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而言,一個人要改變環境,要先認識到自己影響力的範圍。Stephen Covey’s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就有一段精彩的討論。他畫兩個同心圓,裏麵的小圈是一個人影響力的圍(circle of influence),外麵的環狀區域是一個人關心的範圍(circle of concern)。要發揮影響力,就不能把精力浪費在關心的範圍,因為這樣做會縮小自己影響力的範圍。以王醫生的例子,他可能真心關心病人,看不慣其他醫生護士診療不力。然而,這件事不在他影響力的範圍內,把精力浪費在這裏,他的影響力果然消減,連醫生都當不成了。
文中引用Stephen Covey’s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中的“影響力的範圍“,很形象,我要好好地再看一次這本書. ^_^
另外,我在看博主推薦的Carnegie's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文中提到的Principle(such as 1. Don't criticize, condemn or complain. 2. Give honest, sincere appreciation. 3. Arouse in the other person an eager want.)
具體而言,一個人要改變環境,要先認識到自己影響力的範圍。Stephen Covey’s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就有一段精彩的討論。他畫兩個同心圓,裏麵的小圈是一個人影響力的圍(circle of influence),外麵的環狀區域是一個人關心的範圍(circle of concern)。要發揮影響力,就不能把精力浪費在關心的範圍,因為這樣做會縮小自己影響力的範圍。以王醫生的例子,他可能真心關心病人,看不慣其他醫生護士診療不力。然而,這件事不在他影響力的範圍內,把精力浪費在這裏,他的影響力果然消減,連醫生都當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