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元朝,清朝和台灣

不妨迷糊 (2016-06-01 09:40:57) 評論 (10)

  話說,昨日和台灣朋友們一起吃飯聊天,有人突然提出了金銀元寶的事情。大致觀點是,見過銅錢,沒見過元寶,所以金銀元寶是不存在的,然後,不知怎的,又宣布說元朝不屬於中國。我就隨口反問了一句,那麽清朝也不屬於中國咯。答說,是啊,否則怎麽會被趕出去呢?這個時候,有人進來岔話,也就這麽過去了。我雖然覺得很意外,但是也不怎麽在意。今早想,那就查查元寶是怎麽回事吧。先看了百度百科,才知道元寶這一個稱謂是從元朝開始的,再回想這位的深綠背景,突然明了這些話題背後的原因了。

  元朝和清朝這兩個名詞可以並列,但是如果再加入一個中國,就是語文老師也會說邏輯不通了吧?就是英文,元、清後跟的是Dynasty,而China是一個國家的名稱,怎麽也不可能並列吧?中國是一個位於華夏大地上的國家,由華人(中國人)組成。元也好,清也好,外族隻是統治者,他們統治的還是叫中國,因為一個國家是有人民組成的。是不是覺得這個定義被一個‘專製’國家來的人說出來讓‘民主’國家來的人覺得奇怪?可是,如果‘民主’國家來的人連這一點都看不透的話,是真的‘民主’國家來的嗎?

  雖然撇開這些不提,也不說現在中國有個省叫內蒙古、有個民族叫蒙古族,我倒也真的不覺得,元朝統治的那段時間不是外族統治。可是清朝、滿族,不知為什麽,會覺得不算外族,是和統治時間的長短有關嗎?如今的蒙古族,有聚居地,有自己的語言,不時會有人在電視的各類走秀節目露臉,滿族有嗎?他們也許仍然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的傳承,但是其中有多少滿人自己還是非常地分得清楚呢?(如果有滿人覺得我說的不對,歡迎指正)滿人入關後,充分融合了滿漢文化。清朝消亡了,但是並沒有象對元朝、以及後來的日本人那樣,‘驅除韃虜’。事實是,清王朝就是正常的‘壽終正寢’,大多數滿人仍然住在‘關內’,都是‘華人’,也叫‘中國人’。

  華夏大地上,最大的民族自稱漢族,是否也是和我們喜歡連在一起說的漢唐、漢唐有關呢?漢朝是曆史上華夏文明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而當時處於漢朝統治下的人就成為了漢族(?)。我們在劃分民族的時候,說的更多的是傳承。那麽那位台灣深綠的朋友為啥要突然提起這個呢?(以下為個人推測)

  深綠麽,自然要獨立啦,要獨立又要找出曆史依據來。就我有限的曆史知識,台灣原來有很多民族的,但是自明朝之後和大陸的通商通婚以及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真正的純種的本土民族已經很少啦。但是,明後期開始,先是荷蘭占領,然後鄭成功‘光複’、清政府接管。然後在清朝勢弱的時候為日本人所據再在二戰後為蔣政府所據。蔣帶去一批大陸老兵,他們和他們的後裔應該是藍營居多吧,藍營可也有想獨立的哦。而再往前就是日據時代的‘本土’人了,據說日據時把所有反日的都殺光了(?就他們一貫的行為方式應該不假)。如果沒有後來的蔣來拉仇恨,估計不會有那麽多的人懷念日本人的好吧?所以,元、清是外族,不是中國。那麽台灣的非本土人也是外族啦,應該驅逐。

  可見政治的害人之處,平常一個溫文有禮、做事講邏輯理性的人,一碰上政治就隻有立場了。然後為了立場找理由。其實台灣獨立與否,又豈是我們一介小民所能決定的呢?(就此打住,又要被‘民主’國家來的人以及‘民主’比吃飯重要的人批啦-我有選票,自然可以做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