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為政績也好為升官也罷, 相信他們中的不少真的是為了當地老百姓的就業和生活, 很願意把能產生雞的屁能多解決鄉親有活幹(就有錢拿), 總還是希望自己的地盤出點彩, 鋼鐵廠就是辦法之一。
國人崇拜大工業, 鋼廠的大煙囪,大規模, 大產量, 大批工人, 從五十年代起再大家的心目中留下的影響太深,以至於家鄉有座大鋼廠,就成了可以吹噓的資本之一了。
國內閑人(還是忙人?)留有超千萬噸鋼產量22城市排行榜,很有意思。
太原市(1078.6萬噸)
框估計一下, 地理位置的河北, 占了半壁江山,難怪霧霾此處嚴重。
但是, 政府不能不考慮社會效益呀, 尤其是地方政府,解決就業是個第二等(第一應該是自己的官位)的大事, 雖不像幾十年前那樣的一個十萬噸的鋼廠得雇人上萬若是上百萬噸的鋼廠就成了一個中性城市了, 如今千萬噸, 軋裏嘛雜加起來再算上靠山吃山, 十萬八萬朝上的人總是需要的吧,所以不能輕言放棄, 哪怕霧啊霾啊。
當下的美國川二爺當了選, 似乎揚言要把諸如鋼鐵工業之流的製造業弄回美國來, 可行性咱現在不說, 至少如果一不小心川二真的動了手, 二不小心真的成了功, 對咱們祖國的這22個城市會造成什麽影響? 尤其是幾乎鋼鐵單一的城市, 會咋樣? 人流何處去?不過, 霧霾倒肯定會大大減輕, 特別是那被河北環抱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