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對外戰爭史上最大恥辱——豫湘桂戰役之三大天方夜譚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原創]中華民族對外戰爭史上最大恥辱——豫湘桂戰役之三大天方夜譚 [博客帖]

文章提交者:唐律疏議 加貼在 曆史雜談 鐵血論壇 http://bbs.tiexue.net/bbs_196.html

注:本文已經首發中國曆史版


扒下國民黨粉絲厚如城牆的臉皮:談談國民黨豫湘桂大潰敗的若幹問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問題一:最厚顏無恥的謊言——華北八路軍坐視日軍南下,日軍得以放心行動,可見八路軍對日軍毫無牽製作用,所以應對國民黨的豫湘桂大潰敗負責


這個謊言的表現主要來自鄭浪平那本弱智言論層出不窮的《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國民黨粉絲是可憐的,他們竟然找不到幾本像樣的資料來為他們可憐的偶像貼金。這本書口口聲聲“寫作本書的動機就是要完全忠於曆史的事實”,口口聲聲“曆史的真相是不容扭曲”(語均出自29章)。可是作者本人甚至都懶得掩飾它袒護國民黨貶抑共產黨的動機。


該書在第三十四章《日軍孤注一擲的瘋狂反撲》中這樣說(所以大家看清楚了,以後凡是看到有這段話的帖子就知道該帖子是從哪裏來的了。當然也就說明發貼人自認與鄭浪平同樣弱智並存有偏見):


“在華北戰場上,假如當時八路軍不是因為政治原因,對於華軍采取見死不救的策略,以共軍當時在華北的實力,可以發動好幾個百團大戰,全麵切斷日軍的補給線,那麽日軍很難在華北平原上,進行快速與飄忽的攻擊行動。因為這時候的延安與重慶,幾乎已經進入全麵的政治鬥爭狀態。為了提防八路軍對國軍發動攻擊,重慶方麵以二十一個師的部隊,在陝西中北部地區布防,一部分的任務就是盯著延安。此時的八路軍,則擁有六十萬行動敏捷、作戰驃悍的遊擊部隊,竟然是坐視日軍對中國從北到南、全方位的攻勢。事實上,當時的共軍若是全力出(13除了十四航空隊的一五〇架戰機外,美空軍並沒有麵臨其它緊急、特殊的狀況,卻奉命隻可袖手旁觀,不準支持危急的華軍戰線。沒有任何道理可以為史迪威辯解的。)戰,可以讓抽調一空的日軍,在華北全麵的癱瘓。如果要抗日,這絕對是戰略上的打法。但八路軍卻除了收編華軍殘兵,與擴大地盤之外,沒有果決全力的出擊。在日軍一號作戰的攻勢期間,八路軍樂為缺席的旁觀者,是造成中國抗日戰爭曆史悲劇收場的最大原因之一。”


這段話後來被添油加醋地進行描繪,說日軍南下進行河南作戰是非常放心的,京漢鐵路從未受到威脅。一而在再而三暴露國民黨粉絲撒謊的肆無忌憚。


1、真的“在日軍一號作戰的攻勢期間,八路軍樂為缺席的旁觀者”嗎?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下麵這些文字均來自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下冊第五章第一節


“中共方麵表麵上雖未進行大規模的武裝反攻,但地下活動日益活躍,使我方警備增加了很大困難。視察過京漢作戰現場的參謀次長秦彥三郎中將,曾向大本營提出報告稱:‘作戰期間,原來占領地區的治安急劇惡化。’

山東半島治安惡化,對於青島—菜陽—棲霞—芝罘路線的確保也很困難。10月中旬要地棲霞也放棄了。

……京漢作戰一開始,共軍同時開始擾亂後方,特別是西麵的龐炳勳軍,被壓到輝縣、湯陰縣西部,使京漢路經常受到威脅。

隴海路以南重慶軍很少積極活動,張嵐峰軍得以確保該地治安。但京漢路以西地區,共軍勢力強大。日軍駐林縣警備隊撤回後,該方麵的龐炳勳、孫殿英軍受到壓擠,擔當濮陽方麵的孫良誠軍也逐漸被蠶食後退。

