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如何自強

亞特蘭蒂斯 (2018-08-21 16:09:05) 評論 (22)


做好漢
做個好漢子
每天要自強

=======================

上麵是歌詞,來自黃飛鴻。看完電影有疑惑,每天衝著自己喊“要自強”,算不算強迫症?

本著中國曆來缺啥喊啥的傳統,叫囂著“自強”的時代,往往正被人揍得狠。

我強故我強,無須喊自強。口活來彌補,難掩心中慌。

前一陣子,有人在博客裏留言,說華人要自強。我心裏咯噔一下:難道現在華人很虛嗎?

大多數一代移民不同意,帶著有限的盤纏飄洋過海,憑著聰明的腦袋勤勞的雙手,掙下一份家業,衣食無憂,下一代在寬鬆的環境裏成長。基本實現移民夢。

我們這一代很強!對個體來說,毫無疑問。

但對華人整體,似乎有幾朵小小的烏雲。

族裔間比誰強,可以走量,可以重質。

華裔在人數上沒有優勢,美加日英法,華人的占比都隻能算少數族裔。民主社會數人頭,這種劣勢在以後的幾代人中都不會改變。

可咱華人聰明啊,智商測試與猶太人比肩。遺憾的是,聰明隻在紙麵上,實際成果轉換率並不高。單打獨鬥能力和群體影響力不是正比關係。

拿猶太人說事的,可以看看他們在美國的成就。幾大生態圈,金融,新聞,娛樂,科技,猶太人不是有絕對話語權,就是有左右生態的能力。

華人呢,真不好說。學者多,馬工多,看科技板。好像三哥都壓著咱。

找來找去,有了,餐飲業。可這個行當的影響力...... 嗬嗬。

就連老是被詆毀的黑人,在體育和音樂這些最能激發人之潛能的領域,也是遙遙領先。

華裔作為整體,確實不算強。是我們一代移民不夠自強嗎?非也,每一代都有自己的使命,我們完成得並不壞。紮根了,開枝散葉。至於二代,三代怎麽在更廣闊的天地裏大展才華,是他們的任務,不是我們的。

那我們還能做些什麽呢?

我們必須做的,是營造華人團結的氛圍,搞搞政治。

有人說了:離開中國,就是煩政治。在國外,做好自己的事,歲月靜好,豈不美哉!

這個想法沒錯,操勞大半輩子,歇歇腳,應該的。

但如果歇夠了,還想再折騰一下,生存之餘求發展,不妨看看政治。

海外華人的平均政商比國內低。但隻要有人,就有江湖,就有政治,你不煩他他煩你。政治,極大的影響我們生活,還有後代的生活。

白人也講政治,玩法與國人不同。

中國曆史太長,先秦時有光明正大的陽鬥,儒道法兵墨,各種學說都能擺出來,在明麵上討論,盡力推廣,爭取支持。

皇權專製後,以“術”為主的陰損政治成了主流玩法,直到現在。

白人政治和中國先秦的做法類似,第一有思考,第二會表述,第三要說服。白人有一個獨特的第四類本領:能妥協。

我們全會,都在基因裏,挖掘出來應該不難。

城裏床粉床黑經常掐。其實是粉是黑不重要,華人內部充分討論,形成多數共識,少數派保留意見,多數派盡力推行,讓華人作為整體發出聲音,這才是正確的姿勢。

以上討論基於族裔政治是未來主要玩法的推測。如果不同意這個假設,請鄙視地飄然而過,不必抬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