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智慧(ZT)

明亮 (2007-01-06 18:25:57) 評論 (16)




也許是年齡漸長,我所見的美人遲暮的傷秋感歎逐漸贏滿起來。那些一度並且仍然風華絕代的女人恐慌起
 來,比非典更具卷懾性。社交場裏年輕而肆無忌憚,毫無往事陰影的新鮮麵孔,如同新啟汽水,冒著強勁的泡,而這些30多歲的女人,早已泡沫吐盡。她們的恐慌 體現為:絕望的購物和美容;恨嫁狂慕男狂的心理;對金錢的史無前例的熱愛;審慎地戀愛倉促地結婚;聚會時無休止的青春感歎和對年輕女子的切齒痛懼。。。等 等。 一個女友跟我說起最近約會的苦楚,30多歲男人喜歡20多歲的女人,40多歲的喜歡20多歲的女人,50607080的男人依然喜歡20多歲的女 人。看來2字頭是一個固結著永恒嬌豔的年齡,可惜人的青春無法在此定格。正如蘇格拉底,號稱雅典最聰明的人,卻一直說自己是無知的人,真正的智慧在神手 裏。對於女人,情況大抵是真正的青春在上帝手裏,如果誰也無法擁有永恒的青春,剩下的時間我們做些什麽?


我經常看見一些文學青少年們抒發青春 殘酷的文字,我老是想,難道中年不殘酷嗎?答案是更殘酷,難道老年不殘酷嗎?答案是不得了的殘酷。波德萊爾在《巴黎的憂鬱》中曾描寫了一位老年婦女的絕 望,老年人醜若蟾蜍,老年氣味正如黑屋子裏的驚聲尖叫驅使人四散而逃。既然生活每個階段都各自個殘酷,芳華漸逝的女人們又何必對著鏡子裏逐漸凋零的老臉不 斷無謂感歎?如果能夠以美容整容盡可能挽回老去的速度,就大力施展去,但是如果整得一張油光水滑,鬢角繃緊的臉孔仍然蓋不住一把年紀的滄桑,這樣的臉倒絲 絲放出詭異和矯作。


我一直覺得女人在維持了必要的體麵之外,無須對自己的容顏太過苛刻。孔子感歎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此話誠然,我也沒見哪個女 人愛智慧如愛容貌、金錢、男人一般。其實那容貌、金錢、男人都是在時間麵前經不起挑剔的東西,倒是智慧是屬於你的,可以日新月異,而使生活不致日趨乏味的 必要品質。有智慧的女人可以在青春逝去之後,仍然享有安然心境,仍然為人尊敬,甚至仍然為人追求,或許生活對與每個人各有各的快感,但有智慧的女人老起 來,不難堪也不難看。


我知道這樣的主張對大多數女性同胞是隔膜的,我們的環境充斥著幹的好不如嫁的好女人通過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 幸福的女人是被給予的女人這樣的話語,智慧對於她們大概就是如何搞定職場,如何搞定男人這種卡耐基式的技術。在中國,女人最能接近智慧的領域無非是文學 藝術,而且還多半來自吟風弄月的藝妓傳統的沿襲,有成就的女思想家、女科學家、女藝術家可謂鳳毛麟角,至少在我的記憶裏幾近於零。在西方有蘇珊桑塔 格、波伏娃、薇依、漢娜阿倫特、霍尼這樣的女性,而且她們的深刻毫不減損她們對於男性的魅力,每一個人都有一部豐富的情史。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如此排斥女 性的思想,並且使其尖銳地與幸福對立,這是多麽衰弱和自卑的征兆啊。

 
所以,我覺得,所有青春已逝的女人,應該向先賢蘇格拉底學習。蘇格拉底說 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過,追求智慧這個難以企及的目標是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蘇格拉底用詰問的方式證實了人類存在定義的無知不一致的無知,了解 這些無知使得我們進一步地了解自己。其實女人們也可以用蘇格拉底的方式來詰問自己:什麽是幸福?什麽能夠帶來幸福?什麽樣的幸福是可以持久的?什麽樣的幸 福不那麽容易因為外在的改變而失去?為什麽此時的幸福彼時竟為痛苦?

也許自我詰問之後,你會發現那些被灌輸的女人天規竟是狗屎和鎖鏈,視野裏營營塞滿速朽皮囊和浮生歡娛。難道同為人類,女人隻好或隻能進入窄門?既然韶光如此任意把人拋,至少還可以通過愛智慧來挽回點尊嚴。