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live越精彩

越live越精彩 名博

終於等到鬱金香花展了

越live越精彩 (2021-10-14 06:26:37) 評論 (14)

   2021年10月14日  上午     酷熱難耐
曆經了兩年漫長的等待,鬱金香花展終於回來了。對廣大愛花者來說,尤其是喜愛鬱金香的人,這可說是本年度一大盛事,我豈能錯過。
今年不同於往年的是濱海灣花園還推出了新的促銷活動,區區二十塊新幣就可辦一張六個月的會員卡,周一到周五無限次進入花穹(flower dome)、雲霧林(cloud forest)和華僑銀行空中走道 (OCBC  Skyway)三個景點。要知道平常去一次這三個地方的費用就是$29.00,機會難得,還等什麽!收到Gardens by the Bay寄來的郵件後,我幾乎一刻也沒停,就上網申請會員卡,並預定賞花的日期和時間,一鼓作氣,不出一個小時就辦妥了,剩下來的事就是耐心等待著這一天的來臨。生活中有了美麗的期盼,每一天都是多彩的。
昨天一大早,送小外孫女去幼兒園回來後,我就帶著拍攝裝備打車來到了濱海灣花園。我預約的是上午10.30,提前了近一個小時就到了,可見心之迫切。想著時間還早,我先去看看大海,順便趁海邊沒人拍幾張照片。

由於疫情的緣故,今年在花穹裏賞鬱金香時全程要戴上口罩,即便是拍照時也不能摘下來,而且有的地方還禁止使用三腳架。雖說不能摘下口罩拍照,少了一些樂趣,但是能有機會一睹色彩豔麗,千姿百態的鬱金香,也算是沒錯過這場視覺盛宴。

特殊時期,那就跟花兒約會時留下特殊的紀念吧。

比起往年,今年有所不同,除了五顏六色的鬱金香,還有另一種花——-馬蹄蓮,這也是我喜歡的一種花。平時這種花在花圃裏也有售賣,但是由於是從荷蘭進口的,所以價錢比較貴。今天我算是幸運,看到了種在地裏整片不同顏色的馬蹄蓮,真是大飽眼福。

今年因著疫情,來賞花的人不多。一方麵許多人可能為了避免感染病毒,盡量留在家裏,減少出門;另一個原因是the government 頒布了新法令,沒有接種疫苗的人不能進入景點,也不能堂食。雖說這會對沒有打疫苗的一部分人造成不便,但是為了每個人的健康,我認為這樣做非常有必要。

疫情當下,人們通常都會采取謹小慎微的行事方式,盡量避免接觸陌生人,我非常理解這種保護自己的方式。但是生活中還是不乏一些熱心人士,主動向他人伸出援手。昨天拍照時,我就遇到了這樣一位新加坡人,也是個愛花人,背著個加長鏡頭相機,特意來拍花。大概是看我用三腳架自拍不方便,他主動說:“Do you need help?”我趕緊說了句:“Thank you very much!”拍完之後,還讓我看看是否滿意。我笑著說:“very clear and beautiful, thanks!”(其實,這裏是不是應該說it is very clear and the flowers are beautiful. 我都58了,還美麗個啥,真好笑。)後來我發現有人請他幫忙拍照,他也是來者不拒,真是個熱心腸。
昨天在賞花的同時,也對鬱金香的曆史作了個大致了解。原來,荷蘭並不是鬱金香的發源地。這個神奇的花兒最初起源於土耳其,16世紀末,一個佛蘭德的醫生,也是植物學家,叫做Carolus Clusius,把鬱金香的球莖從維也納帶到了荷蘭的萊頓大學(這所大學也許你沒聽過,但是愛因斯坦、曼德拉、丘吉爾都是這所大學培養出的傑出人才),在那裏的花園裏開始種植鬱金香。今天,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最著名的Keukenhof Gardens裏豎立著他的塑像,以紀念他作出的貢獻。
在鬱金香美麗的背後,還有這樣一個值得深思的事件,鬱金香狂熱(tulipmania )。16世紀中期,荷蘭引入鬱金香後,人們開始對這種植物產生了狂熱。他們賣掉房子、土地和值錢的東西投資鬱金香球莖。可惜好景不長,由於賣方大量拋售鬱金香球莖,結果導致鬱金香市場崩潰,千百萬人在這場萬劫不複的大崩潰中傾家蕩產。

鬱金香花展,自然鬱金香是主角,請看下麵這些絢麗多彩的花兒。紅得似火的鬱金香。

不同品種的鬱金香。

紅花帶著白邊,很特別。

紅中有白,白中有紅,漂亮。

黃色的鬱金香也很漂亮,可惜沒有拍好,不夠清晰。

愉快的賞花之旅,飽了眼福,學到了知識,還感受到了非常時期人性的善,這種美與花兒的美融合到了一起,讓我覺得這一天格外充實、美好、快樂!再見了,美麗的鬱金香!
感謝閱讀,願美麗的鬱金香愉悅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