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文字
>>>>不見舞台
讀到過這麽一種心緒,時而拿得起,時而拿不起,時而放得下,時而放不下。
如果用姿態來形容那文字的話,就是:時而拈花,時而不拈花。
那樣的文字,常常溫差甚大。時而熱絡,時而冷冽,時而狂嘯,時而蕭索,時而出世,時而入世,時而超脫,時而糾結。從隻言片語裏可以窺見那裏有著很難很難自解的疙瘩。即使文字的針線密密麻麻,織成一件了美麗華麗的衣裳。日後,怕也不好展平。難以熨燙。
衣裳是穿給外人看的,因為死結帶來的不爽,隻有穿著的人自己明了。這些人相當隨和,相識滿天下,所以朋友很多。但他總有最討厭的人。那人那麽討厭,當然沒有必要與之交往,但他會想怎樣把這不喜歡巧妙的縫進原本美麗的衣裳。而因為這幾處別扭的針腳,衣裳自然就不是無縫的,所以也就自然能做不成天衣。
很多人很容易就掉進這樣的陷阱與回路中,總是看到自己或他人的不足,缺陷和不甚美好的一麵,於是在腦海裏充滿了一些假想敵(有時候假想敵就是自己),並因此燃燒起了妒火和怒火。灑脫,對於我們這些在七情六欲裏打滾的凡夫,是那麽容易在文字裏被景仰,又是那麽容易在真實中被忽略,隨即原諒。
究其原因,或難明了。有時僅僅是起於一種莫名其妙的挫敗感或幻滅感。起於一顆載沉載浮的心。人生每走一出戲,都扣緊了爭與讓的衝突起伏與情節。嫉妒,暗傷,武裝的愈多,猜忌仇恨也愈深。剪不斷,理還亂。而角色與角色之間的轉換,是需要很多的勇氣的。你未必就是有這勇氣的一個。
我們為什麽不可以原諒自己?也放過他人?
雖然有爭有讓,但每一個角落也可以有一份回融。如果在開闊,活潑,溫柔的情懷裏。如果人,事,物可以得到相對寬容的對待。
那麽在明淨無垠的天空裏,任何陰暗,詭譎都可以變得溫暖而光明,任何自縛,癡凝都可以得到蘇醒而清靜。
人一旦胸懷萬裏,自然就能行走自在。生命即可從容而莊嚴。
文字也才可以真正綻放出那花容。
如果真的想勝利,請用寬容說服我。
我們拈花笑過。拈花寫過。
讓我們也拈著花,寬容著,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