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耳洞疑雲-三星堆黃金麵具後麵的那個人
耳洞疑雲-三星堆黃金麵具後麵的那個人

這股洞不驚人誓不休的審美之風,一直刮呀刮,沿著人類遷徙的路線,刮到中東,越過南亞,穿過中國,一路到了美洲,而且還從古至今。不知你是否留意過,佛祖兩耳垂肩。你可知,他的耳垂也是穿洞拉伸過的。拉長耳垂正是因為他的社會地位:古印度釋迦族的王子。清朝的《瀛寰誌略》中說:南洋土著“男女皆穿耳,而大其孔,瑱以杙。” 清朝的中國人似乎已經不能理解這種大耳洞之美了。事實上,中國的大耳洞之風,從原始社會到春秋戰國時期,一直都有,不但在“蠻夷”之地,也在華夏之土。在出土的文物裏,湖南常德南坪鄉有金耳璫,西安市北郊範南村西漢墓有白玉耳璫,揚州邗江胡場漢墓中也發現了紅瑪瑙耳璫。戴耳璫,必然需要大耳洞。不過,兩漢以後,中原的大耳洞似乎漸行漸弱。隻有部分古老的少數民族還殘留著大耳洞的習俗。西.藏林芝地區的察隅鎮上,居住著一群“大耳洞”族。他們是一群民族身份未得到正式認可的僜人。老一輩的僜人婦女依然以佩戴碩大的銀耳鼓為榮,耳洞越大越自豪。1925年,英國的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在埃及帝王穀中發掘了古埃及第18王朝的法老墓。與三星堆一樣,這個法老墓不但是考古史上的奇跡,也是一樣的充滿了謎團。
墓中,躺著年僅19歲的埃及法老圖特卡門。他的臉上,正是那張舉世著名的黃金麵具。重達11公斤。麵具的製作年代大約是公元前1327年。與商朝中期大約對等。圖特卡門的黃金麵具上,也打出了一對碩大的耳洞,簡直就是撞耳中國商朝後期的黃金麵具。
穿耳洞是古埃及的一個風俗。女孩子們13歲就穿耳拉洞。大耳洞代表了財富與美德。沒有大耳洞的女子通常會被認為是妓.女。圖特卡門就是史上最早有圖有真相的大耳洞法老,他的耳洞,就被拉長了約10-12毫米。隨著圖特卡門法老墓葬的發掘,圖特耳洞也成為了20世紀初年輕人的時尚流行風。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真的是一股自古至今,從上到下的時尚風。不但潮流,而且實用。古代的海盜和水手們也有戴厚重耳環的習慣。原因各不相同。其中一個,就是他們相信金耳環能夠防止他們溺水。三星堆的主人,是否也是來自一個以大耳洞為美為高貴的族群?黃金麵具上的大耳洞,是否也是對某種超自然保護力的祈求?
華說曆史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古樹羽音' 的評論 : 謝謝閱讀。在雲南邊境上,傣族也有“大耳洞”的習俗。“大耳洞”人似乎分布在人類遷徙的道路上。雲南是古人類進入中國的一個可能性的入口。
古樹羽音 發表評論於
“僜人”知道一點兒,但從你的展開,很是學習。感謝分享,期待續集。
滿池嬌 發表評論於
華說曆史 發表評論於 2021-04-30 00:13:51
回複 '滿池嬌' 的評論 : 能得你的閱讀,也是我的榮幸。謝謝
---------------------------------------
能有幸拜讀您的跨域多國曆史文化的不凡見解, 是我的好運氣!
已經迫不及待的在等您的下一篇啦!
華說曆史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滿池嬌' 的評論 : 能得你的閱讀,也是我的榮幸。謝謝
華說曆史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下集些打造麵具的黃金究竟從何而來?請繼續關注。謝謝。
滿池嬌 發表評論於
wow~ ⊙o⊙
大開眼界! 謝謝博主的獨特見解 和分析!
學習了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三星堆的謎太多了,實在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