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食艾好處多 艾葉豆沙包/薑糖蛋/雞蛋餅
食艾好處多 艾葉豆沙包/薑糖蛋/雞蛋餅
我詩我心 我歌我情
(所有文章及詩詞均為原創,轉貼請注明出處)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外麵的世界' 的評論 : 我也想吃野韭菜,可沒有發現蹤跡,咱倆互換食品吧(^_^)
外麵的世界 發表評論於
真是春天的味道,可惜俺這隻要野韭菜,沒有艾草呀。更饞你的北極貝伴飯。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應該差不多。艾草也就南方人吃,北方好像沒有。
水沫 發表評論於
看上去像我們家鄉的清明團子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SnowFallingOnWater' 的評論 : 雪花好!我這裏艾草不少,沒有人摘,被我獨享了,哈哈!
櫻花還未到最盛期,還需幾日。
SnowFallingOnWater 發表評論於
艾草是好東西,好喜歡櫻花,問好墨脈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0084lx' 的評論 : 艾葉巴巴就是艾團吧,用糯米做的。
0084lx 發表評論於
想起我小時候吃的艾葉巴巴了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婉妮' 的評論 : 對的,就是艾草的葉子。南方多艾草,北方較少,所以北方人吃過的也不多。
向婉妮學習呢,要把每種食品都做得精致漂亮。
婉妮 發表評論於
還沒吃過艾葉食品呢,就是艾草吧?momo做的艾葉食物真是漂亮,又長知識了。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紅裙綠意' 的評論 : 除了衝繩,一般商店裏很少有賣,我這是網購的。不過也難說,沒準美國那邊的日本店也有,祝紅裙好運!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小聲音' 的評論 : 哈哈,我寫的沒錯,一般都是首先想到艾灸。艾葉挺好吃的,小小那邊應該也有。
紅裙綠意 發表評論於
我對艾葉茶特別感興趣,準備去日本店找一下。豆沙包饞人哪!
小聲音 發表評論於
看見墨墨標題就想到了艾灸,沒想到艾葉還可以吃呀?長見識了:))
艾葉豆沙包好漂亮,有點像青團,墨墨手巧能幹!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Gecco' 的評論 : 朋友好認真!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執意尋找某物時可能難覓其影,當你不經意時,它或許就來到了你的身邊。我也是偶然看到的艾草(一直以為東京一帶不會有的),之後發現到處都有。
所以呢,不用著急,它一定會出現的。
Gecco 發表評論於
謝謝樓主回複!你在日本呀!我出去再找找,今天去hiking半天,一路眼盯著地上,也沒找到個影子,腦海裏呈現著你的貼和貼圖,直流口水啊!太懷念艾團這個小時家鄉的美味-原生態的綠色和淡淡的清香!你的貼勾起了我塵封已久的美好-家鄉的味道!再次謝謝你的美貼!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Gecco' 的評論 : 新朋友好!我是在日本呢。新澤西州沒準也有,艾葉一般野生的多,草叢裏,大樹下,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祝朋友好運!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夏圓' 的評論 : 謝謝親愛滴圓圓!我在日本公司被訓練的隻剩“認真”二字了,哈哈!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羅雪七' 的評論 : 謝謝雪七,南方人吃艾葉多一些。
櫻花等全開了就上圖。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南島水鳥' 的評論 : 廣州有沒有艾葉包子?我都記不住了。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哎呦喂,菲兒要折煞俺了,在菲兒麵前俺永遠是徒弟,要向菲兒師傅學做西點。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蠟梅花開' 的評論 : 現在的艾葉最好了,多得摘不完。問好新朋友!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荔枝100' 的評論 : 謝謝荔枝!南方等地都有用艾草驅邪的習俗,也善於食用。綠色的大福一般都是用艾做的,但也有抹茶的,要看說明。
Gecco 發表評論於
流口水了!請問樓主在哪個州啊?新澤西州會有嗎?我真想出去找艾葉做艾團啊!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aoermama' 的評論 : 都打包好了,給寶兒吃,吃艾對身體好。
我們都要做好媳婦,一起努力!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海尾歸' 的評論 : 吃艾葉身體好,還得接著做其他食品。謝謝海尾歸!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行到水遠處' 的評論 :青團似乎是江浙一帶的叫法,學習了。 現在正是出新艾的季節,很多地方都有,一定能找到的。
夏圓 發表評論於
青團啊,好久沒吃了,我思鄉了,也聞到食香了。墨墨上帖好認真,圖文並茂,寓教於食,可讀性強,我讚,我讚,我讚讚讚!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uumia' 的評論 : 看來我們的習俗是一樣的。我家艾葉不掛,但一定要熬艾葉水洗澡,以求身體健康。吃艾是客家傳統之一,從小吃到大。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東裕德' 的評論 : 原來艾葉豆沙也叫“青團”,學到了一個新詞。
問好東裕德,新周愉快!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思念青荷' 的評論 : 鄉下一般會掛的,我家不掛。但艾葉是一定要買的,用來熬水洗澡。《甄嬛傳》裏有艾葉?我都忘了。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梅子姐好!因為艾葉從小就吃,所以印象深刻,可以在雜草從裏一眼就認出來。澳洲這麽多植物不好好利用有點可惜了。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曉青,新周愉快!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erdong' 的評論 : 東東家裏寶貝不少,如果我也有這樣的大院子,該高興壞了。你摘下片葉子,聞聞斷口處有沒有艾香便可知是否艾葉,很簡單的方法。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遊士也喜歡艾葉吧,真的很香。艾葉大福做法不難,估計美國的味道差不了多少。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尼斯' 的評論 : 謝謝尼斯!艾葉豆沙包風味很別致,非常不錯。如果能采到艾葉就可以自己做了。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艾葉野生的較多。以前不注意時看不見,現在有心去采,發現很多地方都有。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inmiu' 的評論 : 謝謝linmiu。台灣有很多日本食品賣,估計大福的味道也差不多,做這個並不太難。
羅雪七 發表評論於
謝謝墨墨分享! 在這兒學習了新知識,才知道艾葉還可以做出這麽多的美食美味!好喜歡艾葉豆沙包! 終於看到了你們那裏的櫻花,好美啊! 期待更多片片!祝墨墨新的一周快樂!
