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野無塵

遍野無塵 名博

追求平等,是不是個偽命題?

遍野無塵 (2018-10-30 06:29:22) 評論 (21)

平等,從字麵上解釋,就是大家都一樣。

有人把那樣的社會叫做大同社會,中國古來就有這種提法,例如“均田地”常常被作為改換朝代的理想綱領,據說很有號召力,很有點道德製高點法寶的作用。

中國人追求平等幾千年了。西方人追求平等也幾百年了。現在的社會平等了嗎。還遠遠沒有。各個國家都有很嚴重的貧富差別。當然了貧富差別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社會資源就那麽多,不可能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社會的財富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有貧富,有差別,很正常。

但是那些不涉及天然資源的事情,為啥也有那麽多不平等?例如,人會分為三六九等。開個會,都有誰先誰後的列隊式走法,坐座位都要排排次序。讓人介個紹,都要帶上很多“長”。 隻能說明很多人,心裏向往著不平等,日常生活中追求著不平等,從裏到外滲透著不平等。

中國的公務員,要分為很多級別,什麽省部級,司局級,縣團級,等等。就說部級吧,部級就部級,還要分個副部級,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個初等副部級,高級副部級,永久副部級,榮譽副部級,……。 雖然每次聽到說某某人是副部級,副國級,就有一種天然的反胃反應,我至今還是不理解,一個社會搞幾個“級”就可以了,真有什麽必要,要把人都分成九等十八級? 恕我孤聞寡陋,這是平等思想嗎?是馬克思所提倡的共產主義社會的最重要的社會形態嗎?

好了,咱不說了,級別的排座次,那是人家黨內的事務。說說不當官的人。大多數人每天都很努力,很辛苦,為啥努力,為什麽辛苦? 我可以回答,大部分是在追求“不平等”。

人們的努力,大都是為了名利。其實追求名利沒有什麽不好,也沒有什麽不對。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追求名利本身,就是在追求“不平等”。如果你的“利”多了一點,可能有人的“利” 會要少一點。你的“名”大一些,有人的“名”就會小一些。

在一個宴會上,你穿地漂亮一些,是不是在實際上,就顯得有些人會寒酸一些。就連酒鬼喝酒,都要聲稱自酒量大,能喝,為啥,不就是想表現地比別人強一些嘛。不就是說他和別人不一樣,是不平等嘛。再說體育比賽,大家都在爭第一。這個第一是平等的嗎? 當然不是。所以絕大部分人,整天的辛苦奮鬥,都是在追求“不平等” 的社會地位,不平等金錢支配能力,不平等的人群影響力。總之,是希望自己比人強。總之,是希望自己不要落在別人後麵。 

還要再強調說一次,追求以上的不平等,沒有什麽不好,也沒有什麽不對。隻是我們應該明白,如何達到“不平等”,是很多人每天在思考,在實踐,在追求著的,而不是相反。

劉少奇曾對一個掏糞工人說過,我當國家主席,你掏糞,都是革命工作的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既然沒有什麽之分,為什麽他不去掏糞,讓別人當當國家主席。可見說這個話時,劉氏是多麽的虛偽。

也許,那個掏糞工人就信了,就高高興興地去幹他的革命工作。我隻是不知道,他掏糞時,在那種臭氣熏天的環境下,是不是會想到國家主席現在再宴會上的舉杯暢飲,是不是會想到我現在和國家主席是一樣的平等了?如果他真的這麽想,那麽他和劉主席是一樣的虛偽,因為酒香和糞臭是永遠不可能相等,或平等的。

就說社會地位吧,如果他有條件可以超越別人,有多少人會放棄超越,而去追求和別人的“平等”?

當一個人在貧窮時,他希望平等,能和別人平等。因為對他來說,平等了,他就前進了幾步。對於在社會上占有很多資源的人,他也會說“要平等”,可是他很少放棄他已經得到的東西,這些人嚷嚷著要平等,很多時候是一種姿態,一種宣傳,一種給自己爭取更多利益的招式。誰信誰傻。

我們不否認,確實有些人會放棄自己高於平等的社會地位,高於社會平均的財富,去(向下)追求真正的平等。但是,更不要否認,絕大多數人都會積極地(向上)追求平等。 也有很多人,向下追求平等是可以,但是不希望太多,不能使自己向下向地傷筋動骨,以至於以後不好複員(原來的社會地位,原來的財富,原來的影響力)。例如政黨的頭目的(暫時)下野。如果有些人既不向上,也不向下有所追求,那他也就對所謂的平等沒有感覺,沒有追求(平等)。

大多數人的信奉,認識和實踐,構成一個社會的主流和這個社會的情操。以上所述,說明了“追求平等”對大多數人來說,僅僅是別人的事,是一種空中樓閣的理念而已,說白了,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