京漢作戰時,最初預定隻以部分兵力參加,但為了攻占洛陽,(63)師團長急速率領第六十七旅團主力前往指揮菊兵團。在此期間留守地區治安急劇惡化,駐北京附近的分屯部隊也遭襲擊,並不斷發生炸毀鐵路,向我城內後勤諸設施投彈,以及中國方麵的武裝團體叛變、被綁架和逃亡等事件。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方麵軍占領洛陽後,鑒於該地附近治安迅速好轉而北京方麵治安惡化的情況,遂於5月27日,解散洛陽的菊兵團,命第六十三師團各部隊返回原地。

當時,中共趁京漢作戰日軍兵力集中和轉移的空隙,企圖擴大勢力,其秘密活動仍極頑強,尤其是冀東、冀中地區,各種活動都很激烈。

由於精銳兵團的調出,警備更迭頻繁,密度降低,太嶽軍區的共軍大有顯著擴張之勢。”


這就是鄭浪平之流拚命鼓吹的“日軍一號作戰的攻勢期間,八路軍樂為缺席的旁觀者”。


看清楚了,這是日本的戰史,不是共產黨的(按照共產黨的官方戰史,豫湘桂作戰期間,恰好是解放區“局部反攻”期間。此期間共軍控製的地盤迅速增大,其發展速度之快是此前兩年望塵莫及的。你們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但是共產黨的史書你們當然是不買賬的,所以我也不細引了,你們有興趣自己去查)。從上麵我們清楚地看到這樣的原話“京漢作戰一開始,共軍同時開始擾亂後方”。京漢作戰(即豫中會戰)期間,八路軍非但不是“坐視”日軍南下。恰恰相反,八路軍活動越來越積極,連日軍都不得不承認“作戰期間,原來占領地區的治安急劇惡化”,“京漢路經常受到威脅”。八路軍活動得劇烈,甚至逼迫有些出擊的部隊(如63師團各部隊)不得不迅速返回原地以解燃眉之急。反倒是“隴海路以南重慶軍很少積極活動”!究竟誰“樂為缺席的旁觀者”?


而今天某些沒良心的國民黨曆史學家和國民黨粉絲,竟然能厚顏無恥到對這種起碼的事實視而不見,熟視無睹,睜著眼睛說瞎話!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2、蔣介石希望共產黨軍隊出擊嗎?


在國民黨粉絲反複強調共產黨坐視日軍南下而不出擊的同時,他們有沒有想過,當年蔣介石希望共產黨軍隊出擊嗎?


事實上,早在1943年9月,史迪威就曾經向蔣介石提出一份計劃,其中有這樣的內容:“第18集團軍……這個軍力可以有力地使用,威脅平漢鐵路”“本計劃的提議如下:……c.第18集團軍開進五台區域,襲擊平漢鐵路。”但是該計劃被蔣介石嚴辭拒絕,為此兩人鬧翻。(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譯稿)《史迪威資料》,56—59頁)


事情明擺著。蔣介石根本就不想讓共產黨軍隊出擊。蔣介石最害怕的就是共產黨軍隊的擴張。抗戰這幾年共產黨軍隊擴張得還少嗎?讓共產黨軍隊出擊?門兒也沒有!最好共產黨都畫地為牢,坐守到死!這就是蔣介石的心態。可今天,國民黨打了敗仗,竟然指責共產黨不采取有效行動牽製日軍了。流氓吧?無賴吧?這就對了。不流氓不無賴還叫蔣飯國粉嘛。人家“瑞元無賴”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3、最重要的一點,國民黨你有資格責怪共軍不救你嗎?


