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濱遊記之三十五:厄瓜多爾遊(2013年12月24至31日)

打印 (被閱讀 次)

厄瓜多爾遊

 

厄瓜多爾是南美洲西北部的一個小國,比起與之毗鄰的哥倫比亞和秘魯來是個小國,但領土麵積與英國相當,人口隻有二千二百萬。厄瓜多爾(Ecuador)的西班牙名字的意思就是赤道,赤道橫貫東西,安第斯山脈縱穿南北,東邊是熱帶雨林,亞馬遜河的發源地,西邊是漫長的太平洋海岸線和眾多的島嶼,中間的安第斯山脈座擁眾多的火山,火山平均五六千米高,峰巒終年積雪覆蓋。赤道、熱帶雨林、雪山、和海濱這幾組形容不同地理環境的詞,在厄瓜多爾可以用在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甚至一天。多元化的地理環境、氣候、和人種,這就是厄瓜多爾的特點。

 

我們這次旅行一改過去每到一個國家都要開車轉一個星期的慣例,沒有租車;就在首都基多(Quito)市旅館住,以基多為中心,一天去一個地方,放射式地旅行。從華盛頓杜勒斯機場登上南美航空公司的飛機,就感覺是到了外國,西班牙語成了主要語言,英語其次。到了聖薩爾瓦多再轉機到基多,就聽不到英語了。這也是我們帶丫丫來旅行的原因之一,有機會多接觸西班牙語。

 

基多是世界上第二高的首都,海拔2850米。第一高的是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海拔3800米。基多市區東西兩邊都是五、六千米高的山,所以市區建在山穀裏,呈狹長狀,東西最寬隻有2.2公裏,南北長到22公裏。以前機場在市區,因為地勢高,兩邊又都是山,飛機起飛降落都受限製,載客率不能超過百分之六十。2013年啟用的新機場在市區東部二十多英裏較低的地方,給基多市的旅遊業打開了方便之門。我們到達機場時是聖誕節的淩晨,出租車25美元送到旅館。夜深人靜,路上沒有什麽車輛,出租車司機毫無顧忌地一路闖紅燈過來,我們精神高度緊張,旅途疲勞煙消雲散。

 

我們住的旅館在市中心,離老城區不遠。第一天來到城市,要熟悉環境,地圖在手,徒步向老城方向走去。天氣是典型的高原氣候,碧藍的天空,白雲像是從山頂冒出來的煙,總與山峰纏繞著,沒有太陽的地方有點冷,但太陽底下又熱得燎人。街上穿什麽季節衣服的人都有,有披羽絨服大衣的,也有穿吊帶背心的。我們穿過集市,人們正忙著為當天的演出搭舞台。街心公園裏有溜狗的,踢球的,鍛煉身體的,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藍天白雲縈繞著倉山

 

第一站來到大教堂。和其他拉美國家一樣,厄瓜多爾多數人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堂都是氣派很大,花費三百多年的時間才建好,又曆經地震和火山爆發的考驗。這座教堂除了禮拜堂不開其他地方都對參觀者開放,隻要你有力氣,有膽量,所有的尖頂都讓你爬上去,爬到你腳軟為止。從來不知道教堂頂部還有那麽大的空間,登高望遠,可以鳥瞰老城全景。書上說這是拉美國家中保存最好的老城,街道窄而陡峭,依著山勢高低起伏;路旁的房子看得出來是經過返修的,但是外表仍保持老樣子,沒有高樓大廈。

 

大教堂外觀

 

大教堂內

 

大教堂外的街道

 

天馬行空的印第安小女孩

 

來到城中心獨立廣場,一下子感覺置身於人海中,就像中國春節趕廟會。人流從不同的方向匯集而來,又流散出去,旅遊客夾雜其中數量不多,都是當地人。小商販提著爆米花、薯片、刨冰叫賣。我們一問價,一包頂多值三十分的麥芽糖就變成三美元了。糖可以不吃,但是水不能不喝,一瓶水一美元和美國一樣。是聖誕假日,但是沒有什麽宗教氣氛,更多的是合家歡樂享受戶外溫暖的陽光。

