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不易的公眾號

pandora2016 (2018-05-13 17:23:49) 評論 (19)

最近忙著帶女兒南征北戰東奔西跑到處比賽,冷落我的博客很久了。

 

一年以前就想建個微信公眾號,把曾經寫過的文章/故事都收到一起,試了幾次,都因為沒有中國的身份證,銀行賬號和國內手機而無疾而終。

 

最近終於建成了,坐在飛往XXX的飛機上,我迫不及待地寫下我這來之不易的微信公眾號的開篇。

 

我之所以用“來之不易”來形容我的公眾號,因為實在是建得不易,可以說如萬裏長征經曆了千辛萬苦,說起來都是淚。

 

首先我沒有建公眾號所需的所有條件,我沒有國內的身份證,沒有國內銀行賬號,沒有國內的手機號碼,也就是說騰訊是不歡迎美國地區用戶建公眾號的。

 

90年代初來到美國後不久,身份證就過期作廢了,後來回國發現沒有身份證在國內很不方便,當時還是中國公民身份,於是曾去找過我出國前工作過的研究所申請更新身份證,得到的答複是找不到跟我這個人有關的任何資料,也就是說我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在中國徹底消失了。

 

當時的研究所所長是個比我早幾年分去研究所的老同事,見到他時我還暗想我當年不走的話是不是現在都混成主任了呢?可能性不大就是了,因為我一直是個得過且過沒什麽追求的人。

 

所長明明認識我,可以作證我在這裏工作過,可是他卻說他無能為力,要我到街道派出所去查,他說估計是我的檔案從從前的紙張檔案轉到電腦數據庫時丟失了。

 

我有個朋友的姐姐正好在公安局工作,於是托她幫忙到我原單位所在的派出所查找,得到的答複是紙張和數據庫都找過了,查無此人!早知道我會在中國消失得如此徹底如此無影無蹤,走之前真該犯點什麽案子的,現在都逃脫法網了,嗬嗬。

 

國內的銀行賬戶說起來我也應該是有的,當年大學畢業拿到第一份工資就激動地跑到銀行開了個賬戶,驕傲地覺得自己終於自食其力了。那時還是個在用存折小本本兒的古代,我從來不知道我的銀行賬號是多少,那時有沒有賬號這個詞都不記得了,其實我也就是剛開始工作的前幾個月圖新鮮跑過銀行存過我那區區可憐的幾十塊錢工資,後來就很少去了,我這種月光族基本上是還沒到去銀行存錢就已經用的差不多了,月底都靠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

 

離開中國的時候銀行裏還有沒有錢我也不記得了,每次看到諸如這樣的新聞:哪個老太太忘記自己在什麽地方存了一點錢,過了幾十年才突然發現成了百萬富翁,我就美滋滋地想,說不定我那幾十塊錢銀行拿去做了投資,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現在其實是個億萬富婆呢。

 

手機號就更沒有了,我走的那個年代隻有富一代拿著磚頭大小的手機在路中間打電話顯擺。

 

所以在騰訊建公眾號對我來說基本上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這些年我有空的時候偶爾喜歡在同學群發一些有感而作的文章,得到一些同學的鼓勵,建議我建公眾號,試過很多次都以失敗而告終,始終攻克不了沒有身份證,沒有國內銀行和手機這幾個難關,誰會願意將這些信息給我用?

 

前幾天閨蜜說:“你隻有等騰訊開放米國市場才能用公眾號了。”

 

我開玩笑說:“明天就要中美貿易談判了,要不讓米國財長將這事提上談判議程?”

 

閨蜜說:“還有一個辦法,你找個國內的朋友幫你建好,然後把微信ID和密碼給你用。”

 

我立刻回答說:“這人就是你唄,除了你還有誰?”

 

閨蜜哈哈一笑,於是這事就這麽成了。:)

 

在萬米高空,一邊聽歌曲一邊寫開篇,此時正聽到毛不易《消愁》中的那句“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突然很有感觸,就以“一杯敬閨蜜,一杯敬騰騰!”來作為我這篇公眾號開篇的結束吧。

 

感謝閨蜜冒著被我發巨額紅包敗了家產的危險為我建起公眾號,感謝騰騰免費為我提供業餘愛好的空間,我的公眾號是不會給你們添亂的,說什麽也不會讓俺閨蜜被請去喝茶呀。

 

貼上我那天上騰訊客服谘詢的截圖,騰訊機器人太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