首先,到了抗戰中後期,蔣介石已經停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糧餉了。這是眾所周知的。八路軍、新四軍就在敵後不得不自力更生,武器彈藥糧食都得自己想辦法解決。今天,國民黨軍隊有難了,你倒終於想起共軍來了?這幾年你給了共軍什麽?給過軍糧嗎?發過關餉嗎?你收的那些外援,可有一槍一彈發給共軍?你什麽都不給人家,反而要人家幫你?憑什麽呀?共軍是你兒子?你叫馬跑還得給馬吃草呢。對待共軍你既不給人家吃草又要人家快跑。然後人家明明已經出擊了,你還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人家作壁上觀。人不能不要臉到這個地步吧?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其次,早兩年共軍在華北被日軍殘酷圍剿的時候,你們國民黨軍隊可曾主動出擊在華日軍以緩解華北方麵八路軍的壓力?你們坐擁百萬軍隊,坐視八路軍被日寇圍剿屠宰,你們幹了什麽?你們做的是一批批投敵,以壯大日軍剿共的實力;你們做的是給偽軍發軍餉,以換取偽軍更加賣力地幫日軍消滅共產黨,屠殺自己的同胞;你們做的是“將其嫡係最精銳的胡宗南部隊,集中於接近中共根據地延安的西安附近,幾乎不用於對日作戰(僅在河南作戰時出動過一、二個師),專門監視延安”([日]稻葉正夫編寫,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譯:《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岡村寧次回憶錄》,中華書局1981年版,37頁)。這兩年中國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隊就是這麽混過來的。今天輪到你挨揍了,你竟然腆著麵子指責人家不來幫你?厚顏無恥到如此令人發指的地步……你以為你誰啊?


最後,人數幾百萬拿著外援控製著全國幾百萬平方公裏土地的軍隊,被日軍打得落花流水,反而埋怨人數隻有幾十萬地盤隻有幾十萬平方公裏幾乎完全靠自給自足的土八路沒有拖住日軍,天底下有沒有這個道理?腦子沒進水的都能理解,不可能有這種道理。但是鄭浪平偏偏理解不了。就連陳誠的《八年抗戰的經過》和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提到豫中會戰都沒好意思把失敗歸咎於共產黨沒出力。可今天的國民黨粉絲就敢這麽幹!果然長江後浪推前浪,臉皮沒有最厚,隻有更厚啊!我說國民黨粉絲們,你們這臉皮增厚的速度是不是該控製一下了?否則將來上哪兒去找臉皮比你們更厚的人?那豈非讓黨國大業斷子絕孫後繼無人嘛。






問題二:最駭人聽聞的謊言:豫湘桂戰役期間中美空軍沒有掌握製空權!?


網上流傳一篇肆無忌憚胡編亂造的文章,文章的題目大致為什麽揭破湘豫桂戰役的欺騙與謊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一下“湘豫桂戰役的欺騙與謊言”,很容易找到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自稱要揭破什麽共產黨在豫湘桂戰役問題上對國民黨的侮蔑。我不跟他爭別的,就論其中第五條,僅就那一條就足以證明文章作者在信口開河胡編亂造方麵是多麽膽大妄為。看了以後朋友們是否還願意相信那篇文章自己看著辦吧。


它反駁的第五條是“這一階段國民黨軍由於得到外援,裝備本已得到較大改善,特別是中國戰場上國民黨和美國的空軍已對日本在華空軍占有製空權。失敗完全是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敗造成”。為了反駁這一條它竟然膽子大到否認最基本的事實,居然敢斷言“中美空軍並沒有掌握製空權。可能中美空軍稍占優勢,但兩方空軍實力大致相等。”我不得不驚歎,拿了反華勢力的美元工資以後膽量果然見長,什麽謊都敢撒啊。