南島水鳥 發表評論於
實在,艾葉豆沙包讓人饞!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墨墨實在太能幹了,我也要開始叫你師傅!:)我們這裏好像沒有艾草,不然也要做青團了。
蠟梅花開 發表評論於
我昨天也去採了許多艾葉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這個主題帖很好!我媽媽的浙江老家也在端午節掛艾草捆。你的糯米粉豆沙包,在江浙一帶叫“糰子”(米+團)。日本大福我在華人超市見過,綠色的也有,我一直以為是抹茶呢。
baoermama 發表評論於
豆沙包,打包,打包。
雞蛋餅,要吃,要吃。
向墨墨好媳婦學習,飯做得棒棒噠,還是知識生活小百科。
海尾歸 發表評論於
這艾葉的出品很靚啊.羨慕你口福.
片片也很棒.
行到水遠處 發表評論於
墨墨出品的都是我的愛呀!艾葉豆沙包,我們那裏也叫“青團”。我也去找找艾葉。。。
Luumia 發表評論於
印象中小時候端午節快到時,媽媽就會在大門邊上掛一束艾葉,長長的秸稈。等幹枯後還會浸泡在水中煮開,然後拿這樣的熱水給我們洗澡。所以,一提到艾葉我就會憶起那有特殊氣味的洗澡水,卻不知道原來它還可以食用。不過看了墨脈的介紹,以後散步時我給自己多加一項任務,尋找艾葉,看能不能如意。
東裕德 發表評論於
momo自己做的青團環保且美味,饞人!
思念青荷 發表評論於
是我們端午節插門上和點的艾葉嗎?
影像最深的是《甄環轉》裏艾葉的用途,哈哈!
mzl9876 發表評論於
其實澳洲的植物真的是最茂盛,品種繁多,可我就是個植物盲,一地的寶可就是不認得他。
墨墨的美食好饞人,尤其那片片也誘人啊。。。。。。。。。
曉青 發表評論於
很棒的美食,很美的圖!問好!
erdong 發表評論於
墨墨真是植物專家,從你這學了好多知識!
看你的圖,我院子裏也有類似的植物,可是沒人給我現場指認,我還是確定不了。
特別喜歡你的艾葉雞蛋餅!
彩煙遊士 發表評論於
艾草的清香,實在很好聞的!美國也有艾葉大福,但阿肯定是美國化了的艾葉大福:)
尼斯 發表評論於
默默好能幹啊,這個豆沙包一定很好吃的,因為我最愛吃豆沙,咋做都愛吃。
問好默默並祝愉快!
亮亮媽媽 發表評論於
好吃好看,就是找不到艾葉,朋友家有,看得我想去她家摘點了。謝謝墨墨。
linmiu 發表評論於
真是詩情畫意的美食帖,讚賞!
我好像買過這種小吃,盒裝的,封麵很漂亮,有花有日文,但似乎是來自台灣。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 有些野草外觀是挺像的。可以摘下一片葉,聞聞斷口處有沒有濃鬱的艾的味道,這是辨認艾草的最簡便的方法之一。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謝謝鬆鬆!鬆鬆的美食也都健康美味,我們有共同語言。
波城冬日 發表評論於
我昨天也去挖艾草了,結果朋友們都說不是,看了默默的美貼,受到鼓舞,下周再去找!問好!
南山鬆 發表評論於
健康的艾葉飲食,好欣賞:)
謝謝默默的美食分享,問好!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雨女' 的評論 : 火鍋裏放艾葉?這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艾葉很少用來做火鍋的。“蒿子杆”應該是茼蒿,完全兩種不同的植物。我挺愛吃茼蒿的。
雨女 發表評論於
你這個艾葉和火鍋裏吃的一樣嗎?北京人以前叫“蒿子杆”。炒肥肉吃。有股很強的味道。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愛琴海上' 的評論 : 愛琴在寒冷的北歐沒有艾葉吧。那就做發麵豆沙包,也一樣好吃。
問好愛琴,周末愉快!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這個很簡單的,比包餃子容易多了。北方人可能很少吃艾葉,我以北京同學看到我做的艾葉豆沙包,覺得很新奇。
愛琴海上 發表評論於
青團(豆沙包)是我的大愛呀,饞死了...
spot321 發表評論於
謝謝默默分享!這個太難做了。隻能眼饞了。祝周末愉快!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疏影笑寒' 的評論 : 謝謝疏影,給你郵遞幾個(^_^)
疏影笑寒 發表評論於
櫻花好美!
艾葉豆沙包好吃!
謝謝默默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