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港之夜
林貝卡 (2009-08-01 19:31:16) 評論 (1)![]() ![]() 歌曲:軍港之夜 蘇小明簡介 蘇小明原為海軍政治部歌舞團合唱隊獨唱演員,1975年參軍,1985年赴法國學習聲樂。 1980年秋天,在由《北京晚報》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新星音樂會”上,她以演唱《軍港之夜》而一舉成名,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進而獨領風騷,成為中國歌壇偶像人物,從而使她成為中國大陸演員通俗歌曲的開拓與稱驅人物之一。不過由於當時的環境,還有個小插曲。《軍港之夜》走紅,其時非議之聲洶洶,批其為"靡靡之音"。總政領導和有關業務部門也多次不點名批評海軍。後來葉飛將軍聞知,邀請部分懂行的老同誌一起觀看有蘇小明參加的海政歌舞團的演出。之後將軍在病房裏接見了海政歌舞團的領導和蘇小明,明確表態曰:"《軍港之夜》的歌,反映部隊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錯。革命歌曲也不一定非得都是進行曲,都是硬邦邦的口號,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將軍鼓勵蘇小明:"隻要戰士喜歡、部隊喜歡、廣大群眾喜歡,就可以大膽地演、大膽地唱!"葉飛將軍一錘定音,《軍港之夜》風波遂平息。中國唱片總公司、廣州太平洋音像公司和雲南音像出版社先後為她錄製了《海風啊,海風》、《大海的歌》、《蘇小明獨唱歌曲選》、《白衣少女》等十幾個個人演唱專輯。 情真質樸是蘇小明演唱的主要特色,深沉含蓄是蘇小明演唱的獨特風格。尤其是由她演唱而得以流傳至今的《軍港之夜》,因運用了近似朗誦的演唱方法。把聽眾十分神奇地帶進了夜色恬靜的軍港,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雖然今天通俗歌壇的歌手如雲,演唱方法與形式也五花八門,然而蘇小明的演唱仍具有區別於他人的魅力而獨樹一幟。 除上述外,她還演唱了《媽媽,我們遠航回來了》、《可愛的中華》、《幸福不是毛毛雨》、《美麗的夜晚》、《美麗的小樹林》、《海風啊,海風》等風格各異的十首創作歌曲,都受到聽眾的讚譽和歡迎。 在赴法國高等音樂師範學校學習聲樂期間,她多次受到法國電視台的采訪和邀請參加了重大場合的演出,其後她又應廣州太平洋音像公司之邀,和法國巴黎大中國實業發展公司聯合錄製了《我在巴黎》、《不變的是真情》等多部個人演唱專輯,為中法文化的交流做了有益的工作。她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第一屆“金唱片”獎。 1995年回國後,她先後參加了央視《同一首歌》的錄製;與薑文合作排演了話劇《科諾克或醫學的勝利》;還出演了電視劇《永不放棄》,2005年曾經在徐靜蕾執導主演的影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飾演徐靜蕾少女時代角色的母親。她在連續劇《漢武大帝》中飾演館陶長公主,是她參加演出電視劇一個成功的代表作。(摘自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