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複論壇 > 史學 > 史林雜識 > 嶽飛北伐的神話----質疑王曾瑜 一。王曾瑜先生的學術批評 王曾瑜先生對戴逸、龔書鐸主編《中國通史》彩圖版的批評。 一個宋史專家,寫文章斥責兩個"未曾謀麵"的清史,近代史專家為"空頭主編"、"南郭先生"。說他們修出了"錯誤百出的學術垃圾"。王曾瑜先生在網上批評戴逸、龔書鐸主編《中國通史》彩圖版"一文經新京報轉發,並加上"‘中國圖書獎’獲獎書被指為學術垃圾。"成了史學界的一道新聞。 二。從【宋史高宗本紀】看儒教的春秋筆法 以秦檜當時的職務,涉及秦檜的事件應該遠遠多於嶽飛,嶽飛在四大將中排在末尾,而且,嶽飛性格暴躁,幾乎和任何人都處不好關係,這可以從其下獄後和少有人為他說話看出來。但是,儒林弟子卻在高宗本紀中選擇的嶽飛相關事件遠多於秦檜。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元朝修宋史時候就定了調子:醜化秦檜,神化嶽飛;其手段有,大肆簡化金史,讓你難以從金史中看到宋朝軍隊的敗績;宋史中則選擇有利於宣傳儒教主旨的材料。儒教常常臭罵秦始皇焚書坑儒,但中國曆史上真正焚書坑儒的最大惡人,恰恰是儒教。 秦檜在【宋史】 本紀第二十九 ○高宗六:
嶽飛在【宋史】本紀第二十九 ○高宗六
為了催促嶽飛主力部隊出發,支援劉琦,宋高宗一連發了九道禦劄(相當聖旨),命令嶽飛出兵。由於路途關係,其中一道嶽飛出兵後收到,其它八道,均是在嶽飛出兵前送達的。
禦劄是最原始的資料,不容篡改,是推定曆史真相的依據。 時間:
高宗的這些禦劄說明,嶽飛的這次北征,是在趙構的極力催促下成行的,根本不存在高宗不讓嶽飛北征,嶽飛“違詔”北征的事情。李若虛送的那個詔,早就過期了。【宋史高宗本紀】把它兜出來到處招搖,而不提高宗發出的數道禦劄,如此,給人的印象是嶽飛堅決要求北伐,皇帝不同意,嶽飛愛國愛的不顧自己的性命。 而事實是,嶽飛先是不救劉琦,耽誤時間遠超過三天,宋朝法律規定,超過三天就該殺。看到沒有, 儒林弟子的春秋筆法多麽的神妙,本來嶽飛是死罪,是嶽飛後來被殺一大罪證,但經過儒教的微妙處理,嶽飛的不忠反而成了比忠臣還忠臣。
“軍皆潰”,是說嶽飛的北伐慘敗,而“金人追之不及”是因為劉琦出兵救了嶽飛一命,劉琦出兵在這裏卻不提。先是嶽飛不救劉琦,後來劉琦救了嶽飛,對比起來,誰才是真英雄?最後,高宗製定的計劃是第一防守,第二第三還是防守,而嶽飛先是不協助劉琦守城,後來又自說自話的要北伐,因此得不到大本營和其他友軍的支援,結果慘敗。北伐沒錯,但是,成功的北伐至少要事先得到皇帝和友軍的同意配合才行吧?嶽飛為了貪圖功名,孤軍北伐,如何擔當得起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的稱號?
