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身經曆的中美文化衝突

蘭芯 (2021-03-20 18:13:29) 評論 (33)

       中美高層在阿拉斯加以其說是會談,不如說是針尖對麥芒的舌戰,譴責對方的語氣那叫一個正義凜然,氣壯山河。” 但依我之見,雙方都半斤八兩,中美衝突的根源之一是文化差異,換句話說,雞鴨對話。

 

        記得我剛來美國,對這裏的文化一無所知。一天,在頂層樓中心實驗室忙活了幾小時後,我與白人同事Anny下樓準備回自己的實驗室。出了樓口,Anny突然一拍腦門,她提取的細胞株落在樓上了。根據外表我估摸她大約五、六十歲,從小受尊老愛幼熏陶的我自告奮勇幫她跑一趟,臨走前順口說了句:我年輕,讓我來跑腿。” Anny的臉立刻陰沉下來,當即冷冷地回擊:你嫌我老嗎?”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的中美文化衝突。

 

      後來我開始帶實習生,這女孩因為體重的原因走路常常喘氣,有天突發心衰被送入ICU搶救,回來後仍不改每天喝可樂的習慣。出於職業毛病我忍不住勸她戒掉可樂,減輕體重,以便降低心髒負荷。沒料到第二天老板找我談話,說是女孩要求換老師,因為我嫌棄她的體重,對她人身侮辱。這都哪跟哪呀?一位玩得來的伊朗同事告訴我:你傻呀,美國女人最忌諱兩件事,年齡和體重。

 

        四年後我們在美國擁有了第一套房子,那個稀奇呀。LG抱來一大堆木頭往壁爐裏塞,我跪在爐前用爐鏟撥弄火堆,希望爐火燒得更燎原。正玩著,一團火球飛出壁爐,眼前的地毯立刻燒出一個大窟窿。正好那天有一位教會的白人弟兄在家做客,他出門買了一小瓶萬能膠,又從我們車庫裏找來剩餘的地毯,三下五除二補好了黑洞。我們感激涕零地請他吃了飯,臨走前他扭扭捏捏地暗示我們應該付工錢,我愣住了。在國內,隻要是熟人的孩子發燒,即便深更半夜我們也會起來看病開藥,從沒想過要工錢,這太損情麵了!這就是文化差異。

 

        中美關係也是如此。

 

        隻要美國政府稍稍了解一下中國曆史,就不會輕易指責中國不講民主自由了。沒有秦始皇的專製獨裁,就沒有今天的中國統一。這種世襲的專製改起來很難,因為祖祖輩輩的中國人已經習慣了這種製度。拋開曆史,單從現實生活出發,也很難讓中國實現自由民主製。一家三口人,你講民主自由還行得通,分分合合,大不了朝著三個方向走。但如果是14人口的大家庭,自由民主製就控製不住亂套的局麵。

 

        同理,中國政府如果了解美國是一個民主法製社會,保護人權、知識產權等等是雙方合作的底線,也不至於怒氣衝天地指責對方淩霸了。

 

         中美關係如何破冰?put yourself in someone’s sh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