 

趕廟會的人潮

 

我們飽餐了一頓當地快餐以後,隨波逐流來到公共汽車中轉站。我們的旅館隻要往北走三站路,於是就登上了往北走的汽車。誰知它往北走了兩站之後一拐彎,徑直向南駛去。看到車裏一位學生模樣的小夥子,丫丫用極其有限的西班牙文和他有限的英文交流,再加上用手機向別人請教,最後他幫人幫到底,陪我們一直坐到終點站,也就是城市的最南端,再轉乘另一路能回到旅館的車才離開,真是一個純樸的人。我們本來隻要十分鍾的車程,結果用兩個小時才到達旅館。兩個小時中我們從北到南轉了大半個城市,看到普通市民的生活區,體會到公共交通的方便,隻花了75分錢(一張車票25分,65歲以上和12歲以下的還減半)。回到旅館,櫃台上擺著廣告說,參加旅遊車帶你在城裏幾個景點轉一圈,一個人15美元。我們心裏暗自慶幸今天走的冤枉路。

 

我們在網上訂旅館時隻知道旅館的地點安全,沒有想到這麽方便,書上推薦的幾個餐館就在附近,博物館也是步行距離。第二天早晨來到國家博物館,展覽室並不大,多數介紹使用西班牙文和英文。厄瓜多爾的曆史很簡單,就分兩個時期,西班牙占領前和占領後。占領前一直追溯到石器時代,大約不超過二十個家族部落的印第安人,逐漸繁衍開來。從發掘的石器,陶器,到金屬製品的金銀首飾來看,印第安人已經很發達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女屍,衣服上的裝飾紋路清晰美觀,放在今天也是一件上乘的紡織品。展品中有些金器,都是近年出土的,才能得到保護。印第安人信奉太陽和月亮,認為金子象征太陽,銀子象征月亮,死後臉上蓋一張金麵罩,表示身後仍然得到太陽的保護,采金煉金都是為了做這種飾品。隻有西班牙人來到以後,金銀本身才有了價值。西班牙人瘋狂掠奪當地的金銀,把印第安人製作精美的金銀飾品放在火裏熔化成錠,帶回西班牙。今天能保存下來的展品堪稱鳳毛麟角。從展品上看,到十六世紀印第安人有國家,有疆土,有農業,有手工業,就是沒有文字,沒有文字記錄下來的曆史。同時期墨西哥的瑪雅文化,秘魯庫斯科的英卡文化也是缺少文字遺產,考古學家對那些文化怎麽研究都是猜想。可見文字對人類曆史的發展是多麽重要。中文雖然學起來很困難,但是我們民族從中受益是不可估量的。

 

接著來到了新城市中心公園,其中有個熱帶的植物園,各種花卉草木爭奇鬥妍,更有一塊農產品地,裏麵種的各種土豆和玉米。玉米是印第安人對人類的巨大貢獻,玉米從美洲傳播出去以後。解決了世界上多少人的饑餓問題。土豆也是一樣,傳到美國以後變成了巨大型的,但是這裏的土豆種類繁多,有的很小像我們見過的山藥豆,有的細長,吃在嘴裏味道像水果。走出公園就是一家超市,和美國的超市沒有兩樣,但是有很多我們沒有見過的水果,我們借此機會把每種水果都買兩個,回到旅館一一品嚐。得到的結論是,好吃的水果就那麽幾種,沒有流傳推廣出去的肯定不好吃,要麽太酸,要麽籽多。

 

奇珍異果

 

晚上乘出租車去城市北郊的長途汽車站探路。出租車司機喬治很會拉生意,他問知我們是什麽時候來、什麽時候走、要去什麽地方後,就要我們包他的車。我們不知道行情,要了他的名片,答應和他聯係。討價還價的過程都靠丫丫有限的西班牙語。回到旅館問過旅行社後,知道喬治給的價錢還是合理的,於是第三天由喬治帶我們去基多市西北部的民都(Mindo)地區一日遊。

