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林黛: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林黛: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亞特蘭大筆會是由一群居住在亞特蘭大的中文寫作愛好者組成。筆會提倡中英文寫作,互相交流提高。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來美國很多年了,象很多人一樣,從掙紮到適應,不停地向前。回想起故園,反而不是那麽清晰,可是,麵對漸漸熟悉的環境和人文,也覺著自己仍然遊離,這或許就是邊緣人的感覺吧。中國好,還是美國好?
有一天有朋友發過來一條信息,周末在一個很大的露天劇場有音樂會,而且在一定時間內的指定地點,憑居住證明可以拿到免費的音樂會票。兒子喜歡聽音樂,我就請朋友幫著拿幾張免費的門票。周末興衝衝地帶上兒子和他的朋友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聽音樂會。到了劇場,看到有許多的誌願者指揮停車,那麽多的車井然有序,整整齊齊地排在那裏。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交付入場卷,進到會場,選擇一塊視線開闊的草坪,鋪上隔潮的塑料布,放上厚厚的沙發墊,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麵,看著遠處巨大的舞台,感受著耳邊的微風。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音樂會開始了,宏大的樂隊,精湛的指揮,悅耳的音樂,舞台前若幹個小屏幕電視,舞台旁兩個大屏幕電視,使坐在遠處草地上的我們也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演奏。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音樂會結束後,放起了禮花,那東方中國古老的發明,讓漆黑的夜空絢麗奪目。我們趁著大多數人觀看禮花的時候,先行去開車,邊走邊回頭仰望天上的禮花。到達停車場,發現在停在最拐角的我的車仍然可以暢通地開到路上。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劇場離家很遠,天黑後直擔心走錯路,但是,在最關鍵的路口,看到了閃爍的藍燈---- 警車在路口向過往的車輛指示方向。我順利地開上了回家的高速公路。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兒子要上大學了,開學前的一兩周裏,陸續接到 email ,告知開學的注意事項,尤其是為了新生入住各自不同的宿舍樓方便,明確送來了開學那天的行車路線,保證所有車輛單向行使,而不造成擁擠。而且,給每一個學生規定了到校的時間,以避免同時到達後所造成的不便。開學那天,我心緒不定地來到大學,竟然絲毫沒有我所有的擔心。順利地放下行李,順利地停好車,順利地安排好宿舍,順利地離開。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二零零年五月十二日,四川發生了大地震,全球震驚,我們也走向街頭為我們受難的鄉親們募捐。那是一個周末,朋友們抱著統一製做的募捐箱來到大型超市的門口,黑人,墨西哥人,白人,亞洲人,紛紛駐足向箱內投下他們的愛心。最令我感動的是一個黑人母親,她領著她的殘疾兒子從超市出來。母親看到我們後,即讓兒子給我們捐錢,兒子艱難地一步步走向我們,親手把錢放進了捐款箱。那一刻,我喜歡美國。
捐款結束後,我到超市買東西,臉上是燦爛的笑容,對著每一個人微笑,因為我感覺到他們就是剛剛給我受難的同胞捐贈的人。那一刻,我好喜歡美國。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專業讀者,謝謝你。
按你的戲說,我好像除了“有飯吃, 有衣穿, 有房住”, 確實還想要別的,比如親情啊友情愛情啊,朋友間傾心的交談啊信任啊,還有車啊,等等等等,是不是貪心呢?還真有點。
除此之外,至於“幸福還是不幸福,全靠自己的感覺”,這我完全同意。
專業讀者 發表評論於
回複dailin的評論:
謝謝林黛! 你也一樣.我常常戲說, 一個人有飯吃, 有衣穿, 有房住, 再多要, 就是貪心.再加一句戲言, 一個人有飯吃, 有衣穿, 有房住, 幸福還是不幸福,全靠自己的感覺.是不是?
dailin 發表評論於
謝謝專業讀者的評論。祝你永遠幸福。
dailin 發表評論於
真小姐,你的評論讓我感到那麽溫暖。我們從不相識到相識到相知相伴,有你,也是我很開心的事。這一刻,我好喜歡美國。
真小姐 發表評論於
當我想到有林黛在美國與我做伴時,這一刻,我喜歡美國!
專業讀者 發表評論於
愛母親,母親愛孩子,是無條件的愛! 一有條件, 就假了.愛丈夫,愛配偶,是同等條件的愛. 一但不同等,很可能就長不了, 和諧不成.
