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沈香

歲月沈香 名博

【立秋】多事之夏過後,還會有多事之秋嗎?

歲月沈香 (2022-08-07 06:26:39) 評論 (87)

我在寫小署的博文中提到過印度神童的預言,大家還記得預言是什麽嗎?印度神童阿南德曾預言:從小暑開始(7月7日)到立秋(8月7日)地球將麵臨“最凶負能量”,進入“天克地衝”狀態。

 

我們雖不能完全相信神童的預言,可是,在過去的一個月夏天時節裏,全球的確像是遭遇了最凶負能量的衝擊,一個個負麵事件接踵而至,有的出乎意料,有的令人震驚,更有的驚心動魄:

7/7: 英國前首相強森提出辭職

7/8: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

7/9: 斯裏蘭卡總理宣布辭職,隨後斯裏蘭卡全國出現一片混亂

7/10: 中國河南多家村鎮銀行取款難事件

7/17: 歐洲遭遇了史上最熱夏天,數千人遇難,上萬人被撤離家園

7/23: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2022年猴痘疾病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7/27: 菲律賓發生6.8級地震

7/28: 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的演唱會時發生重大事故

8/2: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一行抵達台北

8/3: 佩洛西旋風訪台

8/4開始: 中國在台灣周圍實彈軍事演習

其中,7/13,我親愛的的母親仙逝。

 

如今,這些最凶負能量導致的“多事之夏”終於過去,今日立秋了!

 

溫文爾雅的秋天,踩著不慌不忙的腳步,帶著劉言史的“雲天收夏氣,木葉動秋聲”;帶著杜甫的“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帶著杜牧的“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緩緩向我們走來,走得從容、走得淡定…

 

立秋,是中國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顧名思義表示著暑去涼來,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即將來臨。俗話說,立秋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這不,就有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的說法。

 

在古代,人們把立秋當作夏秋交替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比如,在宋代,立秋這一天皇宮內要們把栽在盆裏的梧桐樹移入殿內,等待立秋時辰,太史官就大聲喊道:“秋來了!” 太史官叫喊完畢,梧桐樹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落葉之秋”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我今天早上散步的時候,走到一棵梧桐樹前,看見樹上掛著幾片黃葉,也學著大叫兩聲“秋來了!”, 黃葉沒有回應,不肯落下,哈哈,我的喊叫聲沒有威力,也不夠靈敏。

 

其實,立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秋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法,今天立秋還處在中伏期間,酷暑並沒有過完,因此,立秋並不是酷暑與涼爽的分水嶺。立秋後的“秋老虎”往往來勢洶洶,依然作威作福,尤其在我的家鄉重慶,每年的秋老虎威力不是一般的強大,今天微信朋友圈裏,重慶的朋友們都在曬秋老虎的氣象預報,從今日起將持續一周至十天攝氏42度的高溫。

 

“秋”字由“禾”與“火”兩字組成,望文生義,就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禾”代表穀物,“火”代表成熟。所以,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是收獲果實的季節。

 

在一年的四季中,我比較偏愛秋季,除了愛美麗的秋色之外,也愛秋的實在。如果說春給人朝氣和活力,那麽秋給人穩重和踏實。經曆了冬的休眠、春的播種、夏的生長,秋就是收成,這就如同有人把四季的春夏秋冬比作人生命的四個主要時期: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一個人步入了中年就是進入了秋季,Ta褪去了春的青澀、夏的狂熱,人變得成熟穩重,放棄了幻想,心不再彷徨,生活更充實,腳步更踏實。此時的中年人,像一棵成熟的穀穗一樣,沉甸甸的穀穗彎彎的低下頭,思索人生的意義,回望著自己曾經的酸甜苦辣與悲歡離合。

 

如果你查詞典,帶秋字的詞匯非常多,而我比較喜歡其中的“春華秋實”這個成語,即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是先有春天的揮汗耕耘播種,才有秋天的豐收喜悅,這是人生哲理,隻有付出,才能有收獲。但是,在當今物質文明掛帥的年代裏,不知道怎麽的,出現越來越多想坐收漁翁之利,不勞而獲的人。最近,文學城裏好多博友寫了騙子的文章,各種各樣的騙子和騙術滿天飛,騙子好像成了一門職業,高科技手段應用得溜溜轉。唉,這個世道真的變了。

 

如今的騙子除了騙財騙色,也有騙人心的。有一年,國內的一位醫生專家同學在大學群裏發了一個消息,她的有一位癌症兒童病情危機,需要籌錢醫治,希望大家捐錢。群裏有同學響應紛紛捐錢,我也響應了,捐款匯給一個叫“水滴籌”的慈善機構。過了幾個月之後,看到一則新聞,這個機構將籌到的善款拿去投資股市,把人們的善心當成他們賺錢的工具。

 

這兩天我才知道,原來中方包圍台灣的實彈軍事演習早在幾個月前就計劃和部署好了,他們早就知道佩洛西一定會訪台,他們隻是找到了這個借口。殊不知,這下全中國的老百姓都被忽悠了。軍事演習本來說今天結束,結果又延長了,據說延長一個月,這一個月裏會給台灣帶來怎麽的影響?現在沒有人預測,不知道。

 

秋天,在古人的筆下多以蕭瑟淒涼為主,詩人們在秋景中寫下了多少悲切與蒼涼的詩句。而那些“秋後問斬、“秋後算帳”的詞句更是多少令人不寒而栗,秋後怎樣“問斬”?怎樣“算賬”?各說各話了。

 

立秋了,多事之夏已過,願不再有多事之秋!為世界和平和繁榮祈禱!

 

散步時撿到黃葉,開始有秋的感覺。

台灣真正的秋天還早,但立秋時能感受到早晚比較涼爽。

今晨散步時,撿起一朵掉在地上帶有露珠的花瓣。

 

 

 

8/7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