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林貝卡 (2007-12-17 13:17:52) 評論 (23)

老家







老家是霧裏的別離,老家是童年的記憶。

老家是父母的愛意,老家是兄妹的親情。

老家是兒時的夥伴,老家是同學的友誼。

老家是彎彎的小河,老家是青青的綠草。

老家是純真的歲月,老家是夢中的牽掛。

老家是不再的從前,老家是難忘的情懷。

林貝卡 2007年 冬 寫於美國






老家 作者:莫小米

我沒老家,生於這個城市,長於這個城市,而且,我童年住過的那個街角,也恰恰就在上一年被拆除,變成為立體交叉橋的一個犄角了。心裏不由地羨慕人家有老家。






正在此時,一位昔日好友的母親來電,說好友昨晚剛從南方飛回。我立即給她去電話。 她的令人羨慕的職業早已使她練就一口極標準流暢的國語,而當我在電話裏很自然地用國語與她交談時(我們在兩地掛長途向來如此),她卻毫不猶豫地對我說起方言來。我立即改口,我明白我犯了個錯誤,此刻她最渴望聽到的是鄉音。






我又明白,對於她,我也是“老家”。我和她曾共同居住過的城市,如今是她的老家而不是我的老愛。她離開了老家,這才有了老家;我沒有老家,是因為我沒有離開老家。






我們需要老家,因為老家是一個離開之後方才擁有的地方。老家讓我們感覺自己正遠走高飛,卻不必害怕風箏斷了線。老家讓我們感覺樹高千丈,又隨時可以葉落歸根。 老家是最初的搖籃,又是最終的歸宿。是一種掙脫又是一種牽扯,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喚起愁緒,又最能平順心情的地方。






借用普魯斯特傷感的說法:我們徒然回到我們曾經喜愛的地方,我們決不可能重睹它們,因為它們不是位於空間中,而是處於時間裏,因為重遊舊地的人不再是那個曾以自己的熱情裝點那個地方的兒童或少年。





我們無法真正回到老家。每一次渴望回老家的念頭的實現,隻不過是匆匆地一回首罷了。我們可以勇往直前,那樣,便無暇回首,也無需回首。







林貝卡 2007 深秋 於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