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蓋景超
一、酵素不足是健康的第一殺手
上世紀初人類發現了維生素,之後又發現了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人類才意識到酵素是最重要的營養素。目前國內對維生素,微量元素的介紹比較多,認識得也比較深刻,但對酵素的介紹和認知還是一片空白。有的專家說:“中國人的健康認知水平,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我認為我們跟國際上的認識差距,就差在對酵素的認識上。
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阿瑟·科恩伯格說:“對我們的生命而言,自然界中再也找不到像酵素那樣重要的其他物質。DNA本身是無生命的,它的語言冰冷而威嚴,真正賦予細胞生命和個性的是酵素。它們控製著整個機體,哪怕僅僅一個酵素的功能異常都可能致命。”“酵素在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裏,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生物體,它們頑強,但卻對生存的環境十分敏感。酵素的本領可大了,人類本身缺少酵素幾乎無法生存,酵素可以為化學家服務,製造、合成很多極為特殊的物質,如特殊的藥品、食品等等。”
人的生老病死都與酵素有關,人體中的酵素量和活性決定著我們的健康與壽命。酵素,它是營養新概念,治病新療法,養生的核心,也可能是解決現在人健康危機的唯一解決手段。
大量的科研結論表明:身體的酵素耗損與老化之間極為密切的關係,每個人出生時體內的酵素都是充足的,像一塊嶄新的電池,你愈快耗盡你的能量,壽命就愈短,在我們一生中有大量的酵素都被隨意地浪費掉了,烹飪食物,精加工食物,以及食用酒精,藥物及垃圾食物等,無酵素的食物就會過多的消耗我們體內的酵素,經常感冒,發燒也會消耗我們的酵素補給。當身體處於如此脆弱,酵素不足的狀態時,就會有癌症,肥胖,心髒病或其他退化問題的首選目標。以這種殘害身體的方式生活通常會遭遇中年死亡的悲劇。酵素可以說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質,所有的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酵素的缺失或者不均衡引起的。
人類已經進入了酵素缺乏時代,可我們卻渾然不知。國外最新的科學定論:酵素不足是健康的第一大殺手,這是根據豪爾博士50年的研究,包含了世界上超過700個研究所得出的結論 .“酵素不足”殺死的人超過了艾滋病,癌症,心髒病,糖尿病和意外事故數量的總和。
這些研究所得的結論是,所有的疾病,從輕微的感冒到癌症,都有一個總的根源----“酵素不足”。當體內的酵素水平升高了,所有的疾病就消失了。反之,當酵素水平減低,疾病又會出現,甚至致命。
當我們認識了酵素以後,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一個人生病,無論是因為什麽,人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應該是體內酵素出了問題。如果相關的酵素能在第一時間處理掉病因,並保持體內酵素的平衡,那麽這個人壓根就不會得病了。
二、酵素——我們認識晚了
如果世界沒有了它,那麽種子將不會發芽,水果將不會成熟,樹葉也將不會改變顏色,世界將不存在生命。可目前大多數都不知道它,它就是酵素。
今天我們就請酵素英雄從幕後走到前台來,讓大家認識了解它。酵素最早是從發酵的酵母菌中發現的,歐美國家稱之為酶,而日本等國家稱之為酵素。由於“酶”同真菌中的“黴”同音,為了圖吉祥,日本把“酶”稱之為酵素。酵素與酶一般是這樣區分的,酶的整體稱之為酵素,而把酵素整體中的一員稱之為酶。
酵素是存在於活的生物當中,是以蛋白質為載體,具有觸媒作用的生命力。
我估計人體中有幾萬種酵素,目前已發現5000種,如果人體是一個大的化工廠,酵素就是觸媒作用的生命力。它參與了我們生命過程中的一切活動,如消化,吸收,循環等,在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酵素的存在,成千上萬的它們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
生命就是各種酵素作用的一係統,所謂的生命現象就是各種酵素作用的總表現。這樣說比較抽象,簡單地說,在我們的生命的每一刻,酵素都在發揮著作用,在體內那些許許多多微小的酵素,幫助我們身體發生著各種化學反應。酵素是我們體內最重要的生命要素,它同空氣,水,食物一樣重要。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我們身體的各種機能都需要酵素參與。我們的呼吸,咀嚼,飲水,吃東西,消化食物都離不開酵素。離開了酵素我們身體中的細胞,組織,器官,係統都不能正常工作,我們不能思考,呼吸,拿東西,看報,吃飯,說話和聽到電話的鈴聲……
