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_sharon

momo_sharon 名博

醜女的撩漢術 技高一籌

momo_sharon (2021-08-27 20:01:37) 評論 (62)

這個標題不討好,因為美與醜其實是相對的。上一篇“醜男的撩妹術 不得不服”的男主角王大治,在帥哥雲集的影視圈,他的外表實在太一般。但如果是在普通人群中,一點也不突兀,畢竟相貌平凡者居多。

反過來,被認為是高帥富的有些人,也不一定得到所有人認可。比如吳亦凡,女人女氣,怎麽看都覺得難受,還不如王大治自然、順眼。

王大治撩的也無非就是幾個女藝人,都不算一線明星,魅力還是稍欠。無錢無勢的醜男撩頂尖女子的事例,古今中外都不算多,我甚至一時都想不到哪裏曾經有過。

但是,醜女撩漢,卻可以震驚天下。

當代者,鄧文迪毫無疑問當數第一。

在中國人眼中,鄧的長相絕對是不討喜的,滿滿的凶相。但在老外的眼裏,卻完全不同。東西方的審美觀,有多大差別,由此可見一版。


鄧文迪就靠一副凶相,竟然就撩動了世界頂級富豪,短時間內擠走原配,成功上位。這一技能,足可建校、出書,比田樸珺開設的所謂“淑女培訓班”絕對更有影響力。

呂燕,也是妥妥的一枚“醜女”,小小的眼睛,厚厚的嘴唇。憑著高挑的身材,這樣一張臉走遍世界T台,成了中國“第一名模”、“世界超模”,更獲得了法國富豪的青睞,嫁入豪門。她如果一直呆在中國,估計不會有這個命運。

鄧文迪也好,呂燕也罷,雖然醜,能夠“撩富豪”,沒有過硬的本領根本免談。但她們的雖然技術不錯,畢竟也隻是撩的有錢人,並非國家重要領導人、國家元首之類。

還有更加技高一籌的,撩漢的結果是做了一國之母!

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一國之母都是花容月貌、儀態萬方的。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這幾位美女美得可是傾國傾城,留下無數風流韻事、傳奇故事供後人解悶,但都沒有一個坐上了皇後的寶座。雖然王昭君嫁給了單於,也就是遊牧民族部落首領,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後。

既然有四大美女,是不是也有四大醜女?

您還真說對了,中國的確有古代四大美女之說。她們就是嫫母、鍾無豔、孟光以及阮氏女。

這四人可能會感覺比較陌生,隻有鍾無豔,似曾相識,一些古裝戲中經常有她出現。事實上曆史上並沒有叫鍾無豔的說法,都是戲劇中給她起的外號,鍾無豔真名叫鍾離春。

鍾離是複姓,史書記載,“複姓鍾離名無鹽(一說名春,字無鹽)。之所以叫無鹽是因為她是無鹽邑(今山東東平)人。她和武則天的母親一樣40後才嫁,但不同的是她雖然醜卻立誌要嫁予王侯。

她到底有多醜?許多古書裏動不動就說“貌比無鹽”,跟“貌如西子”呼應。史書上如此記載:

(1)“凹頭”,也就是“額頭下陷”,
(2)“深目”,眼睛下凹;
(3)“長肚大節”,沒有同異性交合過,肚子卻像懷了孕那樣大;
(4)“昂鼻”,朝天鼻;
(5)“結喉”,喉結比男人還大;
(6)“肥頂”,長了一隻大得離譜的腦袋;
(7)“少發”,接近禿頭;
(8)“皮膚烤漆”,皮膚黝黑。 

我的乖乖,用“醜得出奇”形容毫不誇張。大晚上冷不丁看到,估計會嚇破膽。看到這副相貌圖,不由得想起了一個人。

鳳姐!

看看是否有點像?


鍾離春可不是鳳姐,要不也不會名載史冊了。她和隻會低級炒作、無腦的鳳姐相比,智商可是人中翹楚!

鍾離春這副容貌,按常規想法,連皇宮的大門都進不了。可她偏不認這個理,人雖然醜,心氣卻很高,非王侯不嫁。

鍾離春所處時代是戰火紛飛的戰國時期,齊國人,從小卻極具才華。那時的齊國一直處於戰亂之中,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要對這樣一個君王進諫,著實是掉腦袋的幹活。鍾離春不怕死,她找到一個機會,自請見齊宣王。

鍾離春到達宮門後,自稱:“我是齊國嫁不出去的醜女,今自薦願作國王的妻室。”齊宣王正在漸台飲酒作樂,聞報大吃驚,出於好奇,便宣她進見。鍾離春登上慚台,以手拊膝,連聲說:“危險啊,危險!”齊王忙問其故,鍾離春慨然陳辭:“而今大王之國,西有橫秦為患,南有強楚結仇,而國中奸臣當道,人心渙散,太子不立,國本不安,此其一;大王高築漸台,大興土木,國人困苦不堪,民怨沸騰,此其二;國內賢能之士隱匿山林,奸佞之徒橫行朝堂,縱有直言,變難以上達天聽,此其三;大王沉緬酒色,夜以繼日,致使朝政廢弛,國家不治,此其四。有此四端,齊國已危在旦夕!”陳述齊國危難四條,並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

齊宣王還不算一個十足的昏君,這些話居然就聽進去了,大為感動,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麵寶鏡。其諫議為宣王所采納,立為王後。並拆漸台、罷女樂、退奸佞、選賢才、實府庫、強兵馬、立太子。史稱:“齊國大治,醜女之功也。”。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醜勝無鹽”和“自薦枕席”。

鍾離春這段傳奇經曆,被後世搬上舞台廣為流傳。元雜劇中有《醜齊後無鹽破連環》(鄭光祖撰),清傳廳中有《靈媧石.無鹽拊膝(許善長撰),京劇中有《湘江會》、《棋盤會》、《戰春秋》、《鍾無鹽》,當代香港影片有《鍾無豔》(鄭秀文、張柏芝主演),均係演繹其事。正如清入胡彥升所詠:“何處無鹽跡可尋?宿瘤故邑柳深深。浣紗遺事空留恨,不及齊妃說到今。”(《東原懷古.無鹽城》)。

由此可見,外貌醜點沒關係。鍾離春的故事,也給了後世平凡女子樹立了信心:隻要腹有詩書,有膽有謀,一樣可以做得人上人。“情人眼裏出西施”,估計齊宣王後來看到鍾離春也覺得和西子差不多了。

當然,也要看男人一方。有些就是“外貌協會”的,隻看外表不看內涵,再有才華,也撩不動他。

終究大眾還是喜歡美人的多,賞心、悅目。隻是自古紅顏多薄命,結局反倒不如那些“醜女”們好。

醉紅妝·鍾離春
墨脈

顏如潑墨缺妖嬈,更無從,秀楚腰。
莫言凡賤少人瞧,中年亦,帝王撩。

甜言何用憑風騷,進忠諫,促清朝。
世上妍姝應透曉,能若此,上雲霄。


(清朝,此處意為“清明的朝廷“)

 


------------------------

前段時間填了兩首詞,《虞美人·虞姬》和《虞美人·虞美人》,用鄧麗君原唱的《幾多愁》(李煜之虞美人)曲譜,唱了一首歌,再次重溫一下西楚霸王和虞姬的愛情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