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社會,聖誕節大概是一年裏麵最重要的送禮季節了。給家人,給同事,給朋友,給鄰居,還有郵遞員,垃圾收集員,等等等等。我們小家延申出去的像in law 什麽的,大大小小的,20多個人。每年買禮物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經常是送禮的煞費苦心,收禮的也感覺雞肋。最後幹脆大家都禮卡或者現金了。可是這樣的禮物,又有什麽意義呢?就像是自己的錢,從左口袋劃拉到右口袋一樣。所以我的最親密的朋友,都會一早說明,大家互相都不送禮,就一起出去玩,或者吃頓飯,聯係友情不在這幾天。而很多的公司,現在也都會搞一些比如白象(white elephant)遊戲,就是每人隻帶一份禮物,通常是要求在某個價值以內,然後可以互搶,但是最後每人都會得到一份禮物。或者是神秘三塔(secret Santa),同事間抽簽,抽到哪個名字就給對方買一份禮物,但是對方並不知道誰抽到了自己。同樣的,也是會要求某個價值,而最後也是每人隻需要買一份禮物,和收一份禮物。這樣就省卻了相互間送來送去,大費周章。送禮那些事兒,其實中外一致,大家都煩,但是又都難以啟齒。往往是"歡天喜地"收下,然後默默轉身去退。
話題二,則是做生意的藝術。很多國內出來的人,估計都和當年的我一樣,對海外的寬鬆的退貨製度是目瞪口呆的。習慣了國內的“貨物出門概不退換“,簡直不能相信這邊買東西,竟然還有長達數十天的退貨期。更有些大店像Costco那樣的,無限期,無條件退貨。這才是真正的顧客是上帝啊!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上帝"心甘情願,心情舒暢地掏銀子。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濫用退貨製度。比如買件晚裝,出席完活動就去退貨;比如買了吃的,吃了大半才說不滿意味道,申請退款。順便說一下,我在穀歌打入"the weirdest things returned", 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the weirdest things returned to Costco"。看來Costco是退貨界的著名大佬。LOL 再順便說一下,在他們的“最奇怪”的退貨單子上,排第一的是,在一月份裏退聖誕樹!嘿嘿。
在西方社會,聖誕節大概是一年裏麵最重要的送禮季節了。給家人,給同事,給朋友,給鄰居,還有郵遞員,垃圾收集員,等等等等。我們小家延申出去的像in law 什麽的,大大小小的,20多個人。每年買禮物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經常是送禮的煞費苦心,收禮的也感覺雞肋。最後幹脆大家都禮卡或者現金了。可是這樣的禮物,又有什麽意義呢?就像是自己的錢,從左口袋劃拉到右口袋一樣。所以我的最親密的朋友,都會一早說明,大家互相都不送禮,就一起出去玩,或者吃頓飯,聯係友情不在這幾天。而很多的公司,現在也都會搞一些比如白象(white elephant)遊戲,就是每人隻帶一份禮物,通常是要求在某個價值以內,然後可以互搶,但是最後每人都會得到一份禮物。或者是神秘三塔(secret Santa),同事間抽簽,抽到哪個名字就給對方買一份禮物,但是對方並不知道誰抽到了自己。同樣的,也是會要求某個價值,而最後也是每人隻需要買一份禮物,和收一份禮物。這樣就省卻了相互間送來送去,大費周章。送禮那些事兒,其實中外一致,大家都煩,但是又都難以啟齒。往往是"歡天喜地"收下,然後默默轉身去退。
話題二,則是做生意的藝術。很多國內出來的人,估計都和當年的我一樣,對海外的寬鬆的退貨製度是目瞪口呆的。習慣了國內的“貨物出門概不退換“,簡直不能相信這邊買東西,竟然還有長達數十天的退貨期。更有些大店像Costco那樣的,無限期,無條件退貨。這才是真正的顧客是上帝啊!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上帝"心甘情願,心情舒暢地掏銀子。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濫用退貨製度。比如買件晚裝,出席完活動就去退貨;比如買了吃的,吃了大半才說不滿意味道,申請退款。順便說一下,我在穀歌打入"the weirdest things returned", 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the weirdest things returned to Costco"。看來Costco是退貨界的著名大佬。LOL 再順便說一下,在他們的“最奇怪”的退貨單子上,排第一的是,在一月份裏退聖誕樹!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