我們先來看看雙方空軍對比實力。下麵文字來自中華民國資料叢稿,譯稿,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著《一號作戰之三:廣西會戰》,中華書局1982年2月印,35頁至36頁,該段標題《空軍作戰的一般狀況》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雖然,從去年(1943年初)以來,努力進行航空殲滅戰,但隨著美空軍勢力的不斷增長,在中國大陸的製空權,可以斷言已經屬於美方。……但從作戰(指湘桂戰役)開始以來,美軍飛機冒著惡劣天氣活動越來越猛烈。第11軍的車輛部隊及後方部隊成了它們的攻擊目標。……部隊損失也與日俱增。當時軍參謀部就曾指出,這也是衡陽進攻戰延緩的一個原因。作戰開始時,聯合空軍飛機總數估計為520架(其中美軍340架,中、美混合100架,重慶空軍80架),到6月中旬已經超過600架,很明顯,今後還會不斷增加。與此相反,我第5航空軍可能觸動的飛機數從230架減少到220架,其比例將從原來的2比1降到接近3比1。進入7月份更減少到200架以內,到8月1日隻剩有160,終於降到4比1。……從6月末到8月下旬,敵機來襲日平均為100架次。特別時7月下旬日平均達120架次。而在7月中旬敵機來襲120回,累計773架次。8月上旬來襲136回,972架次,同月中旬來襲171回,1007架次,增加趨勢已可顯見。”


據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商務印書館1984年)記載,“準備工作的困難——空軍陷於劣勢……(1944年9月)我空軍兵力不足,加之補給不易,推進基地困難;敵我雙方實力,在數量上大約是750對150。……在此期間,各個地麵、航空部隊的物資補給,當然都極感困難。”(1354頁)


由這裏可以看到,從一號作戰一開始,中美空軍實力就占優。而且8月中美空軍還是日本空軍的4倍,9月已經到達5倍。也就是說不但中美空軍實力大大占優,而且這個優勢擴大的速度也很驚人。


這些優勢造成了什麽後果呢?


“昭和17年(1942年)以前對華作戰時,我方始終以絕對優勢的空軍力量完全掌握製空權,相形之下,現在(一號作戰期間)正好顛倒過來。這種情況固然事先思想上早已有所準備,但當進行‘一號作戰’時,空軍本身固不待言,就是地麵作戰,特別是後勤補給方麵,我軍遇到的困難,確實超出想象。當談到‘一號作戰’時,這是一個不能忘記的重要條件。昭和19年(1944年)夏,當11軍向衡陽方麵追擊時,在敵空軍力量處於優勢的情況下,我第一線部隊和後方部隊都被迫不得不在白天隱蔽,而隻能在夜間作戰。”(同上書1098頁)


日軍為此想盡了辦法,包括黃昏出動,轟炸盟軍機場等等辦法。可是效果如何呢?“進行果敢的奇襲,曾屢建奇功。然而整個局勢並未因此得到改善。”(同上書1099頁)1944年9月,日軍調新式的四式戰鬥機支援空戰,取得很大戰果,可是也僅僅就一個月。10月時該戰鬥機的戰鬥隊就調走了。此後“戰場附近的製空權又完全轉入敵手。至11月前後,美國空軍對我後方交通幹線的襲擊激烈起來,特別是九江以西的長江和建設中的京漢鐵路南部,成為美空軍襲擊的最好目標。這樣一來,向武漢地區的運輸量急劇下降,甚至下降到幾個月以前的五分之一以下。”(同上書,1358—1359頁)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一線的士兵則有如下體驗,下麵文字來自[日]藤原彰:《中國戰線從軍記》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章“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開始湘桂作戰”


“對於這樣長時間的、大規模的作戰來說,日軍方麵的最大不足就是製空權被美軍奪走了。在太平洋戰場的所有戰線,日軍都失去了製空權,在中國戰場也不例外。這一次大規模作戰開始以後,陸軍總部把在中國戰場的第三飛行師團擴充為第五航空軍,但實際上作戰飛機的數量並沒有增加,所以奪取製空權的想法完全是沒有根據的。與日軍的情況恰恰相反,在中國戰場的美國空軍的戰鬥機、轟炸機在1943年初就已經達到了三百多架,並且還在逐步增加。美國空軍的作戰飛機除了空襲台灣和滿洲之外,還威脅到了南中國海的海上交通線。如果把1943年6月交付美國空軍的B-29轟炸機配備到在中國的空軍基地,日本將麵臨全部本土都可能遭受空襲的危險。一號作戰開始以後,日軍的後方聯絡線就一直遭到美國空軍的襲擊,鐵路也好,水路也好,都無法利用。如果補給斷絕,一號作戰當然也就不能按照計劃進行了。日軍用來進攻的龐大兵力由於補給斷絕,特別是缺少糧食,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

