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與神對話》中的婚姻關係解說
《與神對話》中的婚姻關係解說
2009-11-01 16:56:38
這裏的咖啡杯杯用心而來,貨真無價。新浪同名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zhenni
最近在看《與神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God ),是由 Neale Donald Walsh 所著,他曾一度失業、婚姻失敗、窮困潦倒,沮喪之極。像許多人一樣,自己排解不開就去質問老天:為什麽我要忍受這麽多痛苦?為什麽我的命運多舛?
他原本做過報紙編輯,擅長文字工作,所以他的抱怨和喝問不僅僅用口頭表達,還用筆和紙寫了下來。那次就在他發泄完畢準備離開桌子的時候,他的手不受控製地在在紙上寫下來這麽一句話”“你是真的想要這些問題的答案?還是僅僅是發泄?”
他嚇了一跳,不知是自己的手有毛病了還是腦子出問題了,震驚之餘,他猶豫著還是寫下了:“兩者都有,主要是發泄,如果這些問題有答案,我TM的很樂意知道。”
他的手又不受自己控製地開始寫字……
這就是這本書的由來,他陸續寫了十年,出版了五本書,都叫作《與神對話》,由他提出問題,神來回答。
書裏麵的問題由最初他最關心的工作、成功、婚姻、命運等等個人問題漸漸向國家、政治、教育、體製等社會問題擴展,最後進入神的本質、人的本質、生命的本來麵目等等靈性方麵的探討。無論你是否相信這些答案真的由“神”而來,這套書中確實處處充滿了智慧,引人思考,發人深省。
這套書讀到後來,很多回答我已理解不了,那種感覺如同讀佛教經典《金剛經》裏麵的一些文字一樣,文字都能看明白,卻是無論怎麽樣都理解不透。我知道那是因為自己智慧不夠的緣故,當你沒有達到那種境界的時候,聖者無論怎樣費盡心機,舉例旁證,都不起作用。
我祈望,隨著智慧的開啟,慢慢可以理解。
下麵摘錄第一本中“正確的婚姻關係”一章裏的一些文字與大家分享。我剛看這一章時如同 醍醐灌頂 般,以前模模糊糊的一些認識一下子就變得清晰明了,不由得感慨,神真是神啊!透徹啊!
當人類的愛情關係失敗(除了就人類的說法而言,關係永遠不會真正失敗,它們隻不過沒產生你想要的東西),是因為人們為了錯誤的理由進入關係。 大多數人進入關係時,著眼在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麽,而非他們能放進去什麽。
關係的目的是,決定你喜歡看到你自己的哪個部分“顯出來”,而非你可以捕獲且保留別人的哪個部分。
就關係——並且就整個人生——而言,隻能有一個目的:去做,並且去決定你真正是誰。
你說,你本來“一無是處”,直到有位特殊的人物到來,這雖是很浪漫的事,但卻不是事實。更糟糕的是,這是將不可置信的壓力加諸別人身上,令他做所有各種他本不是的東西。
為了不想要“令你失望”,他們非常努力的試圖做些什麽,直到他們再也做不下去了。他們不再能完成你對他們的描繪,他們不再能扮演好你派給他們的角色。於是憎恨累積起來,憤怒隨之而至。
最後,為了要救他們自己(以及那關係),這些“特殊的他人”( special others )開始重新要做回他們自己,較為按照他們真正是誰去行動。這時,你說他們“真的變了”。
而現在你說你的“特殊的他人”已進入了你的人生,你覺得完整了,這非常浪漫。然而,關係的目的並不是有一個能令你完整的人;而是有一個你可以與他分享你的完整的人。
這兒就是所有人際關係的矛盾所在:你並不需要一個特定的他人,來使你完全地體驗你是誰 ,但是……沒有另一個人,你卻什麽也不是。
這既是人類經驗之神秘與神奇,又是挫折感和喜悅之處。要想以一種有意義的方法住在這矛盾內,需要很深的了解和完全的甘願,據我觀察很少人能做的到。
你們大半的人都是帶著滿懷期待、充滿性能量、一顆及其開放的心,及一個喜悅、熱忱的靈魂進入你們“關係形成”的歲月的。
在大約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大部分的人是更早而非更晚),你放棄了你最大的夢想,擱置了你最高的希望,而安於你最低的期望上——或根本一無所有。
這問題是如此基本、簡單,然而又如此悲劇性地被誤解:你最大的夢想,你最高的想法,及你最喜愛的希望,都是與你摯愛的別人 ,而非你摯愛的自己 有關。
如果你無法愛你的自己,你便無法愛別人。許多人犯了一個錯誤,他們經由愛別人來尋求對自己的愛。當然,他們並沒覺悟到自己在這樣做,這並非一個有意識的努力,這是在心裏進行的。心的深處。在你們所謂的潛意識裏。他們想:“如果我能愛別人,他們也會愛我。然後我將是可愛的,而我能愛我。”
那就是你們為何永遠無法真正的、單純的愛上別人的原因。因為你從未真正的、單純的愛上你自己。
真理是:
你為你自己做了什麽,你便是為別人做了什麽。你為別人做了什麽,你就是為自己做了什麽。
建議 你將自己放在第一位。
決定什麽才是對你最好的,你需要先決定你試圖去做的是什麽。這是許多人忽視的一個重要步驟。你“想做”什麽?你在人生中的目的是什麽?
