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素質小侃:亂扔垃圾 隨地吐痰與諾貝爾和平獎

浪寬 (2010-10-08 12:33:05) 評論 (55)

國人素質小侃:亂扔垃圾 隨地吐痰 與諾貝爾和平獎

國慶節期間看到一篇帖子,描述國慶節時天安門廣場的遊客們不守秩序,隨地亂扔垃圾,因此得出結論,中國人素質太差。我由此聯想到,當初世博會時,也要很多類似的言論。一句話,中國人民素質太低、沒有修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排隊夾塞等等陋習改不了。我對此類觀點一直不敢苟同,但一直沒有進行反駁。今天得知劉曉波先生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因而也就有了寫這篇文章的衝動。

很久以前,我們曾為隨地吐痰而煩惱,不要說農村了,就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馬路就是痰路,騎著自行車走一路,你會發現,根本就找不到一片沒有痰跡的馬路。記得當時大學的一位老師形容,在中國要想讓人不隨地吐痰,光有痰盂都不管用,而要有痰溝才行。那是我第一次聽到“痰溝”這個詞。後來,好象出台一個管理法,隨地吐痰會被處罰。我自己不知道這個處罰是否有效。但有一點我是很清楚的,就是在幹淨的樓道,在高檔一點的商店,在鋪有地毯的賓館,沒有人願意去隨地吐痰。尤其到了美國,不管以前的文化教育背景,大家一律改掉了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連農村大爺、大娘也不甘落後。

這讓不禁讓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麽人在換了一個環境,他的行為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也第一次讓我明白一個道理,所謂中國人素養差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人的素養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有如此神奇的飛躍。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環境給個體的壓力,當然處罰是壓力的一種,但不如自覺的壓力來得有效。

還有一個同等重要的原因,就是環境給個體提供的方便。要讓人們不隨地吐痰,那就必須有一個可以吐痰的地方。我們知道,在美國,到處都有洗手間,而且還有免費的手紙,這對那些經常需要吐痰的人來說是莫大的方便,因此就沒有必要隨地吐痰了。以前在中國的時候,出門在外上廁所是一件挺頭痛的事,大街上如果沒有公廁,那是一間很絕望的事。而在美國,任何一個快餐店,任何一家超市,任何一個商場,絕大多數的加油站都是有洗手間的,而且你去用是不會被盤問,更不會被擋在門外。當然,中國這些年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不過有一點一直到現在還讓我耿耿於懷:兩年前在上海浦東機場,竟然在候機廳裏沒有洗手間,要去洗手間要下樓梯,電梯也不讓用。

亂扔垃圾也是如此,如果垃圾箱到處都能找到,而且很整潔,經常有人清理、打掃,人們沒有理由不把垃圾投進垃圾箱內。問題是,很多地方,要麽垃圾箱少得可憐,要走一大段路才能找到。由於中國人那麽多,垃圾箱很快就滿了,可有沒有人及時清掃,於是很多人就會覺得,反正也是要扔到外麵,在哪兒扔還不一樣?更有甚者,夏天熱,細菌繁殖快,垃圾箱邊臭氣熏天,群蠅亂舞,蛆蟲翻滾,誰還敢接近?

中國人排隊喜歡夾塞也是有傳統的,不管是在食堂打飯,上公共汽車,還是買火車票都要找熟人,能夾塞就夾塞。夾塞後的收獲,那是有一中成功的喜悅的,不會有任何內疚。初到美國時,對這裏的習慣不了解,衝著櫃台就去,扭頭一看,發現一大堆人用奇異的眼光看著我,我這才明白,大家原來在離櫃台5米遠的地方排著隊呢。後來學會了,每次要先環顧四周,問一問別人是不是在排隊。

好在美國因為人少,很少有需要排長隊的。人多的地方,管理也很到位,讓你想插隊也無門。比如用隔離欄把你隔離開,隻有一個進口,就是一個很高的高招。我初來美國時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我們聰明的中國人沒有更早的使用這個辦法?

美國還有一個管理辦法是自己取號碼,每個人來了,先取個號碼,這樣誰先誰後一清二楚,沒有任何夾塞的空間。唯一不好的,是這個辦法比較限製你的自由。因為你要是去了洗手間,而正好叫到你的號,你不在,你就白等了。想當初去移民局,一等就是一天,真是辛苦異常!美國的管理,還時時體現出公平。比如,你今天來晚了,他們在下班前沒法把你的事辦完,那麽你收到一張“優待卡”,下一個工作日來,你就不用再排隊了。

由此,我聯想到當初在國內為什麽大家要爭先恐後。食堂買菜要爭上遊,那是因為,晚一步就可能吃不上自己想吃的燉排骨;買火車票要搶先,因為晚一步就可能買不到票,或沒有座位;上公共汽車不擠,可能永遠也上不去……真的,擔心的事太多了,真希望現在不再是這樣了,以後永遠不要這樣了。

說了這麽多,無非是想說,中國人不是素質低、修養不好,而是被環境所迫。中國人太多太多,一讓什麽都輪不到了,讓人家如何禮讓?中國的管理水平落後,各方麵的基礎設施跟不上,抑製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麵,而讓自私的一麵完全暴露出來。

說到美國人,他們的素質也不是就那麽高,有一點觀察可以佐證。美國人乃至其他西方人,他們雖然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但他們卻是臭名昭著地隨地亂吐口香糖。在大街上走道,你的鞋底會粘上一片粘糊糊的玩意兒,很不好去掉。有一次,我去一個中學,發現那馬路上斑斑點點,不知何故。後來才知道,那是口香糖給大地留下的傷痕。口香糖已經成為西方的環境公害,以至於有些地方杜絕嚼口香糖,也有人發明不粘口香糖,還有商家開發高效清理口香糖的工具。

所以,我們不要妄自菲薄。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是如此,得諾貝爾獎以及與民主世界接軌又何嚐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