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三百年殖民”

Armweak (2017-07-16 09:45:39) 評論 (28)

對劉曉波先生的“零八憲章”不以為然,但對他的“三百年殖民”一說一向頗有同感。

中國人對“殖民”一詞普遍很反感,談“殖”色變,這種感覺源於對自己的曆史和文化的理解。坦率地說,當今的中國社會還沒有從人類曆史上的野蠻中脫胎換骨出來,對於絕大多數民眾來說,“殖民”意味著侵略,殺戳,強奸、搶劫和掠奪。自古以來,曆代朝政,包括當今的共產黨當局,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都幾乎無一例外地對老百姓做千篇一律的“愛國”宣傳,要人民精忠報國,抵製外來入侵,反殖民。對於曆代朝廷包括現在的共產黨政權,這種“愛國”宣傳都是信手拈來,拿手好戲,因為他們都製造過很多的侵略、殺戳、強奸、搶劫和掠奪。外族長期殖民台灣、香港給當地社會帶去的文明程度上的提升,和當地居民對殖民的正麵態度,曆代當局總是隻字不提,針對現代西方對中東和其它世界局部地區的文明強製輸入所進行的“殖民”,中國當局從來不做正麵報道。長期黨國式的“愛國”教育,造就了中國人頭腦裏根深蒂固的大一統國家意識,和對“殖民”的敵對思想。

共產黨打完江山自坐江山的第一天起,就非常注重那種愛國宣傳。為配合天朝當局進行愛國宣傳的各種宮廷劇、曆史劇、抗日劇和各種內戰劇,不斷鞏固天朝子民對“殖民”的恐怖認識。

我曾多次指出,中國上下5000年的曆史中充滿著各種文化垃圾。14億國民、9百60萬平方公裏土地和厚重的曆史垃圾所形成的巨大慣性,讓中國蹣跚、艱難和緩慢地走在通向世界文明的道路上。和台灣、南韓等小國相比,西方通過用“胡蘿卜”和“大棒”施加在中國身上的影響微乎其微。日本、台灣和南韓等國對西方現代文明的接受,都經過了由強迫到自覺的一個過程,但天朝走向文明的每一小步,都得依靠自己的感悟,這個局麵,注定了中國文明道路艱難和緩慢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