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棒打來,其實中國應對正常

笨狼 (2019-05-11 15:03:07) 評論 (5)
有很多關於談判為何失敗的分析,一種流行的說法是其實雙方都無意達成協議,隻是作假,各自做好準備,世界成熟找個借口重新開戰。你要是從頭就這麽想,結局如你所料,自然是對了,至於雙方是否真的這麽想,就無關緊要了,因為大家都是猜。
 
所以你要是希望盡快圍剿中國,估計等到了,美國自然不是在(對等)談判,而是逼人就範,美國也有這個資格、分量,況且中國也夠意思,說改不改,就是說,真黑。中國越是抵抗,證明美國的策略越發高明(這叫強者的邏輯),美國就得越加施加壓力,讓中國除了認輸,別無選擇。
 
對其他人來說,這一策略不會有什麽結果,比僅僅中國如此,其它國家、民族大多都如此。所以中國政府的態度很正常說“要談就談,要打就打”。【這種打打殺殺的口氣,也是中國自卑感的體現,這大多反映了中國國內政治的需要(站隊)。就用劉鶴的口氣好了,說願意談,但不能無條件、單向的談。當然強調衝突不僅僅是中國激進派的語調,也是美國激進派的。】
 
有人說這是中國政府愛麵子,習近平愛麵子,改革明明對自己好,為了統治地位而找借口。這也有道理,隻是不知道那個政府不愛麵子,看看美歐之間的爭執,沒有自由專製的內容,也沒有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
 
In an interview with DER SPIEGEL, European Trade Commissioner Cecilia Malmström, 50, says the EU won't negotiate "until Trump stops pointing the gun at our chest." But, she adds, Europe would much prefer compromise over aggression
 
《外交政策》‘We Are Not Negotiating With a Gun to Our Head’
EU Trade Commissioner Cecilia Malmström says Washington must remove tariffs or no trade deal.
 
也許中國政府應當好好反省,趕快認罪,然後向歐盟轉達一下覺悟的過程。我也不是說那不應該,隻是比較一下。
 
 
【附錄】
《華郵》White House readies plan for $12 billion in emergency aid to farmers caught in Trump’s escalating trade war
今年中國對大豆的需求是最低的。養豬是中國大豆需求的第一因素,今年中國養豬業麵臨重大危機:非洲豬瘟,官方報道較少,據說損失達一成,同時,巴西阿根廷大豆豐收,可以說美國豆民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