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與超級記憶

Luumia (2018-02-06 06:03:58) 評論 (19)

記憶力與超級記憶

1986年8月6日下午5點30你在幹什麽?你媽媽那晚燒的什麽菜?你爸爸那晚喝酒後都說了些啥?下午6點的廣播裏都播了些啥?不要跟我說你是80、90後,即便是60後,70後,你記得那一刻嗎?那些埋藏在時光裏的任一刻?肯定是不行的。因為你沒有超級記憶。也別沮喪,擁有超級記憶的全球也不過30來人。

美國人Jill Price今年52歲,能夠告訴你自8歲以來每餐吃了什麽,1981年9月27日她穿的什麽衣服,1993年12月13日又穿的啥,跟哪些人都說了些什麽,電視裏都放了些啥?無論提到哪一天她都能夠特別精確地描述她的日程安排以及那天的天氣。RMI檢查發現她的腦容量、結構與普通人無異,除了神經元的活動:左側海馬回以及左側皮質數個區域之間的聯係尤其頻繁。

與Jill Price這種一股腦兒記憶不同,Stephen Wiltshire是某種強迫似的選擇性記憶。坐在直升機上在某個陌生的城市上空盤旋30分鍾,40多歲的Stephen落地後就能將所見的一切清晰地畫下來,就仿佛用相機拍下的一樣。Stephen擁有圖像絕對記憶(mémoire eidétique)。生於1951年的美國人Kim Peek兒時有點智障,被父母留在家教養。6歲時,這個小男孩表現出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閱讀功力。腦子裏存了12 000書容量,主題涵蓋名人自傳、曆史、地理、影視,他都可以一字不落地背出來。閱讀時,Peek左眼看左書頁,右眼看右書頁,8秒種看完2頁。電影“Rain Man”就是以Peek為藍本,雖然Peek根本就沒有自閉症。幼時被診斷為Asperger綜合征,生於1979年的英國人Daniel Tammet他能背圓周率小數點後麵2500位,能夠一星期學會一門外語,譬如,冰島語。德國人Rüdiger Gamm能心算至10的39次方位數,例如,58 304 292 X 4 789 261…

人腦的記憶力是浩大無窮的,它的860億個神經元,如果全部發揮作用,其信息容量就相當於如今的互聯網。那為什麽這些神經病、天才什麽都記得住,而我們想買點麵包啥的還都得往Post-it上寫?因為超級記憶規避了記憶程序的條條框框,是“偷渡者”。

一般情況下,你隻聽到了你想記住的信息。記憶第一道關卡:短暫記憶,持續18秒,隻能同時處理7條以下信息。為了不讓信息堵死在這第一道關卡,係統把更多的信息轉移分散到別的地方,由左右海馬回對信息進行處理分類。被鑒定為沒用的信息就被遺忘,有用的信息就送到“檔案處”存檔,成為長期記憶。長期記憶的容量是無窮盡的。長期記憶分三類:1. 情景記憶(mémoire épisodique)記錄了日常生活,個人經曆的大事要事;2. 語義記憶(mémoire sémantique)存留所有掌握的知識,學習到的東西;3. 程序記憶(mémoire procédurale)記憶各種技能,譬如,騎自行車,係鞋帶,遊泳,滑雪,等等等等。這些技能,即便中斷數年也不會忘記。大腦是網絡狀的,而不是地圖冊。同一條信息既可以有情景記憶性質,也可以具備語義記憶的特點。例如,某人生日是9月11日(情景)這天又是9.11(語義)。程序記憶位於小腦,語義記憶在顳葉,情景記憶位於海馬回與顳葉,而這些區域又是相互聯通的。

超級記憶繞過了短暫記憶這一步,直接進入長期記憶,並且存取自如。這種能力是種說不清楚的東西,隻能以天資來概括。相比超級記憶,普通人的記憶就像一台低配置的電腦,偶爾還死機。雖然超級記憶隻能仰望,提高記憶力還是有辦法的。首先要睡足覺。在睡眠中海馬回分檢信息,決定信息的去留。可以說睡眠選擇並加深了記憶,尤其是在說夢話囈語時。然而這樣的修複機會似乎越來越少了,手機讓我們的眼睛大腦不得空,白天喪失了多少胡思亂想,讓思緒天馬行空?

網絡侵蝕著我們的記憶,同時卻又成為了每個人的機器超級記憶,輕點鼠標,信息排山倒海而來。如今的我們懶得記文化常識,網絡上有的是。我們把記憶交給了機器,90%以上的成年人記不住親人的電話號碼,但是兒時家裏的電話號碼卻在腦海中清清晰晰。

網絡上來的信息在我們的腦中轉了一圈就溜走了。當機器成為了我們的記憶外掛後人腦在產生著悄悄的變化。以前倫敦出租車司機大約要記住25 000條街道,研究表明他們的海馬回後側灰質(主管記憶及空間方向感)容量更大。當GPS 漸漸替代大腦記憶後,這個區域的灰質容量就降低了。大腦可塑性是極強的。

機器改變人,從最核心處開始。。。

(如果人類喪失記憶,那麽這樣從記憶深處流淌出的旋律都不會再有,人類的生活該是多麽的乏味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