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很多探索者就已經對於思維和能量等方麵有了具體的認識-雖然這些認識也許並非像西方科學那樣有條理,但也自成體係,這就是修煉。我在偶然的機會裏開始接觸氣功鍛煉,後又從師高人前輩,對與“氣”有了具體的認識。當你跨入門欄以後就會發現,原來氣並不是那麽神秘。我的認識是,“氣”就是一種能量形式,是人類思維活動的外延,具體表現因人而異。有的人表現為漲麻熱,有的人表現為壓力,有的人表現出透視現象,等等等等。說到壓力,練習太極拳的朋友一定會聽說過“淩空勁”。使用“淩空勁”的人能夠在對方還沒有接觸到其身體的情況下就可以把對方擊倒或擊偏,神乎其神。太極創始人張三豐祖師爺,近代的很多太極大師都能夠達到這個層次。這就是氣功的一種表現,能夠在沒有接觸對方的身體時就能夠“聽勁”“懂勁”,對方焉能不敗?當代太極大師吳圖南,早年從師楊式傳人楊班侯,經過刻苦修煉,也能夠達到“淩空勁”的境界,享年一百多歲。
從很多人的實踐經驗來看,思維是有能量外延的,而且這種能量外延的潛力巨大。朽相信,通過鍛煉,在坐任何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感知到“氣”(氣感),如果鍛煉得法,會出現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現象(所謂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