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刪卜易》共有兩篇《序》和一篇《卷首語》。不同的版本編排有所不同,有的隻有一個《序》,有的缺少《卷首語》,有的版本《序》和《卷首語》完全都沒 有,很是可惜。這三篇短文都非常精煉,信息含量很大。三篇文章提綱挈領地描繪了易卜和《增》書的來龍去脈及斷卦原則,使初學者有居高臨下,盡收眼底之感, 值得學易者反複精研。
序一
時
蓍草圖(圖片來自網絡)
注解:
1 揲—shé: 古代數蓍草以占卜吉凶。
2 蓍--shī: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製香料(通稱“蚰蜒草”、“鋸齒草”)。古代用其莖占卜,如“~龜”。
3 帙—zhì 書、畫的封套,用布帛製成。
4 亟—jí 急切.
5
6 龜卜:最早的方法,遠古時代,已失傳。殷墟甲骨文即是龜卜存在的直接考古證據。
7 蓍占:因記錄於《係辭》,其方法得以保存至今。
8 銅錢卦:漢朝京房發明,老師焦延壽是《易林》的作者。
9 康熙庚午年:康熙29年,即16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