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花園
我所熟悉的北京,“四合院”聞名於世,我又是在胡同中長大的,先把北京的胡同和歐洲的胡同做個簡單的比較,也許在平民的生活中,可以啟發出很多思考。
北京從元代開始初具規模,經曆了近千年的變化,形成現在的格局。人文關係,也是從那時開始形成。當然,如果按照傳統的“四合院”形式來比較歐洲的獨門獨戶式的小樓,按說差別不大,不過是平麵和立體的區別。但北京胡同裏多的是大雜院,這樣就把區別拉開了。北京的大雜院裏,魚目混珠,居住著各個階層的不同類型的人們。由於居住環境所限,每戶人家幾乎藏不住隱私,隔壁放個屁都能聽見。相比之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也上演出各類的悲歡離合。
這張照片是我居住小城的一條街道,也是比較典型的歐式風格,街道兩邊的建築基本都是兩層小樓,三層的多是有錢人家和新式建築。街道雖不像北京那樣特別規矩,但也基本是一組組的建築群體。各家使用共同的山牆,很少能夠在街道上看見建築後麵的花園。我剛來到這裏時,時常會用想象去猜測,那些對我來說顯得很神秘的建築後麵會是什麽樣子的。真有點窺測人家隱私的好奇心理。後來時間長了,自己也進入到這一排排古老建築裏麵後,神秘自然消失,多少還略有些失望。特別是到朋友家做客,站在花園裏,有種擁擠和窒息的感覺,那時就想,如果我要買房,這種地方無論價錢多麽便宜,我也是不會來住的。
在比利時,一般城市街道上的建築幾乎都是相同式樣的,隻有門麵的變化,顯示出各自的獨立。在同一個街區裏,每棟小樓的占地麵積幾乎相同,隻有高低層數的不同。房子寬窄是統一的。一般是寬五米,長八米。裏麵分出兩間相同的開間,各二十平方米。樓下是客廳和餐廳,樓上是一大一小兩間臥室,很多房子的頂樓是儲藏室,堆放雜物,實際居住麵積並不大。在房子的後麵,接出一間作為廚房。說也奇怪,老房裏沒有洗漱間,廁所在屋子外麵是獨立的,裏麵用磚砌成矮台,上麵是一個木製的圈,下麵是個坑,供直接傾瀉。據說,以前這裏的人在家裏不洗澡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沒有了,買了老房的新居民在入住前,一般都要大興土木,改建出較為寬敞的廚房和浴廁。這是最平民化的建築。上麵的照片就屬於這類建築,幾乎都是百年老屋。當然,有錢人的房子就不同了,居住的街區也有很大差別。我現在介紹的就以平民住房為準,因為畢竟多數人是這樣生活的。
房子後麵花園的麵積一般都是寬五米,而長度是與對麵建築間隔距離的一半,也就沒有準確的尺度了。我家的花園很大,在我居住的小城裏也是少見的。當初就是因為看上了這個花園才買的。
各家花園之間一般是拉上一道鐵絲網,算是分界線。如果鄰裏之間關係好,也就無所謂了。更多的是在花園之間種上常青樹,或用特製的木板擋住,便於保存自家的隱私。比利時少陽光,每逢陽光普照的日子,有些人要把衣服脫到極限,躺在花園裏曬太陽,所以這種遮擋鄰居視線的方法被多數人采納。即便是各家花園相接,其實也幾乎看不到人家在做什麽的。
與我家相鄰的兩戶人家,一家是醫生,我們兩家的花園被一道高高的鬆牆隔開。他家裏有三個女孩子,一個男孩是抱養的,剛剛搬來時關係很好,他家大女兒和我女兒是同學,兩家孩子頻繁來往,他們家有事情時,女主人就從花園小門過來找我去幫忙,那是看了孩子的麵子,後來孩子大了,雖然在同一所大學學習,但是不同的學科,所以和他們的來往也就慢慢少了。另一家,是老兩口,近年相繼去世,搬來了孫子輩的,剛來就種了常青樹,隔開了我們的視線。
記得剛剛搬來時,我們和那老兩口關係融洽,偶爾還請來吃頓中國飯,老太太也常做了糕點給我們送來。老爺爺是路易,老奶奶叫瑪利亞。路易在花園種菜,受他的影響,我也在花園後麵開了塊菜地,種些歐洲買不到的中國蔬菜,時常向路易請教種菜的方法。每次求教,他都很高興地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我。瑪利亞成天在花園裏忙碌,督促路易把菜地整理得井井有條。路易可能有哮喘病,幹一會兒,就拄著鐵鍬在那裏喘上一陣子。到了收獲草莓的季節,瑪利亞會把盛滿小錫盒的草莓,隔著鐵絲網送給我們。我們也把收獲的黃瓜送給他們。秋天,瑪利亞送來她家自產的核桃,而我摘下樹上的蘋果,送給她做果醬。路易的覆盆子在那一片是最出名的,棵大,果實甜。我種的覆盆子總也結不出太大的果實,真不知道他是怎麽弄的,其實路易並不保密,他在我們搬去的頭一年就把訣竅告訴了我,但按照相同的方法管理,依舊接出不同的果實。
路易突然去世了。那天,他看完電視上的足球比賽,剛站起來,對瑪利亞說頭有點難受,然後便倒在瑪利亞懷裏走了。後來,時常看見瑪利亞一個人獨自坐在臨街的窗前向外張望。路易在的時候,從沒看見過她這樣。她告訴我們,不喜歡女兒和外孫,和他們沒有話。那是她唯一的女兒,也有五十多歲了。
我們請瑪利亞來吃飯,偶爾還過去陪陪她。那孤獨的身影,直到現在還時常在我腦海裏浮現。兩年後,我從國內探家回來,太太第一句就是:瑪利亞死了,死在手術台上了。第二天清早,去教堂給瑪利亞送別。小鎮的教堂裏早已坐得滿滿的。彌撒進行到最後,大家分領聖餐時,我忍住快要流出的眼淚,默默離開。