三。王曾瑜的學術 王曾瑜《嶽飛新傳》指出張俊受命解圍,一直遷延不行,而嶽飛也一樣,而王曾瑜卻不批評嶽飛。王曾瑜說的“違詔北征”更是不成立。高宗的禦劄說明,嶽飛的北征是在趙構的極力催促下成行的,根本不存在高宗不讓嶽飛北征。李若虛送的那個詔,早就過期了。《嶽飛新傳》的錯誤還有很多,而王曾瑜卻公開指責別人是學術垃圾,他自己又是什麽呢?什麽時候王曾瑜會謙虛一下,寬容一下。 以下文字摘自《嶽飛新傳》: 李若虛目送一隊隊雄赳赳、氣昂昂的健兒奔赴前線,不由得心潮起伏。他的故鄉洺州尚是淪陷區,胞弟李若水殉難已有十四年,看來雪國恥、複家仇的時機終於來臨,他衷心祝願嶽家軍的旌旗直指北疆,早傳捷報。⒄《會編》卷202,《要錄》卷136紹興十年六月乙醜,而《金佗稡編》卷8《鄂王行實編年》隱諱了嶽飛違詔出師的史實。
能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人,屈指又能數出幾個???!!! ----------------------------------------------------------------------------- 彩圖版《中國通史》被指為學術垃圾(圖) | |||||
|
彩圖版《中國通史》被指為學術垃圾(圖),嶽飛北伐的神話
lovesue (2007-05-01 08:22:26) 評論 (0)往複論壇 > 史學 > 史林雜識 > 嶽飛北伐的神話----質疑王曾瑜 一。王曾瑜先生的學術批評 王曾瑜先生對戴逸、龔書鐸主編《中國通史》彩圖版的批評。 一個宋史專家,寫文章斥責兩個"未曾謀麵"的清史,近代史專家為"空頭主編"、"南郭先生"。說他們修出了"錯誤百出的學術垃圾"。王曾瑜先生在網上批評戴逸、龔書鐸主編《中國通史》彩圖版"一文經新京報轉發,並加上"‘中國圖書獎’獲獎書被指為學術垃圾。"成了史學界的一道新聞。 二。從【宋史高宗本紀】看儒教的春秋筆法 以秦檜當時的職務,涉及秦檜的事件應該遠遠多於嶽飛,嶽飛在四大將中排在末尾,而且,嶽飛性格暴躁,幾乎和任何人都處不好關係,這可以從其下獄後和少有人為他說話看出來。但是,儒林弟子卻在高宗本紀中選擇的嶽飛相關事件遠多於秦檜。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元朝修宋史時候就定了調子:醜化秦檜,神化嶽飛;其手段有,大肆簡化金史,讓你難以從金史中看到宋朝軍隊的敗績;宋史中則選擇有利於宣傳儒教主旨的材料。儒教常常臭罵秦始皇焚書坑儒,但中國曆史上真正焚書坑儒的最大惡人,恰恰是儒教。 秦檜在【宋史】 本紀第二十九 ○高宗六:
嶽飛在【宋史】本紀第二十九 ○高宗六
為了催促嶽飛主力部隊出發,支援劉琦,宋高宗一連發了九道禦劄(相當聖旨),命令嶽飛出兵。由於路途關係,其中一道嶽飛出兵後收到,其它八道,均是在嶽飛出兵前送達的。
禦劄是最原始的資料,不容篡改,是推定曆史真相的依據。 時間:
高宗的這些禦劄說明,嶽飛的這次北征,是在趙構的極力催促下成行的,根本不存在高宗不讓嶽飛北征,嶽飛“違詔”北征的事情。李若虛送的那個詔,早就過期了。【宋史高宗本紀】把它兜出來到處招搖,而不提高宗發出的數道禦劄,如此,給人的印象是嶽飛堅決要求北伐,皇帝不同意,嶽飛愛國愛的不顧自己的性命。 而事實是,嶽飛先是不救劉琦,耽誤時間遠超過三天,宋朝法律規定,超過三天就該殺。看到沒有, 儒林弟子的春秋筆法多麽的神妙,本來嶽飛是死罪,是嶽飛後來被殺一大罪證,但經過儒教的微妙處理,嶽飛的不忠反而成了比忠臣還忠臣。
“軍皆潰”,是說嶽飛的北伐慘敗,而“金人追之不及”是因為劉琦出兵救了嶽飛一命,劉琦出兵在這裏卻不提。先是嶽飛不救劉琦,後來劉琦救了嶽飛,對比起來,誰才是真英雄?最後,高宗製定的計劃是第一防守,第二第三還是防守,而嶽飛先是不協助劉琦守城,後來又自說自話的要北伐,因此得不到大本營和其他友軍的支援,結果慘敗。北伐沒錯,但是,成功的北伐至少要事先得到皇帝和友軍的同意配合才行吧?嶽飛為了貪圖功名,孤軍北伐,如何擔當得起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的稱號?
三。王曾瑜的學術 王曾瑜《嶽飛新傳》指出張俊受命解圍,一直遷延不行,而嶽飛也一樣,而王曾瑜卻不批評嶽飛。王曾瑜說的“違詔北征”更是不成立。高宗的禦劄說明,嶽飛的北征是在趙構的極力催促下成行的,根本不存在高宗不讓嶽飛北征。李若虛送的那個詔,早就過期了。《嶽飛新傳》的錯誤還有很多,而王曾瑜卻公開指責別人是學術垃圾,他自己又是什麽呢?什麽時候王曾瑜會謙虛一下,寬容一下。 以下文字摘自《嶽飛新傳》: 李若虛目送一隊隊雄赳赳、氣昂昂的健兒奔赴前線,不由得心潮起伏。他的故鄉洺州尚是淪陷區,胞弟李若水殉難已有十四年,看來雪國恥、複家仇的時機終於來臨,他衷心祝願嶽家軍的旌旗直指北疆,早傳捷報。⒄《會編》卷202,《要錄》卷136紹興十年六月乙醜,而《金佗稡編》卷8《鄂王行實編年》隱諱了嶽飛違詔出師的史實。
能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人,屈指又能數出幾個???!!! ----------------------------------------------------------------------------- 彩圖版《中國通史》被指為學術垃圾(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