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祖國天空折翼的國軍飛行員

木愉 (2017-09-02 13:26:49) 評論 (18)

一個在祖國天空折翼的國軍飛行員

ROCAF34mark.png

木愉

 

 

最近在大學微信圈看到某同學在推薦電視連續劇《絕密543》,某一天飯後無聊,也看了兩集,就沒有胃口再看下去。能量是正的,不過手法比較幼稚。今天上文學城,看到文學城久負盛名到婦孺皆知(笑)的傾城作家水影也在談這部電視連續劇,還介紹了有關史實。我也湊興談一下當年的當事人之一 –某一個 當年折翼祖國天空的台灣國軍飛行員,襲用城裏大隱噢顏顏的說法,以此文做讀水影文章的讀後感。

幾年前,去南方度假,看望了老前輩。期間他談起了他哥哥,還給了我一本由若幹後人寫的回憶集。我在那裏的幾天裏,斷斷續續讀完了這本書,感慨不已,早就有寫一篇小說的想法,以對當年的悲劇角色略作遙遠的憑吊。

老前輩說他在重慶呆過,那是抗戰時期。他們家子女很多,為了減少父母負擔,他跟哥哥到一個公辦中學,免了食宿。不久,他哥哥為了抗戰,參加了空軍。到印度以及美國學成歸來,卻趕上了內戰。後來,國軍撤退到台灣,他也就跟著退到那裏。韓戰爆發後,美國CIA為了刺探大陸情報,出錢出設備,國軍出人力,把空軍三十四中隊(也就是黑蝙蝠中隊)全部加入了“西方公司”,老前輩的哥哥就是這個中隊的成員。

共軍立國之初,沒有製空權,34中隊經常於夜間到大陸投放心戰宣傳品和特務。他們開的偵察機是龐大的轟炸機改製的。轟炸設備都拆除了,換以各種電子設備,因為工作強度大,所以乘員多達十四人,分三組,輪班工作。他們像蝙蝠一樣,低空飛行,夜出晝伏,如入無人之境。後來,共軍引入了蘇聯米格飛機,逐漸把製空權收回。老前輩的哥哥便是在這個消長時期,命喪大陸的。那是50年前的事,所以,老前輩談起這件事,該有的悲傷也淡漠了好多。我聽得津津有味,說這件事太傳奇了(我那時想的是,這個故事應該可以寫成一個引人入勝的小說)。老前輩說,他家裏有一本書,可以拿給我讀。

Image result for 國軍34中隊 黑貓 蝙蝠 中隊

次日,我就拿到了這本書,這本書成為了我在整個假期中的唯一讀物。那本書是一本集子,由墜毀大陸的那架飛機的乘員家屬所寫。

那天是個陰天,老前輩的哥哥穿上飛行員夾克,走出家門的時候,看了兒子一眼,兒子沒有在意,自己玩自己的遊戲。過了一會兒,他卻走了回來,似乎忘記了什麽東西,跟兒子打了個招呼,再走了出去,卻不料這一去竟然成為了永別。他們那天深入到雲貴高原刺探情報,輔以空投心戰品。返回的途中,遭遇共軍空軍的阻擊,姓蔣的共軍飛行員駕駛米格17,把他們的偵察機打了正著。偵察機頑強地繼續往海域飛去,遭到了第二波攻擊,終於撞到一座山頭,機毀人亡。台灣封鎖了消息,隻說飛機失蹤了。老前輩的母親從台灣打電話來,說哥哥出事了,卻不知下落。老前輩卻早已知道。他在大陸的報紙上看到了消息以及墜毀飛機的尾巴照片,8XXX的編號清晰可辯。

80年代後,老前輩跟大陸聯係多了起來,通過各種關係,打聽墜毀地點。經過多年努力,確定了墜機地點在廣東某地。再親自到那裏考察,得到縣政協主席的誠心關照,找到了當年負責警戒的民兵,知道墜毀的屍體都就地掩埋在山上一個廢棄的炭窯內。1993年的一天,老前輩聯絡了亡者的家屬們,一起到那裏去挖掘。挖了三米深,不見蹤跡,農民都要罷休了。家屬求他們再挖,挖到四米,卻挖到了破碎的骨骼和機上的一些零件之類。

34中隊自從開始執行偵察使命,飛機先後被擊落十數架,人員傷亡一百多。老前輩哥哥的飛機是第一架墜毀的,也是第一個讓殘骸回歸台灣的。台灣軍方當然都把死者冠以烈士,在機場以軍禮迎接烈士骨灰,後來還舉行了國葬。

書中各個家屬的回憶都寫得淒婉,仿佛這些烈士都很無辜。其實,國共對抗,隻要參加任何一方,都很難脫幹係。比如,老前輩的哥哥就參加了四平戰役、淮海戰役,後來還參加了一江山戰役。退到台灣後,還投過二十多枚炸彈,摧毀了廈門的一個雷達陣地。還對一個共軍炮兵陣地投放了四十多枚炸彈,徹底摧毀了這個陣地。

戰爭是殘酷的,作為戰士,死在疆場並不無辜。

把這本書看了個透,有的地方看得我發笑。一個遺孀提到大陸還是用“匪區”稱謂。提到共產黨,還是“共匪”。大陸的官員很有趣,荷爾蒙釋放得也太不成體統。墜毀當地一個姓司馬的科長協助了找遺骸的工作,對同機墜毀的某烈士的女兒(聯合報的副總編)好像著迷了。在書裏的影印信件中,他在末尾寫道:“再無禮要求一次,請把你的漂亮照片寄給一張存念。”但是,在書裏印刷體的信件中,這句話卻被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