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解釋為什麽會給10個月的女兒報名這個課程。一直希望女兒能和差不多年齡的寶寶有些interaction,所以,在六月份本來想帶小人兒去上嬰兒遊泳課的,沒想到早就額滿了。正好聽說以前的一個同學要在暑期開一個intensive的Kindermusik課程,總共隻有5堂課,抱著試一試和捧場的心態,我就幫女兒報了名。由於老師剛拿到certificate,這是她的第一次開課,所以我一開始就沒有報著很高的期望。
5堂課終於結束了,在這兒分享一些經驗和感想。
1。老師的經驗非常重要。女兒的第一個老師其實原本是個很有經驗的high school music teacher,她剛從東部搬到溫哥華,所以還沒找到一個固定的position,這對她來說也是個新的嚐試。我覺得可能是她習慣了教育大孩子,而自己本身又沒有小孩,所以對這麽小的babies有點“不知所措”。老師很nice,也很有耐心,可是對整個class control的不是很好。小babies不可能一堂課乖乖地坐在那兒聽課的,一定會跑來跑去,我覺得老師其實不需要太在意他們有沒有專心聽課(which is impossible anyway),主要是教父母怎麽在家裏和孩子用音樂溝通。所以每堂課下來,我的手臂都快斷了,因為老師希望寶寶們能一直在父母身邊,所以我得一直抱著kk!不然一把她放到地上,她肯定會爬到隔壁和別的寶寶們打招呼!!
2。由於報名的人不夠,這個班其實是兩個不同年紀的groups混在一起上課的,而課程又是給比較大的baby設計的,所以對kk來說,有點象在聽無字天書般,太難了!我不知道如果上的是初級課程會不會理想一點,可是總體來講,講話的部分太多,而音樂的部分不夠。一些activities也不可能讓10個月的寶寶單獨完成,甚至班上一些20個月的孩子都有困難。
3。5堂課有點少,最後一堂課,我感覺kk比較feel comfortable時,就結束了,有點可惜。
4。孩子的潛力不容父母小覷。幾堂課下來,kk已經能隨著音樂搖擺身體。點點滴滴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的,我以為她什麽也沒學到,沒想到竟然有如此成果。
5。同儕的影響力還是最大的。我已經嚐試教kk拍手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想到第一堂課下來,她就能自己拍手了。估計是看到所有的小同學們做同樣的動作,比每天隻看媽媽做要來得有趣。
總體來講,這5堂課還是非常positive的。雖然我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再帶kk上同樣的課,但我準備給她繼續試試看別的類似課程(eg. sign languages),不要以為這麽小的寶寶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什麽都不懂,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已經慢慢開始學習,平時一天到晚在家裏,我能明顯的感覺出小人兒的stimulation遠遠無法滿足她的需要了,每天去同樣的playground也很快就失去新鮮感。能有時間帶孩子上課應該是值得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