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空難,死了很多的書畫家 和 IT人

楊子 (2014-03-09 18:08:52) 評論 (9)

三月八日淩晨,馬航的一架波音777航機不見了。現在人們仍把叫它“失聯”,多希望裏麵的“失蹤者”還能活著回來。願望美好但現實殘酷。三天了,機入大海,一切都成了渺茫。因此我還是用通常的詞匯,“空難”。在此,向所有空難者祈禱。

我們知道,馬航MH370失聯航班載有227名乘客和12位機組人員,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這239人中有154名中國人,其他是外國人:38名馬來西亞乘客,12名印度尼西亞乘客,7名澳大利亞乘客,3名法國乘客,4名美國乘客(包括一名嬰兒),2名新西蘭乘客,2名烏克蘭乘客,2名加拿大乘客,1名俄羅斯乘客,1名意大利乘客(說是護照被偷的),1名荷蘭乘客,一名奧地利乘客(說是護照被偷的)。
 
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中國失去了很多的優秀文化使者:有24位是中國的畫家書法家。其中有1位是新江畫家、老師江阿普拉。說3月5日,他們一行24名中國畫家組成了藝術代表團,到吉隆坡參加“中國夢·丹青頌”的書畫交流會。
  
再次,這次空難中失去最多的行業人員,是科技使者:IT與通訊人員。--- 據統計,機上乘坐的IT人員、通訊人員,多達29位。
他們是:工信部安全中心2人、中國電信1人、華為2人、中興通訊1人、IBM中國1人 、飛思卡爾集團22人。

這反映了,在中國加大文化交流、輸出產品的同時,中國的通信業和IT業正大步走向海外市場。

涉及出事人員最多的是飛思卡爾公司,位於天津西青經濟開發區。飛思卡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有22名員工乘坐了本次馬航失聯班機。其中中方人員6人,均為工程師,多是80後;另有16名經理級別的馬來人及美籍人。

其次是工信部安全中心2人:張建武、王永剛。 張建武博士是去馬來參加會議。
華為公司2人:梁旭陽,華為南太平洋無線解決方案部;田軍偉,華為馬來投標共享中心人員。

中國電信國際部1人:張華蓮,國際部的一位女處長。是到馬來參加國際海纜合作簽字儀式。與張建武、王永剛同行。
IBM中國有1人。

中興通訊1人:栗延林。

在中國IT業通訊業向外發展的同時,各種安全風險接踵而來。在此為他們祈福祈禱。


曆史上也曾發生多次IT人員遇難事故:

2005年10月23日,一架尼日利亞波音737客機從拉各斯前往該國首都拉布賈的途中失事,3名華為外籍員工不幸遇難。

2007年5月5日,肯尼亞航空公司一架載有百餘人的客機從喀麥隆的杜阿拉機場起飛後墜毀,機上遇難的1名中國乘客,就是華為公司駐喀麥隆市場的產品經理劉勝,工作主要是在喀麥隆和南非進行市場拓展。

2009年,法航一架空客A330客機在大西洋海域上空失蹤。客機上共有216名乘客和12名機組成員,其中包括中國乘客9人,其中一名是華為的27歲員工禚家春。

2008年8月31日,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確認有自己的兩名中國工程師8月29日在巴基斯坦的西北邊境省失蹤。這兩名中國工程師負責中興通訊的項目分包。29日乘車前往西北邊境省的下迪爾地區進行業務檢查時失去聯係。同時失蹤的還包括隨行的一名巴基斯坦司機和一名巴基斯坦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