 

A: Quito; B: Mindo; C: Pululahua; and D: Mitad del Mundo

 

乘纜車穿過熱帶雲林的頂端

 

和你們說了多少次了,這裏是雲林不是雨林。在路上丫丫有些不耐煩地和我們說,但是我們仍然不知所。熱帶雨林我們見過,熱帶雲林這個詞卻是第一次聽到。車子出了城以後,走了一段高速公路,然後就沿著盤山公路轉,好在不是往上轉,是往下轉。從海拔3000米降低到1500米,有高原反應的夢華和丫丫都感覺輕鬆多了。兩個多小時到達民都。這是一塊占地四萬五千公頃的自然保護區,藏在高山中的叢林。喬治直接把我們送到纜車旁,省了我們走十公裏的上山路。纜車將我們送抵對麵的山頭,下麵分兩條路,一條要走50分鍾,看一個瀑布;另一條看幾個瀑布稍遠一點。我們決定先走50分鍾的。

 

路是沿著山崖開鑿出來的,山崖壁長滿了青苔,青苔上又長草開花,全然看不見土和岩石。另一邊樹木參天,樹皮上也長滿了青苔,青苔上纏著草和藤,藤的根須從樹梢掛下來像天然的帷幕,陽光隻能從它的縫隙中鑽進來,萬籟俱寂隻聞鳥聲。

 

茂密的熱帶雲林

 

尋找雲林裏的一個大瀑布

 

雲林中沒見過的果子

 

這周圍的景致和熱帶雨林一樣,隻是沒有雨。說到雨,我們在波多黎各雨林行走時就被瓢潑大雨澆過。所以來之前,看天氣預報說基多天天都有雨,我們特地買了三件雨衣,每天都背在包裏以防萬一。走了有一個多小時了還是沒有看見瀑布,丫丫一個人走在前麵也心慌了,等我們一起走。終於聽到水聲,看到人影,瀑布就在眼前,我們是今天第二批來參觀的人,前麵來的人正在換衣服。通向瀑布的獨木橋正在修,幾個當地人攙扶著我們過橋。這塊處女地之所以能保持都因為來參觀的人少,等我們乘纜車回去時參觀的人不超過十人。

通往瀑布的最後一關

 

走了兩小時終於見到了瀑布

 

和司機在鎮子裏吃了頓飯,人人都吃當地的魚。這個地方有三條河,很多人來這裏住,爬山,觀鳥,漂流,是年輕背包族喜歡的地方。離開時抬頭遠望,上午還在山頂繚繞的雲層變厚了,沉下來,已經遮蓋了大部分山頭。回去的盤山路是向上走,穿過雲層時仿佛在下雨,車窗需要不停地刷。我們停到一個著名的火山口,據說這是世界上最深的火山口,人稱地球的肚臍眼。可當時雲層籠罩,就像站在大霧之中,十幾米外的人都看不清,更別提肚臍眼了。終於悟出雲林的道理,早晨海風把濕冷空氣吹到山頂變成雲,雲層裏的濕度很大,但沒有大到形成雨,年年如此,天天如此,山林就在雲的眷戀下成為雲林。

 

停在赤道公園我們進去轉了一圈,在零緯度線的標記前照相。據說當年建這個標記時沒有GPS,所以標準點離這個標記差了一點點:240米。

 

赤道公園

 

第四天星期六,我們去基多市北一百多公裏的奧塔瓦洛(Otavalo)集市。這是厄瓜多爾最大的集市,我們一早趕到長途汽車站時等車的隊伍已經有上百人了,每十分鍾一輛車,井然有序。絕大多數是當地人,像我們一樣旅遊客不到百分之一,相當比重的印第安人,他們長相沒有什麽特別,但是穿著很漂亮,女的都是白底繡花的上衣,黑色長裙,黑頭平底鞋,脖子、耳朵、手腕上戴滿了金色飾品,排在我們前後的都是印第安姑娘。車票極便宜,兩個多小時的車程隻要2.5美元。

