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住在華人聚居的小區是什麽感覺
住在華人聚居的小區是什麽感覺
2016-08-11 05:04:06
(注:文中穿插的照片,部分是我在“太古廣場”拍的,這是多倫多北麵一家很大的華人購物中心。其餘照片來自網絡。)
我有個表姐,住在多倫多北麵某衛星城市的一個華人聚居區。她是七十年代後期就移民過去的,在加拿大居住了三十五年了。原來一直住在更北麵的鄉下小鎮,根本看不到亞洲麵孔的地方。前幾年,他們為了孩子的高中問題搬到這裏,打算住到明年孩子畢業。
我問表姐,搬到華人聚居區有什麽感受?
表姐說,剛搬過去的時候覺得有點神奇,不太習慣,有時看看左右鄰居、小區裏走過的路人,聽他們說話,恍惚以為自己是在中國的某個城市,但看看藍天、大樹、公園的小湖,又顯然是在加拿大。
我因公司事務,每年有幾次開車過境去安大略,有時就在表姐家住一夜。
早晨醒來,就聽見對麵人家的爺爺走出前門,咳嗽、清喉、吐痰;接著是奶奶抱著小孫孫出來,能聽見她用東北話逗孩子。老夫妻是專來加拿大為兒子帶孩子的。兒子媳婦一大早就上班去了,再過一會,老夫妻會用童車推著小孫子,步履蹣跚地走向附近的小公園,那裏有兒童滑梯和秋千。爺爺腿不好,還拄著拐杖。
隔壁人家的丈夫要上班去了,打開了車門,妻子趕出來用上海話囑咐他不要忘記吃藥(“中飯辰光覅忙記切藥”)。
我早起在那裏煮咖啡,一邊從廚房的窗口望出去。東北人的右邊住著一家香港移民,說廣東話,嗓音很響,夫妻倆有個讀初中的寶貝兒子,爸媽整天圍著他團團轉。這會兒,媽媽用手指著兒子的自行車嘮嘮叨叨地說著什麽,我猜她是在提醒兒子安全騎車。表姐說,這男孩調皮,一拐彎,知道父母看不見了,就會把自行車前輪提起來,一跳一跳地在小區的街上飛駛。父母常抱怨兒子不肯好好念書。
這裏不像老唐人街周圍的華人聚居區,而是個典型的郊區中產住宅區,房子的年齡不超過20年,價格都過了百萬。因為地價昂貴,房子之間造得很近。表姐家的後院緊靠著後麵一條街上房子的後院,從他們的臥室後窗望出去,密密麻麻的全是別人家的臥室窗子,一眼能看到左右五、六個後院。
這些院子幾乎都不種樹,有一株灌木已經很不錯了。為什麽不種樹呢,有了樹就能遮人眼目,保護隱私,更不用說夏天能遮蔭。但其實,大多華人新移民並不需要這種隱私,因為他們沒有當地人在後院過日子的習慣,不會在院子裏閑坐、曬太陽、喝咖啡、做BBQ、 吃飯。無論外麵的天氣有多舒適,大多華人還是更喜歡呆在室內。
這些院子裏都有些什麽呢?大多隻有一塊草地,割得短短的、整整齊齊的,但也有幾個李時珍的百草園,長滿了參差不齊的野草。野草一旦開了花,就會繼續播種繁衍,百草園就失控了,主人也就幹脆不去管它,任它自生自滅了,反正他們不使用這個院子,窗簾一拉,眼不見為淨。
也有鬱鬱蔥蔥的園子,種的大都是蔬菜。中國人比較講究實際,種蔬菜有得吃,種樹、種花不實惠。正對表姐的那家鄰居,蔬菜長勢非常好,果實累累,品種也很多,打點得有條有理,真是令人羨慕。管理菜園的是那家的退休父母,據我表姐說,他們是周遭唯一喜歡在後院轉悠的一家。
傍晚,和表姐出去散步。她告訴我說,這個地方華人最熱衷的話題有兩個:一是房地產,每次有哪幢房子豎起了出售牌,大家都興奮起來,鄰裏之間奔走相問:要價都少?多少平米?去年房價漲了多少百分比?二是學校:高中排名第幾?那家人家的孩子進了什麽名牌大學?不用說,這裏中小學的排名,在全省範圍內都是高居不下的。
走過小公園,聽見有人在咿咿呀呀地放一種中國的地方劇,看見小水塘邊的長凳上坐著七、八位華人老伯老太,披著一身的晚霞,操著各種口音的普通話在那裏嬉笑言談,使我想起黃昏時非洲大草原上聚集在小河邊喝水的一群羚羊或斑馬。老人們在這裏能找到同胞、同鄉,可以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很幸運。
表姐說,這裏也見過大媽廣場舞。國內大媽舞遭貶的主要原因,一是擾民,製造噪音;二是跳文革舞,勾起不少人的痛苦回憶。不過,這裏的大媽舞隊也就五、六個人,音樂放得輕,跳的是少數民族舞,並沒有引起過居民的異議,那不很好嗎。
沿著小區馬路走去,不少人家的前院也是百草園(這個現象在任何一個中產小區都有見,但在這裏似乎比例比較高。)有的居民幹脆不要前花園了,把草地也除去了,換成了磚地,表姐說很可能是做了地下室房客的停車場。也有的前院,可能是前屋主種了很多花,但目前的屋主懶得打理,任其野草蔓生,擠兌著那幾株頑強開著花的芍藥、繡球,看著真叫人心疼。
拐過街角,突然眼前一亮,一個漂亮、茂盛、色彩斑斕的前花園出現在眼前!門前一棵高大的樺樹,樹下是綠茵茵的草地,兩邊的花圃裏種著常青灌木,夾雜著各種顏色的常年生的觀賞花;角落裏有一個小小的噴泉,門廊上掛著本年生的雜色花籃;大門前還有兩隻巨大的瓷花缸,裏麵盛開著鮮紅的大朵天竺葵。
