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城冬日

波城冬日 名博

油價治愈了我的精神內耗

波城冬日 (2022-08-07 09:43:36) 評論 (57)

前一陣心裏一直有兩個人在打架,早上A君完勝,下午B神打贏。每天都在糾結。糾結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精神內耗,長期的精神內耗就是你內心各種情緒的互掐,最終結果隻有一個,自我損傷。

我為什麽糾結呢?糾結是因為在選擇,而選擇則意味著有取舍,但我又下不了決心,因為無法保證自己以後能不後悔選擇的結果。這兩周心理的消耗和磨損沒能得到及時修複,那些天感覺很累。

一周前,我真的想要辭職不幹了,和家裏領導也說了。工作壓力實在太大,老板是個工作狂,脾氣又急,經常為了趕進度,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體力精力透支下又容易出錯,出錯後老板會不滿意…… 其實在我看來,完全沒必要這樣趕,因為我們這塊完成時,其它團隊還在不緊不慢地討論一堆的open item 呢。

家裏領導的意見是,先找下家。當然,如果實在不想幹了,他也支持我。這下我更糾結了,有句話說,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人在職場誰沒有過不如意的時候?不是為三鬥米而工作的二世祖身邊似乎沒有見,我們大多數人在糾結時,還不是因為很多現實的問題而承受不起選擇的後果,隻能在糾結中妥協,或慢慢學著找到一個自我修複的渠道,或耐心等待新的機會。領導這些年努力工作,從來沒有過躺平的想法,不是沒有累的時候,而是為了這個家,再累再苦,也會隱忍堅持,全力以赴。我又怎麽可以這麽輕易的放棄工作?

感謝上帝,正在我糾結的時候,一次加油,使我壓抑和克製了很久的負能量終於釋放了出來,找到了如何取舍的答案。

疫情後, 我們家買菜基本上都由領導擔任,他去Bj 買菜順便在那加油。我這兩年偶爾也會加油,記得那時加滿是四十多塊,最高有過六十多塊,感覺很貴,回家還大發感慨。昨天因為出門路過BJ時雷鋒附身,在油箱還有一小格的情況下,竟然開進了加油站。站在那握著油槍,看著油費顯示牌上的數字一閃一閃,閃得我心驚不已。數字跳到六十的時候,我覺得該滿了,沒見停,七十的時候,依然穩步前行,飆到八十,才依依不舍地慢慢閃了幾下後停下。如果加上原來剩下的一小格,加一箱油都可以買一輛自行車了。

回家一通感慨後,被領導笑話不食人間煙火,根據他的第一手數據,現在油價已經下調一些了,前一陣進一次加油站,沒有一百多塊不可能加滿。BJ 的油價還比別處便宜呢。沒見國內網上調侃油價飆升啊?

“92加滿魂散腿軟,95加滿傾家蕩產,98加滿三代還款”。

“當你說出一句95加滿成了赤裸裸的凡爾賽。“

一瞬間,油價治愈了我的精神內耗。

我現在的公司,全程家裏上班。如果每天去公司的話,算上油費,高速過路費,那一個月至少五百。再算時間,即使來回不堵車(基本不可能),也要花兩個小時在路上,那一個月加起來就是四十個小時,四十個小時怎麽都多於我加班的時間了。我這個理科差生,再怎麽著,這麽簡單的加減法應該能算對。這樣一算,撂擔子的想法瞬間煙消雲散。

內心清明後,便是釋然。

其實很多糾結,就是源於人的貪心,什麽都想要。可是,這世上的平凡人,哪能事事如意,但凡選擇,皆有代價。我們不可能隻要好處,卻不承受代價。

身邊太多人都是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裏摸爬滾打,用盡全力,仍然過得艱難,連歎息都是奢侈。那些掙小時工資的藍領,在目前物價飆升的情況下,比我有更多的理由抱怨糾結,但大多數的他們,隻能在全職工作下班後趕赴另一份工作來應付高昂的物價。

我認識的一位美國護士,她的兒子和我的兒子在同一所大學。和大多數美國家庭一樣,這個孩子在高中畢業後就經濟獨立了。品學兼優的他,得到了學費全免的獎學金,但其它開銷,都靠自己掙。他媽媽告訴我,暑假期間,他每天打工十幾個小時,因為美國法律規定,企業必須為全職員工(超過32小時)提供保險,所以大多數給小時工資人員的工作都是part time。為了在暑期多攢點錢,這孩子一天要趕好幾個工作,周末也沒有休息,拚命工作為自己下學期的生活做準備。雖然他媽媽說他從不抱怨,但我想, 二十歲的他,也有想去的年輕人紮堆的周末爬梯,也期待在周末,能和心愛的女孩子牽手逛街,但現實生活,卻早早地教會了他成年人的身不由己。

人生起起落落,不期而至的困苦與失意,是大多數平凡人生命中避不開的一道坎,而疫情,將這種可能性無限擴大。

六月去歐洲那天,領導叫了Uber去機場。看到Uber 司機的那一刻,我差點脫口而出:“怎麽是你?”疫情前的十多年,每周我都有參加健身房的幾堂課,而眼前的女司機,就是我最喜歡的那堂課裏的同學。原來時髦健美的她,依然漂亮,隻是和我一樣,比原來大了一圈。她似乎並不認識我,也沒有回複我熱情的“hi”。因為是下班時間,那天從我家到機場開了一個多小時,總的車資大概七十塊,加上小費,扣除高速公路上來回的過路費和貴得離譜的油費,可想而知,最後她能掙到的並不多。

我不知道她正在經曆什麽,隻知道她原來生活優渥,我也不可能對她目前的境遇感同身受,每個人身上都有不能或不願與人訴說的委屈與困境;有不想被人窺見的傷痛與艱難。但我知道,成年人負重前行的背後,是支撐家庭的艱辛與不易;是期盼給孩子有最好的生活和依靠。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裏有這樣一句話: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一語道盡人生的無奈,真實得令人唏噓。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月亮升起的時候,咽下淚水,在太陽升起的那刻,咬牙支撐。即使那樣,也並不一定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和他們相比,工作時間長一點,有時因為老板脾氣急躁受點委屈哪裏還算事?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即使是聖人,七十歲的時候也才能夠做到隨心所欲,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怎麽能夠事事順遂?

糾結來糾結去,精神內耗油價治,

取舍難難取舍,三省吾身就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