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無名

網上無名 名博

物質化情緒 by 孤草

網上無名 (2007-11-07 08:29:58) 評論 (20)


[無名按]:這是我給孤草同學的非命題作文。這一回,阿小草一反常態,就抑鬱症問題,采取了醫務工作者的嚴謹態度,認認真真寫了一篇字,令我相當感動。轉貼過來,跟我的文章一起,成為一小組的討論。



昨天在做無聊遊戲問答的時候,最後添加了一個問題,關於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其實這個問題我自己是有答案的,至於這答案是怎麽來的,我手裏沒有難以被推翻的證據,就算是再多做幾個PhD的論文出來,也未必能讓所有的人信服,但我就是有個答案,並且自己對此深信不疑。

對我來說,不具備科學性的宗教是偽宗教,上帝用科學創造了這個世界,所以世上萬物都應該可以用科學來解釋,包括目前還無法解釋的輪回,鬼附體,以及命運的可預見性。 我的理解是,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是物質的,而物質與物質在結構和排列組合方麵的千差萬別,使得每個人充滿了與眾不同的個性, 這些個性使得每個人在遭遇同樣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做出不同的決定,並繼而因為一生中所做的一連串的決定,而形成了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如果有什麽冥冥中的力量,在一個人出生之前,就知道這個人以及他周邊環境的所有化學成分的構成,就可以按照某個目前不為人知的公示推算出這個人會遭遇什麽事情,做出什麽決定,並擁有什麽樣的命運。 說白了這根本就是科學。

想到說起這個話題,還是因為今天讀了無名寫的關於抑鬱症的一篇文章,因為她特意把我這個過氣的小兒科醫生當專家來請教,在沒得到滿意答複的情況下還憤憤說:你真不象個學醫的,讓我慚愧之餘,不禁化悲憤為力量,打算就這個問題給她提供一個我自己能滿意的答案。

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抑鬱症在情緒持續低落兩周以上就可以考慮診斷了。一般來說是先做心理輔導,如果無效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嚴重的還可以進行腦部手術。 現代人抑鬱症發病率很高,一般來說有20%的人一生中都會或輕或重經曆一次。

目前社會上對抑鬱症患者存在著輕重不等的歧視,因為不同的人在經曆同樣的命運打擊後,有的人會抑鬱,有的不會,不會抑鬱的人相對於會的就無形中多了點優越感,覺得自己有更良好的心態和自控能力,而對方就是個可悲的可憐蟲,而會抑鬱的人也自慚形穢,並因此拒絕承認自己的情緒狀態堪憂,諱疾忌醫,使得病情愈演愈烈,造成惡性循環。我覺得這跟不正確的歧視抑鬱症患者的風氣是有很明顯的聯係的。 以我看來,這種歧視毫無道理。雖然遭遇的打擊相同,但同樣的打擊在不同的人身上產生的化學反應是不同的,再說有的人經曆了失戀會抑鬱,另一個會因為失去一次被提升的機會而抑鬱,還有因為自己變肥胖而抑鬱,或者博士論文寫不出來也有可能造成抑鬱。 一個人經曆了這樣的打擊沒有抑鬱,並不代表經曆了另一種也不會,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實在不該拿西紅柿去比黃瓜,甚至不該拿西紅柿去比西紅柿,因為此西紅柿非彼西紅柿也。

雖然說20%的人都經曆過或者即將經曆抑鬱,也並不代表沒有經曆過抑鬱的人就不具備抑鬱的潛質。有的時候隻能說是幸運而已。 據研究表明,抑鬱症完全可以是基因造成的,這就好像有些基因使人易發癌症,有些基因使人易發糖尿病,還有些基因決定了同性戀一樣,是不由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有抑鬱基因的人並不一定會發展為抑鬱症,但在同樣的環境裏,有這個基因的人就比沒有這個基因的人,有更高的患上此病的可能性。所以說是否有這個基因,以及有了這個基因後是否會患病,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運氣。

根據我的了解,抑鬱症患者其實是有腦部器質性改變的,隻是這種器質性改變的原因不明,也不容易靠目前的影像診斷學來定位診斷, 但這些人大腦中產生某種神經遞質的量普遍變少,從而使得人出現無來由的低落,對以往感興趣的事情也失去興趣,懶於跟人交往,缺乏自信,等等一係列抑鬱的症狀。這些器質性改變有些隻是神經係統功能紊亂,有些可能就問題比較嚴重,牽涉到全身的健康狀況,所以治療起來需要的手段也各不相同。