一個四十出頭的華人女子蹲在前院花圃裏拔草,她的丈夫在為一株灌木剪枝,一隻大黃狗在他們之間搖著尾巴跑來跑去。他們的小女兒在澆水器前歡快地跳著叫著,頭發和衣服都淋得透濕。
表姐說:這家人我認識,武漢人,男的是南京大學畢業的,在這裏做IT,女的出國前是大學教師,很好的一個小家庭。
她又說,這裏的小中都很棒,書讀得好,個個會彈琴,而且規規矩矩,很少有在小區裏飆車、大聲放音樂之類的情況。這個小區很安靜,也很安全。基本上可以放心孩子不會在學校裏交到壞朋友。
我們和這對武漢夫妻打過招呼,繼續前行;沒走幾步,就聽見那位女子用普通話對小女孩喊道:“時間不早啦,換身衣服,練琴去!”
我和表姐會心一笑:這到底是中國,還是加拿大呢?
最後還想補充一下,托咱們祖國的福,最近幾年那兒的房地產需求量和房價急劇增長。明年春天表姐想搬回鄉下去了,她會一路笑著走出這個小區。
閑閑客 發表評論於
2016-10-17 16:52:59
老人家在那裏有福了!恭喜表姐。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4 18:04:48
回複 'SnowFallingOnWater' 的評論 :
是,老人、新來的、語言沒過關的,最合適。問好落雪!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4 18:03:38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梅子好,有段時間不見了,忙吧?我想全世界凡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差不多!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4 18:02:43
回複 '少林商僧' 的評論 :
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4 17:58:59
回複 '開工廠' 的評論 :
這麽多華人,中餐館水平不高肯定過不了關,中國人最在乎吃。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4 17:57:51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白求恩的故居我也去過,記得離邊境好像很遠。
SnowFallingOnWater 發表評論於
2016-08-14 15:37:42
華人真多啊,老人住那裏很不錯
少林商僧 發表評論於
2016-08-13 14:44:50
將來的加拿大不是被華人占領,就是被穆斯林占領。所以中國的回民最適合在那裏生存。
mzl9876 發表評論於
2016-08-12 18:23:41
忙裏偷閑,周末遛彎,看到荔枝好文,也來湊份熱鬧,荔枝寫得太逼真了,澳洲就猶如你說的幾乎一樣的華人區,我經常周末去買些華人超市的特產,真的是物美價廉,好處還真不少,美中不足就是人太多,有些吵雜,當然另一個原因我又是周末去,自然熱鬧非凡。
開工廠 發表評論於
2016-08-12 15:33:01
多村的中餐水平非常高!
彩煙遊士 發表評論於
2016-08-12 14:06:42
這個地方我好像去過唉!還去過白求恩的故居:)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2 04:47:11
回複 '小聲音' 的評論 :
這個小區的平均年齡很年輕,幾乎每家都有還在上學的孩子,因為這裏的公立學校非常好。我想孩子大了就不會繼續住在這裏了。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2 04:44:52
回複 'Sugar88' 的評論 :
糖的問題問得好,中國還是外國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2 04:44:07
回複 'tiger00' 的評論 :
老虎也在加拿大嗬。沒有中國人的地方大概隻有鄉下了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2 04:42:49
回複 '50後的姥姥' 的評論 :
這個地方身在其中,還真以為回國了呢。問好姥姥。
小聲音 發表評論於
2016-08-12 00:16:00
真的仿佛回到了中國,很溫馨親切的感覺,我們這裏的華人區也是,不用說英文,說中文就行!
