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傳奇”為改革路線打開了問題的缺口
2015-02-03 11:06:28 來源:紅歌會網 作者:孫錫良
點擊:11496 評論:21(查看)
最近,有一重磅新聞,想必大家都有耳聞,那就是十年創造萬億帝國的安邦集團,如果媒體所傳屬實,我相信,這種“傳奇”就不隻是中國的傳奇,絕對算得上世界級傳奇,幾乎很難找到與此相似的“成功”。
作為一般民眾,你沒有必要去探究背景和曆程,因為這不是一般人想得到就能掏得到的肥料,大家隻能由“傳奇”開始推及一些設想性的路徑問題:
安邦到底幹了多少實事?一個萬億帝國的形成,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實績支撐,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但是,從目前透露的資料看,安邦的實際營運完全不足以構築萬億資產平台,更多的是依靠“手法”和“擦邊球”,而能夠這樣做的人不能隻算作是人,應該定義為神人。
安邦帝國模式算不算中國改革的新常態?現 在,官方和資本力量都在談金融改革,都愛議新常態,我在琢磨,這個“新常態” 是不是把國有金融業逐步“類安邦化”? 其它產業的改革是不是也參照“安邦模 式”? 如果是,那後麵的戲就非常好看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如果不是,那麽是否可以由官方來解讀一下民眾心中疑惑的“安邦”?
我還很想問:令人看不懂的帝國模式一旦被鼓勵,中國有多少財富夠得上資本家的“周轉騰挪”? 國民再多的財富,國家再多的資產,必定可以在不長的時間內轉手易人。道理非常簡單:財富的創造速度是有限的,且呈整體性減速趨勢,不停地產生萬億帝國,必定有相關各方為其承擔義務,最後不還是老百姓買單嗎?
中國到底還有多少個“安邦”?馬雲的 富有至少還炒作了那麽些年,雖然其中也看到了高官權貴的影子,但所做的事大家總算還都是可以承認的。安邦呢?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應該可以說對它很陌生,陌 生到幾乎可以認為其不存在。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在國民心中“不存在”的事物卻在轉瞬之間樹立了“萬億帝國”的偉大形象,這裏的邏輯與結果是極難讓人理解 的。現在的問題是:中國還隱藏著多少個陌生的“萬億帝國”? 它們是如何構築的?
依法治國到底該如何定位?我一直非常 疑惑,中國的憲法很明確的規定走社會主義道路,並且強調公有製為主,逐步減少私有製成分。然而,這部根本大法好象與現實的“依法治國”並不完全接軌,正在 製定或將要製定的諸多法律法規好象全是反向而為? “安邦帝國”是屬於“法不禁即可為”的產物還是“有違現法”的產物? 頂級有關部門能給予回答嗎? 私人致富 不可怕,怕就怕私人踩著法律致富。
我不關心紅二紅三的個人行為,也不關注帝國形成的細節,我隻想問問:現有的國有資產能否躲過各類“帝國”的侵蝕?央企、省企還能堅持多少年不被混合殆盡?工農階級能從中“帝國”的盛宴中分得幾粒粥?
相關鏈接:
- 研究表明:國企改革中賤賣腐敗現象普遍
- 吳小暉執掌的安邦120億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已塵埃落定(圖)
- 南方周末就安邦保險報道道歉 稱有不實之處
- 陳毅之子陳小魯回應媒體爆料 堅決否認"是安邦實際控製人"
- 民生銀行行長被帶走 或事關安邦野蠻“入侵”
- 孫錫良:“中國糧食不安全”印象的形成原因及對策
- 習近平主持深改組會議:要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檢驗司法改革成效的標準
- 清華教授:朱立倫與國民黨的“改革開放”
- 安邦圖謀:董事長吳小暉有意擔任民生銀行負責人
- 媒體起底鄧小平外孫女婿吳小暉:安邦的“傳奇人物”

-
河南銅豌豆 2015-02-03 12:31:23應該有人厲聲大喝:中紀委哪裏去了?王岐山哪裏去了?
-
河南銅豌豆 2015-02-03 12:29:34一 聲歎息!曾詛咒某人積聚財富27個億。但如果安邦萬億財富屬實的話,豈不是小小巫見巫婆的祖師爺麽?依此對比,寶寶應屬清廉了。兩千萬為新中國捐軀的先烈 們,你們在雲層裏看見這一切了嗎?你們的血肉都變成了人家私囊裏上萬億的財富了。我不明白這麽多錢作何用途。除了密謀在中國建立共濟會分會,謀求組建一個 中國版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企盼奴役中國人民到永遠的策劃之外,還會有別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