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鼓嶺》---逛習大大當年開發的旅遊景點(多圖)

土筍凍 (2014-11-10 13:58:35) 評論 (3)



      100多年前建的鼓嶺教堂

 


《啊,鼓嶺》---逛習大大當年的旅遊項目



坐落在福州近郊,約半小時車程的鼓嶺是當年福州市市委書記習大大極力想弄起來的一個景點旅遊項目。


習大大當福州市書記時,某日在報上讀到一篇題為《啊,鼓嶺》的文章,說的是美國一個叫密爾頓的物理教授,他一生都在念叨中國一個叫鼓嶺的地方,那是他兒時隨傳教的父母一起在那裏生活,非常快樂地度過他10年童年時光的地方。


密爾頓教授去世前,已經失憶的他嘴裏竟仍喃喃著一個單詞"Kuliang",他的妻子雖然不明白它的意思,但牢牢記住了這個字音。


密爾頓夫人多次去中國尋找那個叫“kuliang”的地方,幾經周折,依然未果。後來,她認識了一個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鍾翰,鍾翰經過各種查找,終於弄清了教授一直念念不忘的"Kuliang",原來是福州近郊的一座山的名字:鼓嶺(guling), 教授說的“kuliang”是鼓嶺的福州方言發音。

 
鼓嶺是鼓山的一個支脈,海拔800多米,麵積約24平方公裏。自1901年起,曆年都是來自英,法,美,日,俄等二十多國在華洋人們的避暑勝地。他們一共在鼓嶺建了366多棟避暑別墅,是全國最早的外國人度假村。他們在山上建教堂,醫院,辦學校,設郵局,甚至在西式俱樂部“萬國公益社”邊上建有7個網球場,一個大遊泳池,把鼓嶺變成一個美麗又宜居,安靜又舒適的世外桃源,它和廬山等地並列為中國五大避暑勝地。
 
習大大讀完《啊,鼓嶺》後,感動於密爾頓教授至死未了的中國情結,及他夫人為了完成丈夫的遺願多年來所做的努力,他馬上通過有關部門聯係到密爾頓夫人當即安排她來鼓嶺探訪。


密爾頓夫人帶著激動的心情來了,她沿著當年丈夫生活過的地方走了一遍,還找了丈夫兒時的玩伴聊了他們當時一起滿山玩耍的往事,賓主皆歡。由於鼓嶺的獨特地理優勢,及它所承載著的曆史背景,特別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融入福州的曆史,習大大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應該好好保存,同時可以好好開發的旅遊景點。
 
可不知為何,該項目啟動後一直沒有按習大大的期望完成,直至他調離福建,福州鼓嶺避暑勝地依然沒有火起來。·

2012年,這位昔日福州市長已成國家領導人,他在訪美午宴上用宏厚的聲音向眾人講述了《啊,鼓嶺》的故事,使這段中美友誼佳話更為傳奇。自然,鼓嶺從此名聲大噪。

 
今夏我回國,陪母親去南京揚州遊一圈回涵江後,便是我和福州的閨蜜們相聚共遊的時候。雖然她們倆個早已去過鼓嶺,她們還是很積極地陪從沒去過鼓嶺的我再上鼓嶺。那是八月初酷暑時節。
 
那天是周五,正是很多福州人開車上鼓嶺度周末避暑的時候,客棧爆滿,宿費比周日也貴出一倍。磨磨蹭蹭的我們直到快傍晚才出發,到山上夕陽正下,客棧門口的欄杆已鍍滿黃燦燦,溫溫柔柔的陽光,好拍照的我們緊著站進那柔光裏搶拍了一番,讓隨我們一道來的那個90後小女孩看得愣愣的,甚是不明白這幫老阿姨們為何如此酷愛拍照,還那麽喜歡不厭其煩地把自己拍進去。。。
 
很快,太陽就被我們折騰沒了,意猶未盡的我們便順著山道往坡下的農莊遛去,路過一個專賣當地新鮮山果的小農產品市場,看到很多我平時從沒見過的水果,也第一次看到生鮮的羅漢果,味道好極了,後來下山時買了好多帶走。沿途,看到不少農家菜的小飯莊,瑤美女說我們先去看看鼓嶺保存的最好,也是最早的“宜夏別墅”,及那個教堂後再來品嚐鼓嶺的農家菜。
 
鼓嶺的房子都是石頭砌的,100多年前那些洋人上鼓嶺都是坐竹轎椅讓二個挑夫一前一後沿著古石道,登3000餘米路程抬上山的。現在上山的路是解放後修的小水泥路。
 
走過村裏那長長的石頭路,我們來到村口著名的雲柳杉公園。天已昏,仍有車源源不斷開進山,因為道不寬,車輛時有堵塞,我們得貼著路沿避車。瑤說以前來鼓嶺的人隻有現在的幾十分之一,目前還隻是福建人,大部分還都是福州當地人跑來鼓嶺避暑,如今因為習大大,估計全國人民很快也要來了,到那時候不要說堵車,恐怕連人都寸步難行。
 
更不要說那個正在籌拍,準備參加國際大賽,根據《啊,鼓嶺》故事拍攝的電影出來後這裏會是一番什麽擁擠境況?
 
