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從五歲開始習舞,在我們家附近的一間孩童的跳舞學校裏,學習芭蕾和踢踏舞。一個星期一次,一次一個鍾頭。小小的她很喜歡在那裏跳來跳去的,班上的同學也是從小一起成長。開始的時候,她很喜歡芭蕾, 因為芭蕾舞的蓬蓬舞裙穿起來讓她有種小公主的感覺;慢慢地,她更加喜歡踢踏舞,因為她可以無拘無束的自由發揮,還說要去學Hip Hop 舞。想她是個自由散漫的人,也許倒是更加適合她。 隻是我覺得她還小, 芭蕾可以訓練她最基本的一些功底,所以她還在學著芭蕾和踢踏舞。
初看他們美國老師教舞,我真是在一邊幹著急,因為他們並不是很注意基本功的訓練,反倒是好玩為主。學了三年了,還沒學幾個像樣的position。 每次,我去看她們練功,我就著急,看到她們彎腰手不碰地,提腿腳不繃直,老師腰上橫肉一圈,班上的同學也是好幾個小胖丫頭,我總愛說:“你們這是練的哪門子功,我像你們這麽大,一下腰就手到地了, 天天都要一字馬練劈叉的。” 女兒眼裏明顯的不相信:“媽咪,你跳過舞?” 唉唉,罷了, 不提也罷。
我們小的時候,那時叫做宣傳隊。小學時,我可是宣傳隊裏跳舞領舞的老師最喜歡的小女生。 那一年,我的外婆來接我去外婆家,正逢父親再婚,父親答應放行,但說好那是最後一次,下不為例。我上學的學區正排著匯演的節目,我還記得我們跳的舞名為“一分錢”,我演那個在馬路邊拾到一分錢交給民警叔叔的小女孩。 去了外婆家,見到久別的母親,卻錯失了那次演出的機會。 後來代替我演出小女孩的女同學被南京市“小紅花”挑了去,多少年後我想起來還心裏有種空落感。 她們那年夏天跳的那個舞,拍的照片被放在我每天經過的照相館的櫥窗裏,我每次走過都不忍去看,因為那上麵中間雙手舉著一分錢的女孩本應是我。現在想想真是蠻好笑的, 小女生的心思啊!
女兒舞蹈學校每年六月份都會有一次匯演,女兒已參加了三年的匯演了。孩子們跳了一年, 就這一刻,穿上漂亮的舞裙,在正規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教舞學校的老師,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漏漏舞技。當然,我們做家長的需要幫孩子們買漂亮的舞裙,還要捐錢給學校讚助學校租下的劇場。不過大家都心甘情願的,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一年的付出(接來送去的),劇場裏還人頭濟濟的呢。
舞台上,孩子們七彩舞衣一穿,馬上感覺不一樣了,小孩子們有種表演的小舞星之感,爸爸媽媽們坐在台下有種“吾家孩子初成長”的喜悅。老師們,尤其是那幾個胖胖的老師,竟然也能跳躍如飛,演繹出足尖上的美麗,讓我真是刮目相看,也讓我認識到在美國這個社會裏所鼓勵的一種自信的美和從心裏發出的熱愛的美,即使先天條件不是那麽完美。
每年我都是自告奮勇地充當“Back-stage Mom”, 和女兒和她的同伴們一起在後台的化妝間裏 幫她們換服裝,化化妝,維持次序。小女生們嘰嘰喳喳的小小鳥般的不停,又興奮又緊張。跳芭蕾規定頭發都要束起高高的在頭上盤個秸,老師要求要用很多Gel 把碎頭發粘在頭上, 不能用發夾,總有些糊塗的家長給孩子加了一堆紅紅綠綠的發夾,結果當然是要拿下,我們幾個後台媽媽就要幫她們弄好頭發。
跳芭蕾和挑剔塔舞不僅服裝不同,舞鞋也不一樣, 連發飾也是需要變化。在換服裝之間,這些小女生們不是這個找不著衣服,就是那個舞鞋不見了。等他們兩支舞跳下來,不僅她們放鬆下來,我們這些後台媽媽們也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看看女兒三年練舞的一些片斷吧。
剛剛開始 第一次穿舞裙 第二年了
去年的踢踏舞隊
與小夥伴們一起
今年的踢踏舞隊
舞台上在表演中 等待在後台今年的芭蕾舞隊
八歲的女兒 在化妝間小舞星們
願你永遠如斯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