的大嘴巴裏說的話就像是大嗽叭喊出來那樣聲震屋宇。我對這個從前不認識,如今突然成為我未來公公的男人是敬而遠之。心裏琢磨著自己這次出來玩不但名不正言不順,還讓同行的人看笑話,很不爽。遠遠地跟著周叔這一群人的後麵,總是感覺自己是在仰人鼻息,不敢亂說亂動,對彭強更是視而不見,生怕得罪了公公的錢包從而給自己添堵。
我躺在鋪位上翻看著在大輪碼頭的報亭裏買的讀者文摘,整個艙裏的其他人有吃東西的、睡覺的、有互相熱火朝天地聊天,仿佛置身於鬧市裏。
汽笛一聲長鳴,大輪離開碼頭逆江而上。我好奇地走出艙房,一直走到船尾的船舷邊,隻見螺旋槳在船尾攪起白色的浪花不停地翻滾著,就像是一鍋沸騰的開水似的,遠去是一望無際的滔滔江水,後浪推前浪地滾滾向前。
那時候江輪上的商品和夥食的價格和陸地上差不多,當餐廳裏隨風飄出飯菜的香味時,我的肚子立馬響應起來,“ 咕嚕咕嚕 ” 地吵得我心煩,轉身回艙房。恰好周叔在艙門口叫我,應聲走出去,隻見餐廳門口的人從船尾排到了船頭,並且還拐了一個彎。幸好不用等太久周叔他們就進去占了一張空桌並點了菜,大家圍桌而坐。
年過半百的周叔大著嗓門咋呼著問我要喝什麽飲料?麵對滿桌人的側目,他們那意味深長的眼神就好像我已觸犯了天條。無比尷尬的我瞬間後悔不該從家鄉出來丟人現眼,紅著臉搖搖頭,然後一聲不響地埋頭幾口扒完飯就趕緊逃回艙房。同樣是置身在陌生人之間,呆在艙內的我感到身心輕鬆自在了許多,便索性埋頭看書。
船艙外突然傳來喧嘩聲,夾雜著一連串的驚叫聲:“ 江豬!江豬!” 。船艙裏有人聞聲往外跑,我也跳起來跟著眾人跑出去看稀奇。大家都擁擠在船舷邊,順著熱心人的指點,我看見江麵上大概有六、七個深灰色背脊的影子,若隱若現地穿梭於波峰浪穀中,一拱一拱地順流而下,一會兒便消失不見了。
真是開了眼界,從前我風聞長江裏有江豬,以為長得和家裏的豬一樣又白又胖,還好奇那麽肥的豬掉進江裏會不會被淹死?這回才知道江豬是長江裏獨特的的鯨魚。
江輪溯江而上,晚霞映紅了半邊天。沿江兩岸炊煙嫋嫋的村莊,一叢叢的樹林和連綿起伏的山丘,山上花紅柳綠。江麵上穿梭來往的大小船隻,特別是那些裝滿了貨的敞篷船,船上的貨物看上去像是在水麵上漂浮,假如一個大浪蓋過去,貨船將會滅頂,真叫路人操心。這些船隻都離江輪較遠,大概是為了避開江輪船尾起來很深的一道水槽漩渦。
伴隨著晚風撲麵而來的山山水水和江麵上的各類船隻,如同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讓靠在船舷欄杆邊的我看了心情大好。
天色漸漸地黯淡下來,兩岸的景色也變得越來越模糊,猶如霧裏看花。想到輪船上有張舒服的床鋪在等著我,便心情愉快地在船上隨意的逛了一圈。江輪上馬達轟鳴,到處都是人聲嘈雜,空氣中彌漫著船上特有的消毒水氣味。
江輪停靠武穴碼頭的時候外麵已經黑透了,我回到艙房,有人還在船艙裏這頭進、那邊出的風風火火地忙碌著,江風隨之跟著刮進艙房裏,並且留下來不走了。到半夜時還有人在船艙裏出來進去,此時的江風從船舷那邊猛烈地刮進來,夾雜著江輪上那龐大的機器轟鳴聲呼嘯著穿堂而過。
我身上裹著毛毯,抱著自己的小旅行包,感覺身心像是泡在江裏似的冷得渾身發抖,那裏睡得著?又找不到人去訴訴苦,隻能忍著。後來可能是那睡在門邊的人冷得不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兩頭的門都關上了。艙房裏總算安靜下來,我也就安心地閉上眼睛睡覺。