適合老年人,年輕人還是應該到更廣闊的天地去見識見識。
Sugar88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23:05:30
這個是在中國還是外國?
tiger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21:28:21
太古那邊至少10年都沒去過了,跟著荔枝重遊還是覺得很親切.
士嘉堡,馬克汗,列文治,甚至沿著404高速北上的一些新開發的地方都有很多中國人;西邊中國人少點,但慢慢也越來越多,我這條街以前沒有,現在有2家了.我們這前後院除了極個別的都整的非常好.
50後的姥姥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20:15:33
圖文並茂的描繪,仿佛回到了國內,很親切的感覺!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9:19:08
回複 'nasdaq100' 的評論 :
噢,是這樣的,這個小區離那個Mall很近,凡住在那裏的人都熟悉這個購物中心。我沒有小區的照片,隻好放一些Mall的照片了,總之是想說明那裏是個很中國化的地方。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9:15:26
回複 '鄙視藤奴' 的評論 :
謝謝!這些可能也是全世界華人的特點。
nasdaq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9:13:08
I don't get it --- You described in details about your cousin's house and neighborhood. But you posted all these unrelated Mall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
鄙視藤奴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8:31:40
寫得挺好,特點都抓住了。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8:20:08
回複 'him65' 的評論 :
謝謝,我是想盡量描寫得客觀一些。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8:19:14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我和等等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8:18:39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華人的文化征服力很強,又愛紮堆,所以形成了這樣的特色區域。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8:17:28
回複 '享受生活99' 的評論 :
謝謝享受看帖,問好。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8:17:01
回複 'erdong' 的評論 :
我和東東一樣,也越來越喜歡清淡安靜的生活,不太愛熱鬧了。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8:15:43
回複 '南島水鳥' 的評論 :
我們中國人布滿了全球,文化發散能力忒強 :)
him65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7:41:21
寫的很實在!
等等看看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7:31:59
荔枝,我是笑著看完的,你寫得太詼諧了。
南山鬆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7:02:21
真是華人的世界,覺得這樣的小區對從國內來的老人特別好.
享受生活99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6:55:04
謝謝荔枝分享,荔枝人緣好!
erdong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6:41:57
荔枝報道真詳細,看圖片真像回到中國的某個城市。
現在還是比較習慣平淡的生活。
南島水鳥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6:12:50
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就是華人的世界,荔子寫得好!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5:09:28
回複 'wgp66' 的評論 :
你就看中我這句話了呀,哈哈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5:08:35
回複 'coach1960' 的評論 :
也要看地方,有幾個小區華人特別多。我表姐這個小區,再往東一點,華人就很少了,大多是西人了。不過,如今真正要避開華人,是不可能的,你懂的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5:06:01
回複 '東裕德' 的評論 :
浴德大人,中國人厲害哦,走到哪裏都是一大片!
wgp66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5:05:51
咳嗽、清喉、吐痰。。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5:04:51
回複 '秋水_伊人' 的評論 :
謝謝秋水,個人需求不同,居住地區的喜好也不同。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5:04:11
回複 '齡齡媽媽' 的評論 :
是的,這種環境對老人最合適。你去太古的確有點遠,是在大多市的邊緣。
coach196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5:02:42
多倫多那旮旯想避開華人社區不大容易吧?:))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5:00:55
回複 '婉妮' 的評論 :
婉妮說得對,對不少剛來到異鄉的人來說,也許是個過渡的好辦法。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4:59:54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住那裏太方便了,沒有動力去融入主流社會。
東裕德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4:52:50
現在在海外到處都有中國人,哈哈再過幾年這中文就是世界語啦!在華人居住的地方確實不需要說外語了,我們這兒也是。上海話,東北話,安徽話,北京話,廣東話,江西話……“百話齊放”!