 

排隊買票人山人海,但秩序很好

 

A: Quito; B: Otavalo; and Lago Cuicocha

 

到了奧塔瓦洛之後先去看附近的火山湖(Cuicocha)。大火山爆發後形成的大火山口變成了大天池,其後小火山爆發的岩漿繼續噴發,在湖的中心形成小山島。整個水麵的形狀像荷蘭豬,所以這個湖就稱為荷蘭豬湖。不少人到這裏參觀。我們乘遊艇環繞荷蘭豬一周,湖水清澈見底,島的周圍棲息著各種水鳥,這是自然保護區,不能捕魚狩獵,是動物的天堂。

 

荷蘭豬天池邊留影

 

回到集市就淹沒在人海之中,橫豎幾條街都擺滿了售貨攤。到午飯時間了,丫丫決定和我們分開,她坐在一個攤子旁吃豬血燉土豆,我們在另一個攤子吃豬蹄燉土豆。烤玉米、烤雞很吸引誘人,但我們最中意的是煮蠶豆,四十分一包,還給點肉醬似的調料,吃著就想起魯迅家鄉的五香蠶豆。市場中紡織品占主要地位,當地出羊毛,從最二十年前的一家毛線店,到現在大集市交易,逛集市的主要是當地人,還真大包小包的買東西,我們這樣的外國人多數是看熱鬧。

 

丫丫在吃她自己買的豬血燉土豆

 

在基多我們有了乘出租車和長途車的經曆,還沒有乘火車的經曆。1908年厄瓜多爾就有了火車,使基多到海邊第二大城市的路程從十二天縮短到十二個小時。但是泥石流和洪水衝毀了多段鐵軌,政府沒有資金修複,現在長途的商業鐵路運輸基本停止,隻有幾段短途運行供旅遊用。第五天要去的南麵的俄伯利徹(El Bolichi)有火車直達。我們沒有預定車票,一早就來到火車站碰碰運氣。結果運氣不好,因為是節假日期間,四節車廂的票都售完了。運氣好的是我們遇上了好人。在我們前麵排隊的先生主動問我們是否需要幫助,他是旅遊學校的老師,說一口好英文,很懂這方麵的事。他陪我們與售票員說情,有的乘客會在中途下車,由於火車開得很慢,我們可以乘汽車趕到中途站再上火車。這位先生幫我們寫下地名,畫好地圖,最後目送我們上了汽車。

 

A: Quito; B: Machachi; and C: El Boliche

 

為了乘這班火車,我們得換三次汽車,第一次是城區公交車,第二次是郊區長途車。這兩次是公共汽車比較順利。第三次是卡車。我們旅遊了這麽多地方還沒有乘過卡車,會不會把我們放在後麵的拖鬥裏,心裏沒底。公交車司機把車停在一個十字路口,往後一指,卡車就在路邊等著,私家車和公交車銜接得挺默契。這卡車是有兩排座位的高級卡車,送到中途火車站隻要2美元。這三班車換下來我們對自己的旅遊能力感到自豪。提前到達火車站,站台上還有很多印第安的孩子們,他們濃妝豔抹身著民族服裝像去參加盛典,當火車緩緩進站時,音樂聲驟起,孩子們聞聲起舞。原來這些都是火車旅遊的一部分。

 

 

馬查持火車站和當地歡迎遊客的舞蹈隊

 

往南去的火車行駛在火山之間,泛美公路這一段又叫火山大道,左右兩邊排列著十幾個火山。我們的目的地在第一座火山寇頭帕希(Cotopachi)腳下。火車不緊不慢向前晃動著,六千米高的火山頂躲在雲層中,導遊說她害羞,輕易不揭開她的麵紗。火山下的土地應該特別肥沃,又加上四季如春的氣候,到處都是綠茵茵,不是莊稼就是草,牛羊滿山坡。從農家的住房最能看出生活水平。書上說厄瓜多過去是南美國家中政治最不穩定的國家,從1830年獨立以後更換了一百多個總統,但是她不富有也不貧困,避免了其他拉美國家發生的內戰。現任總統實行的新經濟政策,貨幣以美元結算,效果是明顯的,首都基多外圍新建很多住宅,遠郊的農宅也很整齊。