在連綿不絕的水田裏修築公路的我們第二十七師團,正好成為美國空軍空襲的目標。美軍飛機的超低空飛行,甚至到了連美國飛行員的臉都能看得見的程度,那樣的情形我曾多次看見過。反過來,日軍的飛機連一次也沒有出現過。”


“韶關是日軍第二十三軍的兵站基地,有兵站司令部。我向兵站詢問有無從這裏出發向廣東方向去的車或船,他們告訴我,正好有一班從北江順流而下往廣東去的船。於是,我請求他們讓我搭乘這班船。他們允許了,並告訴我說,因為白天有美國空軍飛機的幹擾,所以船隻能在夜間航行,當天晚上這班船就要出發。”(同上書,第四章。從中國戰場到本土決戰師團.受命轉勤到步兵學校)


這就是國民黨粉絲所說的“中美空軍並沒有掌握製空權。可能中美空軍稍占優勢,但兩方空軍實力大致相等。”空軍實力5比1叫“大致相等”……嗬嗬,我們在對國民黨粉絲睜著眼睛說瞎話的高超技藝進行膜拜之餘,還敢說什麽呢?還能說什麽呢?









問題三:最異想天開的謊言:美援不足、遠征軍不能回國造成了豫湘桂大潰敗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對於國民黨粉絲來說,一提到史迪威就氣不打一處來。說什麽豫湘桂大潰敗全是這小子的錯。都是他,扣著美國援助的物資,好東西都送到緬甸去了。等到日軍打上門來,俺們蔣委員長要把那支喂飽的遠征軍調回來支援,他又不幹!結果弄得咱被小鬼子打得大小便失禁。都是他的錯!


是這樣嗎?


這樣說自動設置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如果當時遠征軍被調回國內的話,必然會送上抗日的戰場。


問題是:誰告訴你的?你憑什麽這麽肯定?


事實上,我們有充分地理由懷疑,遠征軍回到中國,未必會上抗日的戰場。很有可能的是,會送到封鎖、對抗共產黨的地方去保存實力,以便抗日勝利後用於對付共產黨。


這是我們胡說八道嗎?不是。《劍橋中華民國史》就曾經這樣分析“蔣介石把與日本打仗置於一個較低的優先地位。在他看來,在盟國參加戰爭以後,最終戰勝日本是肯定無疑的。但是,他與共產黨人的角逐尚屬未定之局。因此,他主要關心的是保存和增強他和國民政府的權力。史迪威關於改編軍隊和對日本人發動進攻的建議,對蔣是最討厭的事”(下冊第十一章第四節)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實際行動上,“1939年,國民黨人開始對陝甘寧南部和西部邊界實行全麵封鎖。一年內,封鎖部隊幾達40萬人,包括一些保存得最完好的由胡宗南全麵指揮的中央軍。”(同上書下冊第十二章第九節)。“自1939年年中起,他就調動他的許多最精銳的部隊——不同的時候在15萬至50萬人之間——去封鎖共產黨人在西北的根據地。”(同上書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


無獨有偶,連《岡村寧次回憶錄》都做了類似的描述:“蔣介石將其嫡係最精銳的胡宗南部隊,集中於接近中共根據地延安的西安附近,幾乎不用於對日作戰(僅在河南作戰時出動過一、二個師),專門監視延安”([日]稻葉正夫編寫,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譯:《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岡村寧次回憶錄》,中華書局1981年版,37頁)”


也就是說,在國難當頭之際拿最精銳的部隊封鎖共產黨根據地,這種事情蔣介石是幹的出來的。他在1939年到1944年一直就是這麽做的。甚至到豫湘桂戰役半年多前,還把黃河河防一個集團軍的三個軍中的兩個從防日戰線添加到了防共戰線。這件事被毛澤東狠狠嘲笑了一番,見1943年7月寫的《質問國民黨》(《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你們將大段的河防丟棄不管,而日本人卻仍然靜悄悄地在對岸望著不動,隻是拿著望遠鏡興高采烈地注視著你們愈走愈遠的背影,那末,這其中又是一種什麽緣故呢?”“這不能不使人們發生這樣的疑問,這些國民黨人同日本人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呢?”