秋水_伊人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4:36:51
荔枝寫的真好,圖文兼茂,讓人身臨其境。
我們這裏華人也越來越多了,每年夏天都有來自很多同鄉會的野餐會。非常熱鬧。聚會上遇見過退休來和兒女團聚的老人,他們非常喜歡這些聚會。
齡齡媽媽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4:32:33
荔枝啊,我隻去過兩次,太古廣場離市區太遠了。不過華人居住的小區對探親來的老人是個樂園。去那裏簡直不知道是在加拿大了。
婉妮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4:05:36
在異國他鄉,延續著固有的生活習慣,尋找著適合自己的生活樂土。
Blue-Crab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3:43:49
偶爾去玩玩不錯,住那裏沒什麽意思。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3:31:01
回複 '雨女' 的評論 :
雨女說的這個情況和我文中的小區有點相像,除了老人和小孩子以外,中青年鄰居之間也沒什麽來往,甚至還有意保持距離。
雨女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3:07:41
我家這裏就有很多華人。一條街上有好幾家。但是鄰居不是華人。我曾想過把幾家華人聚在一起。後來算了。我感覺那位教授老頭兒不太積極。那家廣東人也不積極。我本人又聽不懂廣東話。最後,就沒聚成。街上沒有人大聲說任何語言。人和人之間的來往和距離關係不大。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2:43:30
回複 '注冊了不能發言' 的評論 :
嗯,很理解。世界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愛紮堆的,另一種是不愛紮堆的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2:42:19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那個地方的中國飯店可正宗了,我去過一個上海飯店,菜很不錯,可惜沒兩年就易主成了越南飯店。中國餐館太多,競爭太厲害。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2:39:44
回複 '吃出健康' 的評論 :
吃飯是方便,而且還怕出外吃得太多,要破產了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2:38:14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我這個記者當得還可以吧?我表姐都認為我說得很可觀呢!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2:36:44
回複 'ziqiao123' 的評論 :
是的,對語言、文化沒過關的新移民來說是個過渡階段的去處。
注冊了不能發言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2:14:12
我不喜歡華人化的小區,我喜歡我現在這個小區,周圍沒有什麽華人,印度人也少。但大家客客氣氣,互不影響也不幹涉,有一種自在的自由。前院後園,我也學著打理打理。
水沫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0:25:59
其實也挺好的。昨天還在跟孩子們說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周圍沒有好的中餐館呢~
吃出健康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0:16:17
家有老人的住在這不錯,老人不寂寞,能和周圍的人交流。吃飯還真是方便,肯定也便宜。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0:16:17
回複 '思韻如藍' 的評論 : 我也覺得象,荔枝真象是唐人街的記者啊。:)
ziqiao123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10:10:12
可以一解思鄉之情.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9:05:20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
波波,這地方太有得吃了,我表姐說自從搬到那裏,她家在外出吃飯上花的錢猛增,誘惑實在太大了。我每次過去也是一門心思地吃、吃 :)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9:03:39
回複 '思韻如藍' 的評論 :
思韻,真的假的?嚇死人了,哈哈。放心,不會去把你人肉出來的,我一年裏最多去那裏三次。
不過你認為我說得準,我很開心,我盡量把我的印象寫得客觀一些。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9:00:54
回複 '翩翩葉子' 的評論 :
葉子,我表姐很小就出國了,在加拿大生活35年,嫁了個半老外,她也不會滿足住在印度的,哈哈。各取所需,這種地方能滿足部分新移民的需求。
波城冬日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9:00:08
吃東西方便,幸福.:-)
思韻如藍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8:02:55
荔枝說的就是我們區哦,不好意思,趕緊躲起來,讓荔枝都瞧準了,看對了!
翩翩葉子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57:50
去過多倫多某地,感覺就像回到了中國或移民到了印度,巴基斯坦。
我還是喜歡我住的城市。雖然我的鄰居沒有中國人。但他們個個nice.互相看到,點頭打招呼,像久別的朋
友。有事沒事,種花割草,生活平靜和祥,這也是我移民原因之一吧。實話實說,我是不會移民到印度去的。(別砸我)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24:41
回複 '說三四句' 的評論 :
我也認為是不錯的小區,景觀也不很差,畢竟“百草園”還是占少數。
說三四句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22:17
感覺是挺好的小區,除了景觀差一點外其他都好。我們住在白人區,左右鄰居都是美國人,華人很少,常常感覺寂寞,一直有搬離的想法。私下交往還是同文同種的有共同語言。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10:00
回複 'linmiu' 的評論 :
愛吃的人,住那裏可是太幸福了,我每次去表姐家就是一個“吃”,然後買一批中國食品回來。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08:49
回複 '小滿季節' 的評論 :
這個小區很新,和老唐人街完全不一樣,除了偶爾走過的居民外,基本上看不出是個華人小區。謝謝小滿來訪。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07:17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是的,主要還是剛來不久的華人。第二代就不會在這裏了,我表姐一家也是暫時在那裏住。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06:17
回複 'baoermama' 的評論 :
對英語沒過關的新移民來說,這個小區可以說是非常好。
linmiu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00:58
有點眷村的感覺,就是吃東西方便。
小滿季節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7:00:46
即使是夏威夷的唐人街,還真像中國的二三縣城市的某一角。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6:35:53
以後這樣的中國村會越來越多,還是有很多人喜歡住在中國式環境裏。
baoermama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6:23:21
哈哈,回到中國了。我無所謂住哪裏都好。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5:30:46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曉青早, 端茶!是的,老人在這裏的情況應該好得多,還可以步行去中國超市。
曉青 發表評論於
2016-08-11 05:16:53
沙發!年紀大點的住在這裏一定不覺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