最簡單的治療抑鬱症的辦法,是治因。比如有人是因為背井離鄉過於寂寞而抑鬱了,回到家鄉後也許就立刻不治而愈了;有人因為長期失業變得抑鬱,找到工作就立刻不治而愈了; 還有人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無法應付而抑鬱了,換工作也許不那麽簡單,但如果換個工作環境,就也會立刻有顯著的改善。這些各種各樣引起抑鬱的原因,就好像是對神經係統進行著不斷的摧殘的某種疾病,使得神經係統忙於應付調整而無法正常運作,從而產生抑鬱的表現,但如果盡早去除誘因,因為神經係統的改變還在代償期,就很容易恢複正常。但也有很多誘因是不可逆轉的,比如失戀,失婚,失親,等等,比較容易對神經係統產生長久的壓力,從而最終失去代償功能,而變成了永久性的損傷,這就需要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或者手術治療等等治表不治本的辦法來應付了。

至於說心理治療為什麽對抑鬱症患者部分有效,我覺得這裏麵也有其物質性。不過因為這物質性過於玄妙,我並不知其祥,隻好根據我的理解打個簡單點的比方。這就好像是操作者對一台電腦發出了某些指令,這些指令在電腦中經過一係列程序的運轉,可以de-bug一些小的病灶,使得係統再次正常運轉,換到人腦中來說,可以通過這些指令改變某些神經元的活性,增強某種神經遞質的分泌,使得抑鬱的症狀減輕甚至消失。假如這台電腦裏麵隻是有了小的bug,而不是硬件受了傷,單純靠指令是可以修複的,心理治療有效的話,當然就用不著用藥或者動刀了。

所以治療抑鬱,不僅藥物和手術是物質的,心理谘詢一樣是物質的,抑鬱症是物質的,就連情緒這事根本也是物質的,再誇張一點的說,就連靈魂也是物質的,所以靈魂不滅是有可能的,也所以魂消魄散也是有可能的。

說了這麽半天,其實就是為了說明一個事實,得了抑鬱症,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切不可諱疾忌醫。找專業人士谘詢往往會有幫助,因為傾訴的過程就是神經係統自我梳理的過程,可以逐漸理清一些混亂的程序,並在梳理的過程中小電壓的刺激一些神經元,使得它們逐漸恢複活性,而讓自己逐漸走出抑鬱的陰影。如果不行的話依賴藥物也不是什麽丟臉的事情,那麽多人每天吃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甚至減肥的藥物,他們是保健,吃治療抑鬱的藥物一樣也是為了強身健體,身體的健康是物質的,精神的健康也是物質的,同等對待就好了。

我個人的體會呢,寫博客就是一個自我的心理治療,假如我不是在兩年多前發現了博客這個東西,我現在也未必能頭腦清醒的坐在這裏勸別人如何正確對待抑鬱,沒準自己還圈在個小世界裏不可自拔呢。另外我自己經曆過的最有效調整心情的辦法是做瑜珈,因為和緩的音樂,深長平靜的呼吸本身對神經係統就有鬆弛理療的作用,加上運動可以刺激神經係統產生多巴胺,也就是一種可以使人產生欣快感的神經遞質,從而使人能夠迅速體會到溫暖愉悅的感覺。堅持下去的話對身體和精神的健康都有幫助。

當然,嚴重抑鬱的人可能根本想不到去改善自己的精神狀況,即使想去做些積極的事情,也提不起精神,鼓不起勇氣,並且嚴重缺乏信心。這些人就需要周圍的親人朋友的鼓勵和幫助,熱情邀請他們參加大家的聚會,陪他們聊天談心,一起做做運動,聽聽輕鬆愉快的音樂,或幫他們安排心理谘詢。隻要走出了求醫的第一步,以後就應該容易一些了。 

再可以做的就是為他們祈禱了。也許是最後一招,但沒準是最有效的一招。上帝是物質的,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也是物質的,上帝用科學來主宰世界,祈禱也是科學的,這是我的信仰,但別問我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