有人說,那是日本進攻不那麽緊張的時候。豫湘桂戰役,情況那麽緊急,如果遠征軍能夠回來,蔣介石肯定會把他們派上抗日前線的。


是這樣嗎?


從上引的《岡村寧次回憶錄》中我們已經看到了,以胡宗南部隊為例。這支軍隊幾乎不用於對日作戰“僅在河南作戰時出動過一、二個師”。1944年,胡宗南部隊作為國民黨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之一,在河南國民黨軍被打得苦不堪言,情勢十萬火急的時候。這支戰鬥力尚可並且近在咫尺的部隊出動了多少來緩解河南的局勢?竟然隻有區區“一、二個師”!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體會到蔣介石的良苦用心。抗日事小,防共事大啊!真不知陝北究竟有多少共產的洪水猛獸,竟然要用幾十萬喂飽穿暖的精銳部隊去封鎖,而且寧可不打日本人也動不得!寧可10個月淪陷領土20萬平方公裏,寧可一條條交通線被日軍打通,寧可大批輜重被日軍繳獲資敵,寧可人民陷於日寇鐵蹄之下也不能動!寧可遭受民怨沸騰,寧可被盟國罵得狗血噴頭,寧可被後人戳穿脊梁骨也不能動!!!在承認外蒙獨立,允許蒙古加入聯合國,劉自然事件,景明大樓事件中骨頭稀軟如泥的蔣介石,在這時候骨頭反而堅硬如鐵。說他積極反共消極抗日說錯了嗎?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當時真的把緬甸的遠征軍調回國內交給他。他真的會舍得把這支軍隊送上抗日戰場嗎?我看很成問題。


至於說豫湘桂戰役敗於美援不足,就更無極了。如果我告訴各位,事實上到了豫湘桂戰役後期,進攻的日軍幾乎是在靠繳獲國民黨軍隊的物資來維持自己的攻勢甚至生存,不知你們會怎麽想?


我在說謊嗎?讓我們看看日本人的記錄。《大東亞戰爭全史》1359頁有如下原話:“由於我地麵部隊的迅猛前進,以及第6飛行戰隊池田中隊超過行動半徑的限度轟炸敵人列車、切斷鐵路等,成功地繳獲了存放在桂林、柳州以西地區的大量彈藥、被服、航空燃料、鐵路器材、機器等軍需品,為後來第11軍的自戰自存活動帶來了很大好處,甚至出現奇異的現象——日軍製式武器的彈藥顯著不足,前線部隊幾乎均以繳獲的機槍等做為主要裝備。”


看到了嗎?那時日軍已經困難到了什麽地步?已經慘到“自戰自存”的地步!可是他們是如何“自戰自存”下來的?因為日軍繳獲了“大量彈藥、被服、航空燃料、鐵路器材、機器等軍需品”,以至於“前線部隊幾乎均以繳獲的機槍等做為主要裝備”!


這還隻是武器裝備彈藥被服,還有糧食。在江西,日軍收獲更多。在大庾“日軍所獲得的物資中用處極大的還有當地糧庫保存的500噸大米,因為都是已經脫了殼的大米,所以應該是軍用大米。有了如此之多的糧食,日軍無須再為部隊的主食供應問題擔心了。”([日]藤原彰:《中國戰線從軍記》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章“遂贛作戰.從贛州到新城”)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這是糧食,還有藥品。同樣在江西大庾,“那裏有兵站醫院,日軍在那裏還得到了大量的對於衛生所必不可少的醫藥材料。特別是日軍得到了大量用於預防瘧疾的藥物奎寧(即金雞納霜)的糖衣片劑,對於缺醫少藥的日軍來說,這些藥品是非常有用的東西。由於補給的斷絕,沒有奎寧,所以瘧疾對日軍是很大的威脅。因為營養失調導致身體衰弱以後,就很容易感染上瘧疾,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很多人就會因為體力衰竭而死亡,成為在戰場病死的最大原因。在這裏找到了大量奎寧,就能夠挽救很多日本軍人的生命。”(出處同上)


