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我的玻璃心!

悟空孫 (2020-02-06 16:15:51) 評論 (15)

昨天,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發出聲明,就省報在報道中國疫情時使用了“China Virus”(中國病毒)的字樣,表示“強烈譴責”並要求省報“立即道歉”。當地華人也紛紛響應,聯名簽署抗議書,迫使報紙在網絡版上“更正錯誤”。

Image result for province newspaper

本人在海外生活了30多年,政治敏銳性和民族自尊已退化到不可救藥的地步,怎麽看也沒有覺得這次又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如果省報要就“中國病毒”道歉,那麽人民日報和國內各媒體是不是也應該就“武漢肺炎”向全體武漢人民道歉啊?!

不由得想起不久前丹麥報紙和著名的經濟學人雜誌也遭受了類似的指責,一副普通的漫畫就敲碎了某些人的玻璃心。

其實,隻要對西方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不難理解,這種在西方社會司空見慣的漫畫並不含有歧視的色彩,政治漫畫是監督政府,批評政客的有力工具。《紐約客》在它的政治漫畫專欄裏說:“縱觀曆史,政治漫畫在造就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畫家們將一個複雜的局勢用寥寥數筆通過一個簡單有力的圖畫清晰的表達出來,平凡的圖畫帶來的是變革、和平、團結、理解、進步與歡樂。”

政治漫畫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到了18世紀下半葉,政治漫畫得到迅速發展,James Gillray 和 Thomas Rowlandson被稱為政治漫畫之父,他們的許多作品的諷刺對象是國王、首相和將軍,例如把喬治三世(George III)描繪成一個自命不凡的小醜,嘲諷法國革命黨和拿破侖的野心。

如果你關心西方的時政,你不難發現西方政治漫畫無所不及,往往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此時無聲勝有聲。

如果看到讓自己心裏不快的漫畫不首先自省而是忙著抗議的話,那麽美國人不累趴下了?特朗普早該七竅流血,倒地而亡了吧?

在我們這個具有“特殊國情”的國家,一方麵天生缺少幽默的DNA,另一方麵逆耳的忠言很難被人接受,尤其是當政者。

記憶中我們也有些諷刺漫畫,不過那似乎都是上個世紀的事兒了:

如今連維尼熊都成了禁忌,漫畫家們都洗洗睡了吧。

也許你會說,咱自己人說說自己沒事,外人就是不能說,家事兒外人不能幹涉,家醜不可外揚是咱的傳統。我無語,麵對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一次次慘痛的教訓不去吸取,關起門來讓家醜在黑壇子裏發酵,難不成就釀成醬香型老窖了?

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