既然酵素這麽重要,大家都不知道,其原因是什麽呢?1946年過姆納發表“酵素的本質就是蛋白質”因而獲得諾貝爾獎,結果產生了“攝取蛋白質就可以攝取到酵素的誤解”,扭曲了酵素的本質,再加上巴布金教授提出“酵素可以無限製造出來”的錯誤理論,使人類對酵素的認識晚了。美國醫學博士艾德華·豪爾用了50年的時間研究了酵素,出版了名著《酵素營養學》推翻了這個觀點,提出了酵素營養,食物酵素,酵素胃,消化酵素適應性分泌法則等完整係統的理論。成為世界上酵素研究的權威,被後人譽為“酵素之父”。1985年豪爾博士說,人類對酵素的認識晚了50年。
目前發達國家像德國,日本,美國,人們對酵素的認知,就像中國人知道鈣一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看來普及酵素知識刻不容緩。
我們一定要有這種新的健康觀念,在享受烹飪食物給我們帶來樂趣的同時,要每天補充植物酵素。為了健康,一定要把每天補充植物酵素像每天鍛煉身體一樣,當成一種習慣。
三、揭開酵素--神秘的麵紗
我們都知道,人體必須攝取充足,均衡的營養才能健康,但卻不知所有的營養素必須靠消化酶的工作才能變成人體能夠吸收的“直接營養素”;而更多的人不知道,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一樣要靠代謝酵素工作才能夠與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相結合,製造出我們的血液,骨骼,組織,器官等。科學家更發現,體內白細胞殺菌,肝髒與腎髒排毒器官之所以具有排毒作用,也是靠酵素直接或間接的工作來完成分解作用的.所以酵素不足,會使人吸收的營養大打折扣,體內的排毒功能也失去效用,健康出現障礙。
酵素同營養素是什麽關係呢?打個比方來說,蓋房子,得有鋼筋,水泥,木材,磚,瓦等原料,可這房子能蓋起來嗎?關鍵你得有蓋房子的工人。沒有工人,原料永遠是原料。酵素就相當於工人,營養素就是原料。
現在稍有保健意識的人,經常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這是對的。可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國外把維生素,微量元素稱之為輔酵素,它輔助誰呢?國外有幅漫畫很形象說明彼此之間的關係,一個工人左手拿著扳子,右手拿著螺絲刀。如果工人是酵素的話,維生素,微量元素就是手中的工具,沒有酵素的話,補充再多的維生素,微量元素也沒有用,它不能發揮作用。
當代健康的主題就是營養素+酵素=健康!吃什麽都要吃酵素。你知道嗎?
酵素根據來源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大類。內源性酵素是自身產生的酵素也稱潛在酵素,它是酵素的原型。外源性酵素指的是生鮮食物當中含有的酵素,豪爾博士稱其為食物酵素。隨著科研的深入,我們對酵素又有了新的認識,腸道的細菌也是酵素的重要來源,現在已經知道的5000種酵素,其中3000種是腸道細菌提供的。而菌群失調或者殺菌也是酵素缺乏的另一重要原因。
酵素根據功能分為三大類,食物酵素,消化酵素,代謝酵素。
酵素是肉眼看不見的活性物質,在顯微鏡下的酵素呈無色透明,多角形的水晶體狀,猶如一列火車,功能各異的酵素像車廂連接在一起,在血液中流動,或進入細胞,或進入內髒,它們在人體中擔負不同的角色。酵素雖小,威力極大,它賦予萬物生存的力量。無論是一滴眼淚,一口唾液,一滴血液或是一個細胞,都有酵素的存在。若把細胞看作工廠,酵素就是工廠的工人。有的擔任同化工作,有的擔任異化工作,有的擔任裂解工作,有的擔任異構工作,有的擔任氧化工作,還有的擔任還原工作,它們在細胞工廠裏從事流水線的工作,各盡其職,各負其責,缺一不可,某權威機構曾作過一項調查,發現動脈中有98種獨特的酵素在運作,每一種還負責不同的功能。肝髒則有500多種酵素在作用。未曾有人調查出要使心髒,腦,腎髒等器官正常運作需要多少種特殊酵素。良好的健康取決於所有代謝酵素能完美運作,因此我們必須確保身體能夠在不受任何幹擾的情況下製造足夠的酵素。出現短缺現象時可能代表某種警訊,許多時候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現代的研究結果說明,我們所有活動都需要酵素,甚至連思考都需要某種酵素活動。
生命的本質就是酵素,然而科學上對酵素的了解還處於“嬰兒期”階段,酵素成為破解生命的最後一道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