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文化還是淺

水粉畫 (2019-06-05 16:33:10) 評論 (39)

美國孩子對深刻的東西不感興趣, 文化裏麵是即時快樂和消費主義, 孩子們從小就在這種派對文化種成長。 他們不關心其他國家, 甚至對其他階層的人也不甚了解。 他們做義工也就是因為其中的正確性, 並不關心被服務的階層和人群。

我曾今雇過一個中下階層出身的大學畢業生, 她的快樂也就是做蛋糕開派對,在泳池邊大喊大叫,然後買各種不適用的小東西, 堆滿了整個屋子。 她家庭並不富裕, 但她從來不思考, 也不焦慮, 仿佛很容易就快樂興奮。 但是她父母很憂慮, 因為她還背著貸款。 

我們開玩笑說她, shopping 可以治愈一切, 高興要shopping, 不高興也要shopping, 她卻覺得我們不懂, 是封閉保守的人。 

我不是說人不應該快樂, 但是美國大部分人追求的快樂是很膚淺的, 經不起動蕩的, 也是沒有出路, 容易讓人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他們過分鼓勵孩子自信, 讓孩子忽視了社會和生活的不公正性和殘酷性。 他們自我感覺都很好, 蒙蔽了自己審視自己的機會, 也喪失了自我成長和糾錯的機會。 

很多美國成年人到中年以後, 生活變得很難堪, 這和美國文化的膚淺和盲目有關係。 

生活到最後會教育他們, 徹底摧毀他們過去對自己的認知。 

如果他們願意深刻一點點, 認識世界和社會的現實運作方式, 正視自己的出身家庭階層,更務實地了解自身的長處和弱點, 比他們追求及時的快樂和盲目的自信要好一些。 

我們老中在這個方麵又像是另外一極, 我們太忽視人生的樂趣, 為了未來和下一代的生存和安全感, 把眼前生活弄得冰冷無情和疲憊。 這也是一種膚淺得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