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發生多起“反水貨”為名的示威行動,示威者如蝗蟲般持續在香港各主要街道進行掃蕩,老頭、婦孺、情侶均成為他們攻擊的對象。香港警方雖然拘捕部分帶頭鬧事的示威者,但卻收效甚微。“趕客風潮”目前也已開始席卷大陸,在微博及微信朋友圈有許多網友發布“趕客”視頻及其他“趕客”信息,惹來大陸網民一片叫罵之聲。而據《環中網》記者調查報道發現,“反水貨客”遊行其實源於香港與大陸水貨走私商間因分贓不均所致。
據《環中網》記者調查,深港兩地水貨商為確保貨源和銷售渠道的一條龍經營,實現資源整合,暗自結成供銷團隊,各司其職,追求利益最大化。長期以來,這種非正式的結盟因各取所需倒也相安無事,但自去年“占中”運動爆發後,水貨走私便步入“非常”時期,這種鬆散結盟也打破平衡,麵臨著分崩離析的局麵。
遊客市場萎縮 本島消費低迷
“占中”後,為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惡化,並為事件情緒消解降溫,國內部分省市限製了赴港自由行的簽證,減少了內地遊客赴港數量,而且國內不少遊客也不樂意去一個不歡迎自己的城市消費,遂導致香港本島市場受挫,幾個重大節假日的遊客消費額都出現嚴重下滑跡象。
抵製之風漸行 “海淘”購物走熱
近年來,大陸遊客赴日韓、歐美簽證越來越容易辦理,而且對近在咫尺的香港也逐漸失去新鮮感,更何況海外購物的需求完全可以在日韓、歐美等國家實現。再加上,近段時間來“海淘”的逐漸走俏,國人足不出戶便可滿足海外購物的需求,進一步導致香港水貨市場在網絡上的萎縮,走私商的日子更不好過。據《環中網》記者對廣州及深圳的水貨零售商進行調查發現,近年來,水貨零售銷售額每年下降幅度約為10%。
利益進步攤薄 雙方各耍陰招
“內憂外患”下,深港水貨商日子愈發不好過,因港島本土市場消費低迷,為滿足水、電、房租、員工薪酬等基本開支,港島實體店降低了折扣力度,間接提高了商品零售價。導致香港水貨商的商品售價也不得不水漲船高,再加上一定的保留利潤,走私到內地後再轉手,售價幾乎與大陸行貨相當,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讓內地水貨商“叫苦連天”。為開源節流,降低成本,內地水貨商不得不撕破臉皮,安排深圳戶籍的“水手”(水貨運輸者)入境香港,自行采購。據環中網記者調查,承擔運貨生意的“水手”,60%以上都是香港本地人,手腳勤快的每月也能拿到2萬有餘,關係著一家老小的生活。因此,在麵對內地水手如此赤裸裸的“搶飯碗”行為,港水貨商自不能坐視不管、善罷甘休,於是召集小弟(水貨商多少有些黑社會背景)鬧起了“反水貨客”遊行。
反水貨客者為“水貨” 港民牽腸煮飯大叔
據《環中網》記者現場發現,“反水貨客”遊行隊伍多由年輕人組成,而且不少身上都有紋身,據某品牌手機專賣店售貨員講,其中幾個根本就是來她們店經常拿貨的“水手”。這些混混組成的隊伍個人質素十分堪憂,為了能完成任務,按時拿到報酬,不顧公民的合法權益,對無辜路人、婦孺,甚至是孕婦、老人都推拉阻撓。雖然,遊行示威看起來很熱鬧,“隊友”也很喜歡滋事,但事實上,本島人對“反水貨客”遊行並不上心,因為他們心裏清楚這是幫什麽樣人組成的什麽樣的隊伍,相反被國內媒體報道“丟人跌份”的機場煮飯大叔反倒成為港島知名論壇高登社區的熱門話題,不少網民紛紛留言表示要去機場給大叔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