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寶阿姨

打印 (被閱讀 次)

巧寶阿姨什麽時候離開繅絲廠去的農村,我還真說不清了。五六十年代,國家糧食饑荒,城裏發生了吃的問題,大批城鎮工人下放回農村老家,其中就有巧寶阿姨。

在我記事起巧寶阿姨就是個農民,我所有初中高中的暑假都是在石塘灣公社石人橋村度過的,甚至個別的寒假也趕去住幾天。那裏是我巧寶阿姨的家。

我的許多關於江南農村的印象都來自巧寶阿姨的石人橋村。我在村裏有許多朋友,見證了許多往事,我把自己的魂的一半丟在了那裏。那些記憶成了我一生中挖之不盡的一座故事富礦。

在我中學的時候,出了市區十幾裏地外麵全是農村,來去坐班船。去巧寶阿姨的家,在北門外大洋橋坐船,順塘河,走水路,經吳橋、煤棧、高橋幾個站點,到石塘灣碼頭上岸。

那時的城鄉距離很遠,非但因交通不便而給人產生一種距離感,更是在物質文明上讓人感到巨大的差距。

巧寶阿姨的娘家在石塘灣街上,每次她去輪船碼頭接我送我,都要順便去看看她年邁的父母,後來她父母跟我也熟了,知道我是王英華的兒子。

她的男人阿興,按說我該叫姨夫,但我從不叫姨夫,見麵叫他老伯伯。阿興家在村裏,卻是個工人,每天走路去前洲的一家羊毛加工廠上班。到了農忙的時候,廠裏歇工,他回村裏參加生產隊的雙搶農活。阿興有一身堅實的肌腱,年輕時在運河上跑單幫,好勇鬥狠,打架出了名。他感興趣的都是舊戲文裏的事,他告訴我在水裏最猛的魚是“橫鯰”。這種魚我至今沒有見到,近乎神話裏的動物。

巧寶阿姨回到農村,成了農民,但有一個不可改變的身份,那就是“下放工人”。這一個身份使得她每月在城裏的工廠裏有一份勞保津貼可以領取,因此她家在村裏就變得比一般的村民要富足。

巧寶阿姨養下兩兒兩女四孩子。四個孩子讀完了小學就參加田裏的勞動,成為生產隊的社員。大兒子中孝比我大一歲,暑假我去她家,中孝已經到了下地幹活掙工分的年紀了。因此假期裏和我一起玩的是她的小兒子中賢,還有村裏一群小野孩子。在這些孩子中間,我最大,也最現眼,這使得大隊書記陳建初每次看見我就來氣。有一會陳建初遠遠看見我和一群野孩子在河裏撲騰,終於惱火的開問“這是誰家的孩子?這麽大的人還不下地幹活去?”田裏上工的人都笑了,答“巧寶屋裏的城裏親眷”。

巧寶阿姨是從城裏回去的,在村裏人麵前有一種優越感,以自己在城裏有人為榮,和村裏女人拉家常的時候,總是說到她在城裏有個要好的小姊妹王英華,是當國家幹部的。這樣的話嘮多了,全村人都知道巧寶有個城裏貴人叫王英華。

到後來我娘的名字非但在村裏人人知道,連石塘灣街上的人都知道。有時我娘去鄉下看巧寶,下了船,從街上問路走去村裏,一路都有人叫喊“王英華來了”。那些年,前村後村的女人見我也不叫我名字,都叫我“王英華的兒子”。

巧寶阿姨晚年不幸,一個女兒得癌症先走了,兒子中孝又因打架出了人命進了牢房。

如今,巧寶阿姨和阿興老伯伯都已不在了,然而我們兩家卻仍在往來。她女兒月娟和女婿小牛每次到城裏來,總要去看望我父母,手提肩背的送上自家種的農產。我每年回無錫,也一定還要去鄉下看看月娟他們,順便去巧寶阿姨的墳前看看。奇怪的是這個村子好像被人遺忘了似的,盡管周圍的環境已經翻天覆地的變了模樣,石人橋村到現在仍沒有動遷,那裏的老一輩村民還住在原來的村子裏。

鄒堅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雲自無心水自閑' 的評論 : 貓係列已經被《散文》雜誌刊用了。
雲自無心水自閑 發表評論於
江南一素子 發表評論於 2020-11-23 14:27:35
好故事。 +1

順便把您的博客看了,您真高產! 還是更喜歡貓的故事 ^^
江南一素子 發表評論於
好故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