對大多數人而言,愛是對需要滿足( need fulfillment )的一個反應。
每個人都有需要。你需要這個,另一個需要那個。你們倆都在彼此之內看到了一個需要滿足 的機會。所以你們同意一個交易。如果你給我你有的東西,我便給你我有的東西。
它是個交換。但你們不說出真相。你們不說:“我和你交換很多。”你說:“我愛你很多。”然後失望便開始了。
如果你在人生中想要保證,那麽你便是不要人生 。你要的是排演一出已經寫好的劇本。
人生,就其天性,是無法 有保證的,否則就喪失了它所有的目的。
好句子太多了,字字珠璣 , 我 都恨不能將整個一章都貼上來。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看吧。 讀懂了這套書,看世界看人生的眼光一定和以前不同。 把這套《與神對話》鼎力推薦給大家。
wh_fish 發表評論於
2010-03-11 11:43:38
These books are better than the one you mentioned: Finding God by Larry Crabb, Disappointment with God by Philip Yancey, and the classic Your God Is Too Small, by J. B. Phillips.
我愛珍妮 發表評論於
2010-01-20 18:52:09
Most people do not know themselves.
faith4316 發表評論於
2009-12-09 21:53:14
主內的弟兄姐妹:
要小心這本書。我沒翻幾頁就看到 ”神說:我不在乎你們做什麽。孩子在外邊玩,父母很在意他們玩什麽嗎?“
這個神好像和《聖經》中的神不太一樣唉。
fenny003 發表評論於
2009-12-01 11:05:32
最近比較迷茫,非常感謝真妮推薦這本書,我很喜歡
fenny003 發表評論於
2009-12-01 11:04:23
回複huangwenqi的評論:
謝謝你給的鏈接
huangwenqi 發表評論於
2009-11-29 15:36:36
http://www.jysls.com/down-97090-207599.html
從網上找了個下載鏈接。
huangwenqi 發表評論於
2009-11-29 15:17:28
又是一個神跡的體現,感謝主!
蔡真妮 發表評論於
2009-11-05 06:10:55
回複Akira99的評論:
很高興你從中受益,這書的確幫助我們更透徹地看待世界和我們自己。不是我翻譯的,國內已經出中文版本了,我是從網上下載的。
Akira99 發表評論於
2009-11-04 21:14:09
Sorry forgot to say: Thank you for your translation
Akira99 發表評論於
2009-11-04 21:13:02
I agreed the author's standpoint, God is in you, and you are God. I strongly agreed with you that it is not a book about religions, it is a book helping you self grown up. People who read this book need some "Wu Xing"
Akira99 發表評論於
2009-11-04 21:09:24
thank you for your suggestion. I bought the book, read 3 times the part about "relationship", it is really helped me understand why I was fail from my relationship. I loved the book, going to buy the rest of 4 books Xie Xie Zhen Ni again.
盈袖2006 發表評論於
2009-11-03 07:51:02
由於人的罪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偏離了原來神造的樣子,聖經就是教人如何重新建立關係,與神的關係,與鄰人的關係。
謝謝分享這樣的好文
yn 發表評論於
2009-11-02 12:13:11
I like these books (3) too. very interesting to read, thanks for sharing too.
蔡真妮 發表評論於
2009-11-02 09:24:04
回複糧油的評論:你說得極是,這確是本需要用心去領會的書。
不論是否信神,不用去想是“神”是誰,即使這書隻是作者“杜撰”的,隻要他言之有理,開卷有益,心中何必芥蒂。
糧油 發表評論於
2009-11-02 07:44:05
謝謝真妮分享。
是的,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如果真有興趣去讀而且願意領受,會大受益處的。
如果能擯棄心中對 神的抵製。受益會更大。
eaglewings 發表評論於
2009-11-02 05:29:47
Thanks for sharing!
callmesir 發表評論於
2009-11-01 17:32:06
我覺得和合本的中文聖經最好修訂成普白話文的,語法結構至少應該讓人容易理解。有時候有些地方看得費解需要參照英語或者別的語種的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