看到了吧?國民黨為日軍想得多周到啊。從武器裝備彈藥,到被服,再到糧食,再到藥品,生怕日軍有所或缺,該提供的一樣不落,應有盡有。看來“運輸大隊長”對日軍也一視同仁,照運不誤。這就難怪日軍會有那種奇怪的心態了。什麽心態呢?在豫湘桂戰役後期,實際上打通大陸交通線已經沒有多少戰略意義了。可是“我們身處第一線的作戰部隊反而對新的大規模作戰抱有很大的期望”。為什麽呢?“那是一種對於日軍尚未踐踏的土地進行侵略的希望和期待。因為一旦侵入到那裏,就能得到豐富的物資”([日]藤原彰:《中國戰線從軍記》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章“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準備下一次作戰”)


就在全球都在追殺日本人,唯恐殺之不盡的時候,隻有國民黨軍隊用幾百噸去殼的軍用大米讓“日軍無須再為部隊的主食供應問題擔心”,用大量奎寧“挽救很多日本軍人的生命”,用大批的機槍給日軍“做為主要裝備”,用數不清的中國人民血汗錢換來的物資來給日軍的“自戰自存活動帶來了很大好處”。全世界都在剿殺日本人的時候,就國民黨知道疼人啊。果然中日親善,國民黨對侵華日軍的深情厚意,光照汗青,萬古長存!誰說國民黨抗戰沒有貢獻?國民黨在抗戰中的這些偉大“貢獻”,我們必須世世代代頂禮膜拜,永遠紀念下去,何曾有一刻敢忘?


而另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就是打成這樣的國民黨軍隊,竟然還能不要臉到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美援不夠,物資不足。活見鬼了,你把那麽多的物資讓日軍繳獲了,沒用來殺敵,用於資敵了。你還有臉抱怨物資不足?日軍用繳獲你的東西能“自戰自存”,你還敢抱怨你的物資不足?一直到連日軍都盼望進攻,因為進攻就意味著“得到豐富的物資”,你還覺得自己物資不足?我看唯一的解釋是:國民黨打算不停地讓日軍繳獲自己的物資,通過撐死日本人的方式消滅敵人。因為美國人提供的東西還不足以撐死日軍,所以國民黨覺得美國人支援的東西還不夠。


國民黨粉絲一天到晚把失敗歸咎於美援都用在遠征軍身上沒用在中國大陸。他們顯然從來沒想過:

那麽多的軍用大米喂了鬼子,這時怎麽不見你們抱怨物資少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那麽多的奎寧救了鬼子,你們還嫌少嗎?

那麽多的機槍成了鬼子殺中國人的“主要裝備”,你們就不嫌太多了嗎?

鬼子在靠繳獲你們“自戰自存”的時候把你們打得落花流水,你們還嫌物資不夠多嗎!

鬼子繳獲你們的東西上了癮,就算再打下去已經沒有戰略意義可是仍然“對新的大規模作戰抱有很大的期望……因為一旦侵入到那裏,就能得到豐富的物資”,你們居然還敢抱怨別人支援東西不足!

看看藤原彰這些日本老兵的回憶,你們給中華民族的帶來的奇恥大辱躍然紙上啊!可是你們這幫中華民族的敗類可曾感到過那麽一絲一毫的愧疚和恥辱嗎!!!


誠心誠意奉勸所有反華網特們,哈美哈日哈韓哈人渣也別哈國民黨。多多拜上了,我是說真的。你哈美哈日的話我們多少可以理解,可是要是哈國民黨隻會暴露你的網特身份。因為正常智商和人品的人絕不會說出那樣惡心弱智而無恥的言論的。不騙你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