教堂和別墅雖然已有100多年的曆史,看上去還是非常結實美觀,宜夏別墅裏有十餘間大大的房間,功能齊全。教堂也蓋得很有氣派。雖然當時是就地采石,但全是用人工蓋出的這麽大的一個教堂,這在100多年前也是一件蠻了不起的事。
 
看完教堂,從彎彎繞繞的石頭小路裏轉出來後,我們坐在小吃街的小樓上,俯瞰滿嶺的燈火和漫天的星星,吃鼓嶺的農家菜,聊閨蜜間的話題。。。人生處處是美好啊!
 
即使在炎夏,鼓嶺的夜晚,氣溫非常涼爽,家家戶戶皆無需空調。飯後,我們一行悠悠漫步在嶺中小道上,聽瑤美女給我們講鼓嶺的故事,她熟門熟道地帶我們進了一家看上去很幽靜的客棧大院子,撿一處臨崖的石椅坐下,涼涼的風隨即迎麵拂來。。。瑤說你們先坐著,我進去問問看,是否有觀景房,明天我們可以搬來這裏,這兒景色更美。
 
望著她快速消失在夜色裏的高挑身影,想著她對朋友一貫的熱忱和周到,哪怕在自己身體欠佳的情況下,她想的仍是朋友們的事。。。我感動。人的一生中可以有許多朋友,有的可以一起吃飯聊天,有的可以一起旅行,有的可以一起做事,有點可以一起分享秘密。。。很多時候,不同的朋友隻能具備一種不同的“朋友功能”,而瑤和曦,卻具有以上所有的“朋友功能”,我好lucky!
 
不知是因為鼓嶺的空氣太好了,還是因為我的心情太好太放鬆了,那晚我睡得又香又沉,連下半夜2點多,一夥沒有公德的遊客在走廊大喊大叫地回他們的房間把瑤她們全吵醒了我都渾然不知,鼓嶺真是一個可以叫人沉睡的好地方啊!
 
次日一早,我們去逛鼓嶺古街,萬國益社,老郵局等景點,在美美地搓了一頓真正的鼓嶺農家菜後,又轉到百年老遊泳池畔的茶屋品了一會兒鐵觀音,還不忘在門口的薰衣草地裏“故伎重演”地互相哢哢了一番。
 
天開始灰蒙,要下雨了。天氣預報說晚上有大暴雨,曦說我們得趕緊下山。瑤說雲柳杉公園上麵有一條繞嶺棧道,有一個多小時的道程,可以看鼓嶺全景,。這次看來沒時間去了,留個念想,下次來再去吧。
 
下山時,雷電交加,暴雨如潮水般傾天而倒,回程之經曆堪比“抗洪抗險”。。。山體邊,時有滑石,窄窄的山道,嚴重堵著冒雨上山與冒雨下山的車輛,長長的,誰也過不去,俺再次“杞人憂習大大。。。開發的這個景點”:這個路況不趕緊解決的話,到時你的全國人民都湧來的時候,恐怕真隻能望嶺興歎,高呼:“啊,鼓嶺!”了。
 
主要,我還想來鼓嶺,還想來睡那吵不醒的香覺 ,走那段風光無限的棧道。。。



     1901年最早建的宜夏別墅



    鼓嶺郵局---是當時中國最早的夏季郵局


                       鼓嶺古街裏的老樓




    去茶屋喝茶


   鼓嶺農貿小市場




90後小美女在萬國公益社門口

          
      
       萬國公益社後麵的城牆



萬國公益社後院---善舞的曦站姿總是那麽美!與牆門裏的那片綠美麗相襯

俺也與綠襯一個----一半黃,一半綠(夏秋之色)

     我們是閨蜜!---我與瑤,曦在萬國公益社後門
 

   我和牆---單獨的:))


  

   在茶屋門口的薰衣草裏

==============================

有關鼓嶺的詳細 info:

http://baike.baidu.com/view/1800893.htm

 

圖文:版權土筍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