至於對美國和中國的愛,應該怎比? 人們可能越老越愛中國, 不僅僅因為那兒是出生地, 還因為愛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精力充沛的青春年華.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玫瑰,感謝鼓勵,一定再接再厲。我們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不亦樂乎。
白玫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土豆沙拉的評論:
說實話,你的確是塊玉,而且不是璞玉,是美玉。再接再厲,寫更多的好文給俺們欣賞。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回複白玫瑰花的評論:我一直認為自己隻是一塊磚,一直向著玉努力。真的。
白玫瑰花 發表評論於
回複土豆沙拉的評論:
嗬嗬,偶以為你在“拋玉引磚”呢!
對不起,說句笑話,請別介意。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謝遊子評論,並發現文章之“精髓”。
祝周末愉快。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玫瑰和二宇,我覺得我拋磚引出玉來了,喜歡。
對美國和中國的愛“可以比喻為對先生與母親一樣,兩者都愛,可在心目中的感覺是不同的。”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玉舟,謝謝評論。你的詩詞填得那麽好,我把你的,西虹的,小鶴的,等的拆頭鳳打印了出來,認真學習,準備也填詞呢。到時候多多指教。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老鮑,你的評論很深刻,是的,“愛中國是不需要理由的。”
“just enjoy your life here! ”Too.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花亭,喜歡你的評論:當夜深人靜時,當明月當空時,當身心疲憊時,當失戀痛苦時,當孤寂空虛時,我們想“家”。
還有,當媽媽告訴我家裏怎樣過中秋時,當爸爸過年時去放炮為讓我電話上的我聽到炮聲時,當得高望重的恩師要過八十大壽時,當得知有朋友到中國去捐資助學時,當......時,我想中國。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西虹,你真是很敏銳,說句實話,我是有一個姐妹篇,題目為“那一刻,我懷念中國”,本來想完成後,一起放上來,可是,又一轉年,完成一篇就發一篇吧。下一篇一旦完成就也放上來。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謝金歌兒一貫的支持。祝你周末愉快。
土豆沙拉 發表評論於
謝雜翁喜歡坐沙發。
這次的文章,是一種嚐試,寫得短一些,可以在短時間裏完成,又表明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分享。快哉。
遊子.. 發表評論於
銘記人之好,忽略人之過,是取人為善的美德。此乃《那》文之精髓所在。
剛剛得空填了一首《釵頭鳳-中秋之念》欲湊熱鬧,未想被大記者搶了先,隻好等明日了,這裏先預告一下,如還有欲發大作的在此排隊吧。
二宇 發表評論於
讚同白玫瑰花的觀點,對美國和中國的愛“可以比喻為對先生與母親一樣,兩者都愛,可在心目中的感覺是不同的。”
先生可以選擇,母親卻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唯一! 正如歌裏唱的那樣:誰不愛自己的母親
用那火熱的赤子心靈
誰不愛自己的母親
用那閃光的美妙青春....
謝林黛好文!
白玫瑰花 發表評論於
喜歡美國,是因為習慣。愛中國,是發自骨髓,流淌在血液裏的刻骨銘心的感情。可以比喻為對先生與母親一樣,兩者都愛,可在心目中的感覺是不同的。
對不起,玫瑰在此胡言亂語了,請笑納!
玉舟 發表評論於
這裏寫的哪件事不是我們經曆過的呢?但粹煉出這樣的好文卻不多。
鮑鳴 發表評論於
中國,有時候讓我們愛恨交織;美國,有時候也讓我們愛恨交織.然而,對於我們這些黃皮膚,黑眼睛來說,說聲愛中國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要說聲愛美國,卻需要理由,林黛給出了很好的理由 - just enjoy your life here!
花亭 發表評論於
選擇了留下來,足以說明我們喜歡。這裏越來越是“家”了。
西虹,當夜深人靜時,當明月當空時,當身心疲憊時,當失戀痛苦時,當孤寂空虛時,我們想“家”。
西虹雨歇 發表評論於
哪一刻“我”想家呢?
金歌兒 發表評論於
深有同感,頂!
雜翁 發表評論於
又坐記者家的沙發了. 知道到客廳大, 沙發多, 先挑一個大的. 再來讚一聲, 好文章. 常聽人說美國不好的地方, 如對罪犯太寬容. 但美國也有好的地方. 寫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