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夢就這樣實現了

木愉 (2017-09-06 04:47:52) 評論 (40)

我的願景終於實現了

木愉

 

打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球技固然重要,但乒乓球的硬件也必不可少。批判的武器雖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批判的武器本身是一個獲得運動快感的必要條件。

那年父親回老家,給我帶回來一塊乒乓球拍,從此,我就愉快地接受了這樁美滿的包辦婚姻,開始對乒乓球癡迷起來。那時體育資源嚴重短缺。校園裏的球桌都是水泥的,而且數量還很有限。一到了課間十分鍾,一大幫小孩就跑去占住一張空著的球台,用磚頭放在中線當網,大家緊緊圍著球台,以打擂台的方式爭取打球的機會和時間。水泥桌雖然粗糙,台麵凸凹不齊,但水泥桌也不是過剩資源,我們經常連午覺也不睡,吃了午飯就急急到學校,占住一張桌子,一直玩到上課的預備鈴催命般響起。

離我家一牆之隔的醫院門診部有一台水磨石麵的乒乓球台,比一般的水泥桌要規範很多,我和球友就會在下午放學後,到那有板有眼地練球。對角線對攻、直線對攻、反手退檔,正手直線對角線交叉進攻,一直練到夕陽西下。

那段時間,大腦中轉動的就是乒乓球。除了學習,每天的業餘時間幾乎都花在了乒乓球上。我跟另一個高手結成了同盟,清晨上課前、中午和下午課外活動,我們都在一起打球。我們買了乒乓國手們寫的入門書籍,反複鑽研體會。打球總是按步就班,照著製訂的訓練計劃練各個角度的對攻、對搓、對推…晚上,還自己拿著磚頭揮舞幾百下,鍛煉臂力和動作。

水準提高了,口味也變了,我們拋棄了水泥桌,象蒼蠅一樣四處尋覓木製的球桌,知道了哪裏有,就趕到哪裏打。在一個地方打了一段時間,總會被人家毫不留情地轟走。也難怪的,那時候是短缺經濟嘛。有次,人家說我們打球要開燈,浪費電。另外一次,我們翻窗進去打。那裏的保衛科長來了,要我們站成一排立正,聽他訓話。我想起了莊則棟混到體育館打球的故事,就對一臉威嚴的訓話人說:“說不定我們以後會成世界冠軍呢。到時候,我們…”他橫了我們一眼,吼道:“屁話!”

到了美國後,乒乓球資源變得富足起來,到本地大學總是可以找到質量上乘的乒乓球桌,然而,好些打球的初學者或者因為素質使然,虐待桌子;或許因為使用不當,損壞桌子。而桌子要修好,得有一個漫長的等待期。於是,我就如馬丁路德金一樣,心懷一個莊嚴的夢想:在自己的家擁有一張高規格的乒乓球桌和一間比賽標準的乒乓球室。

 

前些年,起了心要建房,而建房的初衷便是為了實現那個久蓄於中的夢想。開始四處尋找地盤,要位置好,更要可以建walkout 的地下室那種。條件這麽一定下來,符合條件可謂寥寥。終於,找到了滿足條件的地塊,又開始找一個帶寬大地下室的藍圖。其它各項倒是成了次要,一心一意要的就是那個高大上的乒乓球室。幾經斟酌,反複琢磨,乒乓球室終於雛形漸顯,最後成型,一張正式比賽用的桌子也被請了來。我的美夢終於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