人本來是群居動物,真的與群體分離了,時日長了,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下降,人際關係逐漸變得疏遠。朋友少,交朋友難,交知心朋友更難,這是歐洲普遍存在的現象。有朋友告訴我,他的一個律師,經常半夜打來電話,向他訴說自己內心的苦惱。心理問題在進入社會現代化的同時,卻成為一個時髦的傾向,隨著城市的發展在發展。
現在西方的問題,已經隨著開放,邁入東方的大門,胡同的消失,對國人來說,也許並不是太好的事情。可是,又有什麽好的方法可以解決呢。
在我住的地方,新近建了一個老年人活動中心,那裏時常組織老人聚會。路過時,可以看見一些老人在那裏喝咖啡,品啤酒、玩紙牌。這類場所,近年在一些城市裏逐漸增多,我想也許真可以解決老年孤獨的問題,如果要是早點建成,也許瑪利亞就不孤獨了。有時朋友間的交往,可以化解很多看似很小的,但累積起來又是很大的問題。社區的存在,在現代化城市應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國城市是有社區傳統的,如果在目前情況下,能夠吸取西方的經驗和教訓,也許可以避免一些社會問題的發生。
夏天的花園,是我待客的好地方。果樹上結滿了尚未成熟的果實,綠色的是蘋果,紫色的是李子,還有開滿花池的芍藥、百合。整整一麵牆壁,被紅色的玫瑰覆蓋。朋友坐在院子裏,感歎著這裏的寧靜和清閑。我們的好友,一位德國媽媽,不止一次對我們說到:這裏真像天堂啊。難道天堂就是這個樣子?就是我每天都生活在其間的這個花園。可誰知道我在創造出這個天堂的同時要付出多少辛苦。所以我得出的結論是,即便到了天堂也是要有所付出的,否則天堂不會永遠保持美好。
南是一位中年婦女,我們是在一次集體散步時認識的。成為朋友後,她每星期四到我家來,我教她學習中文,她教我荷蘭語。一天,我們在花園的桌子前坐好,南打開書包,拿出一篇複印的文章讓我看。剛看了幾句就嚇了一跳,要知道,我的中文隻有高小水平,文革時沒念完中學就去插隊了,很多文章,稍微古典點就不懂了,現在要我給一個外國人講古文,何況又是我從來沒有讀過的《大學》。我硬著頭皮小聲念了幾句:“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全是古文,真難為我了。向南說明了自己的難處,然後按照字意,簡單解釋了幾句。南認真地聽我講解,遇到我也不懂的字就跳過去。剛開始,從南的臉上可以看出她的困惑,也許是我這個老師太不稱職了。過了一會兒,南笑了,說:“我懂了。”我問:“你知道文章裏說的是什麽?”她說:“就是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家都管理不好,就不會管理國家。”看來我這個老師還不算太笨。我在紙上寫下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字。南點頭說:“這個道理,我的爺爺奶奶就是這樣做的。”我很驚訝,那時的歐洲社會裏的很多道德觀念難道和過去的中國是一樣的嗎?帶著疑問和好奇問南:“你的爺爺他們一定和現在歐洲人的想法很不一樣吧?”南肯定地說:“對,我知道了中國古代的哲學後,才明白了我的爺爺奶奶他們為什麽會有樣想法的。過去歐洲的很多道德和中國很像。隻是到了現在才變化了。”南的中文是剛學的,時間很短,可是她語言表達能力很強,學習也很刻苦。後來才知道,她還會彈鋼琴,喜歡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人。
我平時不太出門,外麵的世界究竟是個什麽樣確實不了解。但還沒來歐洲前就知道了西方的性解放,而且在朋友聚會是時常聽到一些有關歐洲人道德觀念和中國很不相同的議論,這次碰巧和南談起了這個話題,想知道得更多,便試探地問:“歐洲人不是很接受性解放的理論嗎?”南說:“是啊,現在離婚是三個人裏有一個。我認識的很多人是搞藝術的,他們是三個人裏有兩個。他們想的更多,和普通人想的不一樣。”我很不理解,問:“為什麽會是這樣?”南指著花園外不遠處綠樹梢頭隱現的一排紅瓦屋頂,說:“性解放隻有在特別的人群那裏有人接受。你看他們,他們其實是不同意的。”我還是有點不明白,問:“你是不是說那些工人、農民是不接受的?”南笑了,說:“是啊,他們要工作,沒有時間想這些事情。”還是存在語言問題,想問的問題很多,但是南知道的詞匯量有限,後來談話進行不下去了,我們就停止了這個話題。
夏天過去了,南事情多,除了學習中文還有別的方麵的進修,時間不夠用,我們的互助組宣布解散。又過了些日子慢慢聽不到她的消息了。過了幾年,聽說她老公退休回家,南也不再四處亂跑,在家裏專心陪伴老公安度晚年。我想象著她家的後花園裏,一定時常出現兩個幸福的身影,在那裏修剪花木,清理草地,精心創造著他們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