長江流域最早出現江輪是在清鹹豐十一年三月(一八六一年四月),美商瓊記洋行(Augustine Heard & Co.)把新購買的木製輪船 “火箭號 ”(Fire Dart )派往長江,開啟長江上的輪船客運業務。一個航次載旅客二百六十人,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上海到漢口的往返航程,它是長江航線上第一艘客輪。此後 “ 火箭號 ” 每兩個月從上海開航三次,以運載茶葉為主兼搭旅客,雖運價高昂但利潤豐厚,營運三個月即獲利五十萬元。
清同治九年(一八七零年)申漢航線全年客運量僅九千八百五十八人。此後美商旗昌洋行和英商太古洋行等紛紛加入這一利潤豐厚的行業,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客運量迅速增長。
國人自有的長江航運是從輪船招商局開始,由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辦,並於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一八七三年一月十七日)在上海南永安街正式成立,當年輪船招商局還在漢口設立分局(地址位於漢口民生路2號)。
一八七三年七月十日,招商局所屬二百四十噸輪船 “ 永寧號 ” 從上海出發,掛輪船招商局旗,開航鎮江、九江、漢口,代表中國輪船首航中國內河。
一八七七年一月,招商局以二百二十二萬銀兩購並美商旗昌公司全部航產,計有各種船舶二十五艘和江海各埠碼頭、躉船、倉庫等,招商局驟增江輪9艘,及沿江大量港埠設施。
該招商局自一八七三年創辦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先後實行過官督商辦、民企、到解放後國營三種性質。隻是在幾十年後,由於生活節奏加快,輪船雖然票價便宜但費時,加上高鐵的開通,人們選擇了更快更方便的出行途徑,以至在長江中航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載客江輪停運了。此是後話。
卻說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就有人起來, “ 砰砰!梆梆! ” 地開門關門。我怕誤了下船,趕緊爬起來出門右拐去洗漱。陣陣清涼的晨風從江上撲麵吹來,使我睡意全消,清新怡人的空氣更是讓我神情氣爽。
江麵上薄霧籠罩,對麵岸上的建築物若隱若現。遠處半山腰濃霧繚繞,群山連綿起伏,層巒疊嶂的猶如仙境。
隨著悠長的汽笛聲響起,江輪慢慢地停靠在漢口客運碼頭。船上的旅客們肩扛手提著行李,從各自的船艙裏湧出來,吵吵嚷嚷地擠在甲板上急著下船。
天色轉亮後,隨著氣溫的上升,江麵上白色的霧靄先是淡淡的如輕煙嫋嫋娜娜,繼而向四周彌漫,天地間頓時霧蒙蒙的一團。
隨著濃霧漸漸地散去,萬丈光芒的霞光撒在寧靜的江上,把整個江麵都染成波光粼粼的金黃色。霞光也將它的溫暖,慷慨地撒在了從江輪上爭先恐後地下船的旅客身上。
我隨著眾人下了船,暈頭轉向地跟著周叔他們在碼頭出口處登上一輛麵包車。麵包車穿過繁華的街道,不久右拐進幽深的小巷裏,然後停在一幢四層樓前。
此時我才知道住進了色湖農場在省城的招待所裏,隻是沒想到自己今天高高興興地住進去,離開時心裏卻是難受的想哭。
(待續)
上集
公公帶我去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