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周保中評價的玄機
再有一個多月就是周保中將軍的生日了,他的生日是1902年2月7日。
關於周保中將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立下的豐功偉績不用我來說,最近黑龍江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趙俊清著的《周保中傳》,洋洋灑灑66萬字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更重要的是周保中給後人留下了一部抗日遊擊日記,那裏記錄了他從1936年一直到光複後的心路曆程,也記錄下了像八女投江那樣風采照人的英雄群體,沒有他的日記有些曆史是無法還原的。趙俊清說周保中是曆史學家確實不為過。作為後來人應該感謝前輩們留下的文字,這些文字是用鮮血寫成的。
我在這裏想說的是作為東北抗日聯軍後期的著名將領,周保中的命運也和東北抗日聯軍的命運一樣,到1945年已經基本畫上了句號。這支部隊雖說是共產黨領導的部隊,可他並不是井岡山下來的,他曾經由王明領導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領導過,再後來並入了蘇聯軍隊。
毛澤東對共產國際曆來是有看法的,對王明把持的那個時期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就更有看法了。
中共曆來是講山頭的,何況你們是吃著洋麵包,穿著大皮靴回國的,在那些土八路的眼裏,你們沒有經過延安整風,你們不是毛路線上的人,是靠不住的。你們就是二毛子,就是異類。想要融入革命的大家庭裏很不容易。而那些當年跟著楊鬆到了延安的抗聯幹部基本都得到了重用。
一開始毛對周還是十分信任的,解放戰爭時期,周保中為中共占領東北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點毛是心知肚明的。但禁不住抗聯內部有人亂打小報告,說在中國“南有毛澤東,北有周保中”,有的人還誣陷他在東北想搞“獨立王國”,這樣一些要命的話傳入曆來帝王思想嚴重的毛澤東的耳朵裏其後果就可想而知了。看來周保中將軍沒有經過延安整風確實不知道延安整風其實整的是人的道理,吃洋麵包的人確實整不過土八路,王明、博古、洛浦等等一個個都被掀到了馬下,在中共的體製內按規矩辦事是不行的。
再加上已經回到了國內,你還保留著電台,你還和蘇聯保持著聯係就更犯了大忌了,難怪高崗、林彪等人不滿了。高、林兩人那時可是毛的親信。
1949年5月10日毛澤東接見了周保中。5月14日毛澤東以中共中央的名義起草電文給東北局並告林彪、羅榮桓、譚政,中原局電,通報毛澤東、朱德同周保中談話精神。據《毛澤東年譜》一書記載,毛澤東的談話內容是:“抗聯幹部領導抗聯鬥爭及近年參加東北的鬥爭是光榮的。此種光榮鬥爭曆史應當受到黨的承認和尊重。但抗聯同誌在過去的工作中亦和黨內其他各地從事革命鬥爭的同誌一樣,是難免有缺點和錯誤的,應該著重檢討自己過去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借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以便今後更好地為黨工作。上述估計,適用於周保中同誌及其他一貫地執行黨的路線的抗聯同誌。我們認為應根據上述估計對周保中同誌予以積極的幫助,啟發他去掉某些包袱和片麵性,這個同誌會有更大的進步。”毛澤東的這段話充滿了玄機,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一時讓人麽摸不著頭腦。盡管肯定了抗聯在抗日鬥爭和奪取東北時有功,但是也和“其他各地”一樣有缺點錯誤,這裏“其他各地”應該指的是馮白駒的瓊崖縱隊,指的是內蒙的烏蘭夫等等。
現在看來,周保中被調離東北一是和高崗等尿不到一個壺裏是一個重要原因,二是和毛對他不信任有關,畢竟毛認為周是一個有缺點錯誤的人,一個有某些包袱和片麵性的人。周保中離開了東北這個是非之地,也是因禍得福,再加上離世比較早,否則還不得像馮白駒那樣戴上“地方主義”的帽子,或者在文革中被戴上“蘇修特務”的帽子,像馮仲雲那樣被整死在監獄裏。
一切皆有可能。
以上是我在讀《周保中傳》過程中的一點感想。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