 

在小火車上

 

火山腳下的終點站是國家公園,有飯店,旅館和野營地。公園裏長滿了鬆樹,而這些樹都是從北美移栽過去的,鬆樹容易生長,高大挺拔,但是吸收地下水快,不易水土保持。真正當地原始樹隻剩幾棵,原始樹形同灌木,不成材,但是耐寒耐旱耐澇,有利於水土保持。從長遠的眼光來看,不應該砍伐原始樹種植外來樹。我們在南非參觀森林時,他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開始逆轉,種植原始樹,砍伐鬆林。以此類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人類的發展是利還是弊,如果沒有歐洲人移民美洲,今天印第安人的生活是什麽樣子,世界是什麽樣子。厄瓜多爾是美洲國家裏印第安人比例最高的,占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三十四。

 

俄伯利徹公園裏一棵當地的老樹

 

回程路經小鎮馬查持(Machachi),正趕上鎮上的大集市。整個集市上我們是唯一的外來客。豐富多彩的水果和蔬菜,而且便宜。二十個芒果一美元;從樹上砍下來的一串香蕉一美元,我們拿不動,找一串最小的也有二十個香蕉隻要50分;一杯現榨出來的甘蔗汁60分,要喝還可以加。人們扛著大包的土豆,大捆的蔥回家。這反映了當地人真正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數相對比較高。

 

香蕉是按串賣的:一美元一串

 

馬查持集市

 

最後一天是新年前夕,不準備遠行,先去參觀一個私人美術館。這是厄瓜多爾最有名的現代畫家,有畢加索的風格,屬於左派,有一副畫把希特勒和美國CIA放在一起,為此美國參議員還提議要對厄瓜多爾禁運。地圖上看美術館離車站不遠,但是沒想到平麵的距離不等於實際距離,美術館建在山頂上,沿著山路好不容易爬上來,又吃了閉門羹,今天休息。這裏一看就是基多的富人區,緊閉的大門裏麵有遊泳池、網球場,房子蓋得像迪斯尼樂園。從山頂俯瞰山穀底的基多城很美,還是不虛此行。

 

基多的富人區

 

乘出租車再次去老城,大街小巷人和車輛擠得水泄不通,原來是每年的最後一天,都要在獨立廣場舉行升旗儀式。上午十一點開始,馬隊、軍樂隊,儀仗隊依次入場,繞場一周,然後奏國歌,升國旗。在這個過程中,小商小販都停止工作,喧嘩的廣場頓時肅靜。好在儀式不長,廣場不大,很快又恢複了熱鬧的常態。我們參觀了據說是拉美國家中最漂亮的教堂,裏麵是金碧輝煌。還轉了老城中另外兩座廣場:聖番西斯可和聖托多明哥。

 

獨立廣場上的慶典

 

由聖番西斯可廣場遙望聖母像

 

街上到處都在賣黃色的褲衩和女人的頭飾等物品,說是穿了黃褲衩過夜新年可以保平安。而新年那天,男孩子打扮成女人招搖過市,路人見了要給他錢,這也是厄瓜多爾的民俗。晚上我們去一家餐館吃飯,路過居民區,看見一堆人正在燒火,到處都是一堆堆燒過火的灰燼,這也是當地的民俗。他們用麵粉和紙做成真人大小的假人,在新年前夜燒假人,人從燃燒的火堆上跳過去,可以把身上的晦氣都燒掉。新年淩晨我們離開厄瓜多爾機場,隻見機場營業員個個頭戴飾物,喜氣洋洋。過安檢時,兩位男扮女裝的人手裏捧著紙盒要錢,我們當然湊興給了錢。這個國家給人的感覺就是雖然不富有,但是幸福指數挺高。

 

厄瓜多爾過新年要穿黃褲衩、吃葡萄、燒假人、還有男扮女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